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2008:棉花期货可能出现波浪式推进上涨行情
2007-12-27   来源:中国农业网   

    2007年是郑州棉花期货合约推出的第四年,棉花价格的期现互动、内外盘互动更加频繁,郑州棉花期货的市场影响力日益突出。在国内涉棉企业广泛参与棉花期货套期保值交易的同时,国际大型农产品贸易涉足郑棉期货的力度更加深入,棉花市场各参与主体利用期货定价、套保与套利的技术也逐渐成熟。整体上看,在包括交易所在内的各方悉心呵护和精心培育下,国内棉花期货三年多来一直保持了平稳运行,在保护棉农利益、服务棉花流通体制改革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2007年度行情波动的特点

    2007年度郑州棉花期货价格波动呈现幅度减小、频率加快的特点,郑棉交割月连续合约在5月15日下探到年度最低价12755元/吨,7月16日上摸至年度最高价14660元/吨,最大波动幅度接近15%,较2006年最大波动幅度21.22%缩减不少。相对于2006年棉花期货价格前高后低的行情特征,2007年棉花期货行情三起三落,波动的频率显著加快。期间,期货价格对现货价格的引导、现货价格对期货价格的牵制作用十分突出,基差幅度也有所萎缩。

    成交量和持仓量稳步增长

    虽然2007年郑棉期货波动幅度减小,但成交量和持仓量仍然稳步增长。郑商所将棉花期货交割月份大幅减少,棉花期货由全年交割转变为了单月交割。该举措一定程度上吸引了投机资金入市,促进了棉花贸易商和纺织企业的期货交易形式由单纯的期现套利演变为不以实物交割为目的的套期保值。交易数据显示,2007年郑州棉花期货月均持仓量74436.18手,月均成交量502489.5亿元,较2006年月均持仓量49700.33手和月均成交量347423.5亿元增长约50%。而同时,2007年度仓单均值2741.55张,较2006年度仓单均值2366.90增长15.83%。市场的活跃程度较前两年显著提高。

    引发行情转折的基本面因素

    国家调控政策和产量预期是影响2007年棉价走势的最关键因素,外盘行情和阶段性供求缺口在其中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郑州棉花期货2007年第一季度的高位盘整行情响应了农业部鼓励棉花生产的政策,随后引发的增产预期促成了棉花期价在4、5月份大幅下挫;而5、6月份的棉价暴涨主要是受到当时外盘突破性行情的推动;7月份国家连续的政策性抛储压制了棉价的进一步涨势;其后,9、10月份的上涨行情和11、12月的调整行情,主要反映了投机资金和棉花现货商根据新年度棉花产量、质量预期展开的一系列博弈。

    展望未来,棉花市场受多重因素的综合影响,其中一个不利因素是美、欧和日本的纺织服装消费预计下降,而且中国的货币紧缩政策也会影响国内的消费。不过,目前大豆价格已经是34年来的最高,美国和巴西的植棉面积受到的威胁越来越大。此外,中国2008年的棉花进口关税仍是市场中的一大悬念,这也是中国纺织企业购买进口棉不够活跃的主要原因之一。新的棉花进口关税政策有望在近期出台。目前,中国纺织企业都在期盼着这个政策的出台,否则大部分中国纺织企业很可能继续采取随用随买的购棉方式,对市场保持观望。所以,2008年中国棉花进口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仍是国际棉价上行的阻力,最终的棉花定价取决于纺织企业和棉花企业对中期棉价的预期及双方之间博弈的结果。ICAC统计2005/2006年度中国棉花库存消费比为43%,预测2008/2009年度中国库存消费比为21%,接近警戒水平。中国库存偏低、需求旺盛屡屡成为国际商品市场暴涨的理由,棉花价格是否重复这一故事,值得高度警惕。

    棉花期货市场促进“三农”发展

    郑州棉花期货市场在发现价格、促进种植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棉花期货市场能够根据不断变化的市场信息、充分的市场竞争形成体现未来市场供求变化的棉花价格,弥补现货市场信息传递的滞后性和不完全性。宏观调控部门可以根据棉花期货价格的变化及时调整经济政策,可以减少被动性,提高调控效率。棉花期货市场聚集了大量的供求信息,储备部门可以利用期货信息合理安排棉花储备数量。同时,还可以利用期货市场进行储备棉花的轮换、套期保值,降低储备成本。举例来说,今年10月新棉收获后,328品级棉花现货价格每吨12800元左右,比期货价格低1000-1500元。由于棉花期货远期合约价格长期保持在每吨14000元以上,带动了现货价格振荡上升,有效保护了棉农利益。同时,涉棉企业利用期货市场套期保值,规避了市场风险,提高了企业效益。湖北、河南、山东、河北和新疆等棉花主产省、区进入期货市场套期保值的企业,这几年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益。部分公司利用期货市场发展订单农业,近三年的年均规模和效益增长率在60%以上,成为新型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2008年行情初步预测

    2007年以来,为控制信贷过快增长,国家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12月初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2008年的货币政策由适度从紧转向从紧,纺织企业资金紧张问题将更加突出。人民币升值等原因导致纺织品出口增速有所减缓,短期内原料市场供应较为充足,但总体看国内棉花依然产不足需,国内棉花市场总体仍将保持基本稳定。不过,阶段性的供求缺口仍然是郑棉期货炒作的重要题材。由于市场对长期走势的乐观预期未改,因此国内棉价近期大幅走低的理由并不充分。从国内看,棉花期价与硬麦期价比值在8.4-9.6,与强麦期价的比值在7.0-9.0;在美国,大豆期价与棉花期价的比值在8-13,小麦期价与棉花期价的比值在5-10。现阶段,美国的棉豆比价和棉麦比价都突破长期比价区间,显示美国棉花种植面积和产量的减少难以避免,美棉期价有强烈的补涨要求。根据比价分析预测,未来两年美棉有上冲81美分的机会。而根据国内的棉麦比价,在远月硬麦期价波动不大的情况下,2008年上半年,郑棉807合约的定价应在14500-16000元之间。长期看,农产品能源化的趋势仍将推动棉价重心上移,而郑州棉花期货也存在波浪式推进行情的可能。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4-54994-1.html

标签:农机 推进 上涨行情 波浪式 可能出现 期货 棉花

上一篇:第51周肉苗鸡的价格分析和预测
下一篇:美棉上涨有望带动国内棉花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