本周美棉出现较大幅度的上涨。本周的上涨主要是受技术性买盘以及商品市场的普遍涨势推动。并且有进一步上涨的可能。从技术上看,目前美棉处于多头的格局,有望上冲上一次的高点。本周郑棉小幅上涨,在国内基本面没有改变的情况下,有望跟随美棉的走势出现小幅的上涨行情,由于近期国内农产品在国家调控的影响下,同时使得国内棉花很难出现大幅的上涨。因此近期的走势将会是小幅度的震荡上涨。
一、今年我国棉花进口大幅下降
11月份,我国进口棉花数量再度减少,仅10.4万吨,为当年月度最低值,较10月减少24.1%,较去年同期减少32.7%。2007年1~11月累计进口214万吨,较去年同期下降37.2%。2007棉花年度(2007年9月~11月)累计进口47.5万吨,同比增长27.0%。11月进口棉花价格震荡盘整。中国进口棉价格指数(FC IndexM)11月均价69.4美分/磅,较10月均价上涨0.2美分/磅,涨幅0.3%。按1%关税折合人民币13328元/吨,低于同期国内328级棉花均价207元。
进口主要呈以下特点:
1、各主要贸易方式均呈现下降态势。1-10月我国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棉花84万吨,下降49.8%,占同期我国棉花进口总量的41.3%。同期加工贸易进口45.9万吨,下降14.3%;保税区仓储转口货物进口44.4万吨,下降33.5%;保税仓库进出境货物进口29.3万吨,下降21.5%。
2、美国和印度为主要进口来源地。1-10月我国分别自美国和印度进口棉花101.7万吨和42.4万吨,分别下降37.7%和11.1%,两者合计占同期我国棉花进口总量的70.8%。同期我国自乌兹别克斯坦和布基纳法索棉花进口量也均超过10万吨,分别进口19.7和10万吨,分别下降40.3%和增长4.5%。
二、07年度全国棉花总产750万吨
据中国棉花协会最新调查,2007年全国棉花总产预计为750万吨,较上月预计数减少8万吨。受棉副产品价格波动影响,籽棉收购价格先涨后跌。随着新棉大量上市,棉花收购由高峰转入后期。据中国棉花协会监测调查,截至11月30日,全国棉花平均交售进度达到73.94%,但各地区之间差异较大,长江流域棉区和新疆棉区进度较快,黄河流域棉区棉农仍有惜售心理,有的甚至还没有交售。11月份棉农交售籽棉平均价格为6.16元/公斤,较10月均价上涨了0.19元/公斤,其中黄河流域棉区最高,新疆棉区较低。
发改委最新监测显示,11月份,国内各棉区采摘基本结束,新棉交售逾七成。国内外市场棉花现货价格稳中有升。11月份,标准级棉到厂均价13646元/吨,较上月上涨175元/吨,涨幅1.3%;全国棉花交易市场电子撮合交易12月合同均价13990元/吨,较上月下跌111元/吨,跌幅0.8%;郑州棉花期货明年1月合约均价14179元/吨,较上月上涨224元/吨,涨幅1.6%。
三、新棉交售进度慢于去年 籽棉皮棉小幅下调
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对11省91县市的1020家农户调查数据,本年度截至2007年12月12日,被调查农户累计采摘籽棉36366吨,占预计收获量的98.1%,同比下降了1.2个百分点。累计交售籽棉27388吨,占已采摘籽棉量的82.0%,同比降低了1.9个百分点。
另据对94家大中型棉花加工企业调查统计,截至12月12日,被调查企业累计收购籽棉238.7万吨,折皮棉91.2万吨,平均品级为3.11级,平均衣分37.23%,平均长度28.47毫米,平均回潮率9.83%。本期被调查企业新棉加工进度约为78.1%,同比增加3.4个百分点,平均销售进度为37.3%,同比增加3.3个百分点。
本年度截至12月12日,全国已累计收购皮棉623万吨,同比增加74万吨;加工皮棉486万吨,同比增加76万吨;销售新棉232万吨,同比增加46万吨。
四、国家发改委提出2008年棉花市场调控目标
国家发改委要求2008年全国棉花工作要综合运用储备、进出口、信息发布、信贷政策等手段,加强市场调控,维护市场稳定,保证纺织用棉需要。
具体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科学预测棉花需求的变化,合理确定棉花进口计划,适时发放棉花进口配额,引导企业掌握好进口时机。
二是在保护农民利益、稳定国内棉花生产的基础上,研究完善有利于各等级棉花进口的税收政策,满足纺织工业不同等级用棉需要。
三是制定棉花调控预案,及时组织抛售储备棉,保证市场供应。
四是定期发布棉花总量平衡和市场价格信息,引导企业经营行为,促进市场平稳运行。
五是加强棉花统计工作,为做好棉花总量平衡、市场调控提供科学依据。
五、印度棉花大量出口中国引起印纺织业恐慌
印度《金融快报》近日报道,印度纺织业日前呼吁,印度约年产3100包棉花中的75%出口至中国,所以即使印度已扩大了棉花种植面积,但由于近年来出口到中国的棉花数量增加,印度国内棉花供应的紧张局面并未得到缓解。印度纺织业协会秘书长认为,应当督促商工部和财政部制定政策,将质量最好的棉花用于印度国内纺织业生产,提高印度纺织品的国际竞争力,而不是将其出口到竞争对手----中国,否则印度将逐渐丧失纺织业原料供应的优势,被中国的同行远远地甩在后面。
六、Informa:美国2008-09年度棉花种植面积为918万英亩
私人分析公司Informa Economics上周五预估2008-09年度美国棉花种植面积为918万英亩。
Informa的预估数据大幅低于美国农业部在12月作物报告中预估的美国2007-08年度种植面积1085万英亩。美国农业部尚未公布2008-09年度棉花种植面积预估。
七、美棉出口签约减62%,实际装运减45%
据美国农业部(USDA)12月19日发布的美棉出口周报,在12月7日到12月13日这一周,美国共签约销售陆地棉29146.6吨,较上一周增加减少62%,较前四周平均低49%。主要买家是巴基斯坦(6736.2吨)、印尼(3161吨)、土耳其(3008.4吨)、中国大陆(2746.8吨)、危地马拉(2332.6吨)和泰国(1940.2吨)。签约2008/09年度新棉1329.8吨,主要是卖给哥伦比亚(1155.4吨)。
当周美棉实际装运量为32743.6吨,较前一周减少45%,低于近四周平均水平28%。主要运往中国大陆(8807.2吨)、土耳其(6452.8吨)、墨西哥(4120.2吨)、印尼(3597吨)和泰国(2114.6吨)。
皮马棉签约5362.8吨。主要卖给巴基斯坦(2310.8吨)、印度(1896.6吨)、土耳其(479.6吨)和葡萄牙(392.4吨)。装运4425.4吨,主要运往印度(1678.6吨)、巴基斯坦(1504.2吨)、中国大陆(457.8吨)、德国(283.4吨)和韩国(218吨)。
中国大陆当周签约2746.8吨,较上周减少86%,装运8807.2吨,较上周减少57%。
八、2008年美国棉花种植面积可能再减15%
周三,一位分析人士在 Rabobank 银行 2008 北美粮食及农业贸易展望大会上说,美国棉花期末库存位于20 年最高水平,给2007 年棉花价格施加下行压力,同时,出口贸易较上年减少超过25%,其他国家竞争加剧,如印度。尽管2007年美国种植面积减少近40%,但价格恢复程度却不足以扭转面积减少趋势。由于谷类和油籽价格预期继续提高,回报率好于棉花,因此,2008年棉花种植面积可能再减少15%。不过,2009年全球需求扩大,印度竞争减弱,将对美国棉花出口提供支持,期末库存下降,价格上涨,都将可能导致棉花种植面积小幅回升。
九、美国棉花委员会报告11月纺织厂年用量为480.7万包
周四,美国棉花委员会报告,11月季节性调整后的美国纺织厂棉花年用量为 480.7 万包(每包重量480磅),低于上年同期的用量 500.2 万包。11月消耗量略低于10月数字 474.8万包。美国棉花委员会修正了10月消耗量,略高于上月报告的 472 万包。
美国统计局的在另一份报告中称,截至11月24日,11月(4周)季节性修正后的棉花日消耗量小幅上调至17,73包。消耗量低于上年数字18,441包。截至11月24日,11月(4周)未调整的日消耗量为17,195包,低于10月的18,291包,和2006年11月的17,816包。11月总消耗量降至343,910包,低于10月的365,811包,也低于上年的356,785包。
十、CFTC持仓报告
本周基金总持仓220048手,比上周增加了7023手;其中多头64321手,比上周增加了1885,空头36603,比上周增加了590手。净多头27718手,增加了1295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