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以为,对市场状况产生恐慌的最快方法,就是去看看一家债券保险机构的内部状况。我现在已经不这么想了。几天前,我恰巧听到高盛(Goldman Sachs)与欧洲客户论及全球金融系统的现状。
除了通常那一大堆令人毛骨悚然的银行问题以外,这个分析最使我震惊的地方就是,大宗商品市场正在悄悄酝酿着多大的麻烦。
我们没必要提及高昂的石油价格,这个问题,以及金属与矿石领域所面临的压力,早已为人们所熟知,相关论述也已是连篇累牍。
相反,当前真正引起高盛注意的是农产品价格前景。高盛(Goldman Sachs)大宗商品研究部门负责人杰夫•柯里(Jeff Currie)以轻松的口气说道:“我们认为,在未来12到18个月,许多大宗商品领域都可能进入危机状态……而我认为农产品是关键所在。”
对于一些《金融时报》的读者而言,这种看法可能似乎有些奇怪。毕竟,西方世界的居民通常会花更多时间去担心其汽车汽油的价格,而不是小麦或玉米的价格。而在西方投资者想到“大宗商品冲击”时,他们的参考点通常都是上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
但是,正如柯里所观察到的,这是一个危险的狭隘观点。他表示,在70年代,饥荒所影响的全球人口比例远远超过了能源危机。即便时至今日,食品价格的不断上涨依然会在发展中(或是半发达)国家产生重大政治影响,条件优越的西方国家有时无法充分理解其影响程度。
的确,目前已有充分的证据说明,政治压力正在升温:例如,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WorldFoodProgramme)现在认为,全球三分之一的人口生活在实施食品价格控制或出口限制的国家中。
但是,高盛认为,这只是资本与资源配置失衡这个更大问题的一部分。柯里提出,毕竟,如果说今天的世界是一个理性经济世界,那么海湾国家等食品资源缺乏的地区就应该大力投资农业。而且,既然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农产品供应国,这意味着沙特阿拉伯人应该会抢购美国威斯康星州的农场――正如美国获得石油资源的最有效途径就是向利雅得派出自己的石油专业团队一样。
但事实上,无数的投资控制阻碍了沙特阿拉伯人收购威斯康星州的农场和美国人拥有沙特的油井。而且,这些控制措施现在并未消除。相反地,互相之间的猜忌正在不断上升。因此,目前的现实是,海湾国家领导人正在考虑过滤海水,去灌溉沙漠中的小麦,而美国与欧洲正在尝试将玉米变成燃料。这些做法可能符合国内政治逻辑,却耗资巨大。因而,柯里会提出,即便整个世界确实遭遇某种形式的增长减缓,这种配置失衡的结果仍是更多的通胀。
现在,对于任何正在做多大宗商品的投资者而言(我想这里面应该包括高盛),这种趋势似乎有点像好消息。但对于发展中国家那些极度贫穷的人而言,这种前景是灾难性的。例如,一位世界粮食计划署的官员最近向我展示了用于向非洲饥民分发每日粮食配给的红塑料杯,然后形象地向我解释,目前,这个容器每天通常只能装三分之二,因为食品价格的上涨速度高于粮食计划署的预算。
但是,即便我们将这个非常现实的人类悲剧放在一边,投资者也应当非常清楚地认识到,这幅场景并不意味着21世纪资本市场的进步,也不可能孕育着中期的稳定。换而言之,那些认为21世纪头十年的问题将以信贷开始并以信贷告终的人,也许还会受到猛烈的震动。可悲的是,我们生活在一个大豆孕育的冲击可能比次贷更可怕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