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为茜草科植物栀子的果实,其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之功能。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的湖南、江西、福建、浙江、四川、湖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江苏、河南和台湾亦有分布。家种野生均有,以家种产量大。
据资料显示:栀子在60年代主要以野生资源供药用,随着我国人口增多,其用量逐步增大,野生资源无法满足。70年代初将该品野生变家种试种成功并大面积推广,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该品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经调控,80年代中后期才处于供求平衡,由于90年代初栀子销量下降,价格一直在低位徘徊,农户管理松懈,采收不积极,产量跟不上来,其库存得到了慢慢的消化,到2002年早栽的栀子树已明显老化,加之受天气影响该品减产十分明显,库存空虚的真象暴露了出来,产新时药厂和色素提取厂积极收购,致使当年价格迅速高攀至12一13元/kg。这一涨价农户的种植热情高涨,一些地方政府视栀子这种小灌木有30年以上的寿命,且不需要什么管理,几乎是一次栽种采摘多年,栽种它不仅能保护水土流失,又能获得丰厚的经济收入,便将其纳入退耕还林的品种而大面积推广。此时种下的栀子近年已大量投产,产大于销的场面又展现了出来,为此其价逐步下滑,07年产新时,江西产区最低售价仅3.5元/kg,荷市也有商在市场以4元的成交价接货。在这种情况下有的副产区(野生为主)很少人采摘,让其烂在枝头。尽管如此,由于它是为了退耕还林所种下的植物,一时不会砍挖,其资源尚在,只要栀子价格能使采集者有利可获,其产量将会有明显增大。
笔者一致认为:如果栀子又没有相当的开发和利用,其供大于求的现壮将难以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