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期货经过2月底的缩量高位整理之后,3月份第一个交易日即在周边农产品市场竞相涨停的带动下,一举突破前期高点,并以涨停板报收。目前,市场普遍认为玉米期货新一轮大幅上涨行情已正式拉开序幕,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现货市场的萎靡不振,在季节性供应压力下,国内玉米现货市场整体表现偏弱。那么在期现货市场反差较大的情况下,后期玉米价格将何去何从?笔者倾向于认为,在高通胀背景下的玉米现货价格后期仍将稳步趋升。
东北产区农民玉米库存下降加速,市场收购主体逐步增加
近期,随着东北产区市场收购主体的不断增多,尤其是在有关部门春节后再次大幅提高储备玉米收购数量以后,导致东北产区多数农民玉米库存呈现明显下滑态势。据了解,进入3月份以来,东北多数农民售粮进度明显加快,其玉米留存量与春节前相比已明显下滑。按照往年惯例来看,每当东北大部分农民玉米库存降至20% 左右水平之际,均意味着玉米价格后期继续走低的空间相当有限,而现在当地农民存粮数量正在逐步接近该水平,这极可能预示着今年当地玉米价格的底部区间正在逐步显现。与此同时,当前产区玉米市场收储主体逐日增加,由于农发行收购贷款资金发放较为顺利,特别是部分深加工企业提价加大收购数量的意愿正在趋强。
雪灾对我国全年玉米市场需求冲击有限
今年春节前后,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发生了雪灾,从灾害影响来看,家禽死亡数量约占南方地区肉鸡年出栏量的1%,仔猪死亡数量约占全国仔猪供应量的0.6%,占全年畜禽总量的比重不大,因此,虽然严重灾情在短期内给销区玉米消费带来不利影响。但是长期来看,玉米饲料消费受影响程度取决于灾后重建速度,当前市场仍看好养殖业的发展。业内人士认为,与动物疫病威胁不同,雪灾有利于激发而不是打击养殖企业的补栏积极性。
今年玉米种植面积增幅有限,春播期间产区天气不容乐观
2007年玉米种植效益未能达到农户预期,当前虽然玉米价格有所上涨,但化肥和燃油价格的大幅飙升,仍导致玉米种植效益下降。从今年东北地区农民种植意向来看,受种植玉米收益明显下降影响,部分农民转种大豆的意愿有所增强。若今年国内玉米种植面积下降,加上单产受天气影响较大,国内玉米产量增加的可能性较小。而且,就目前东北地区土壤墒情来看,对玉米种植不是特别有利。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1月份以来,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少,其中内蒙古东部、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较常年同期偏少90%,今年旱情形势较为严峻,春播期间天气状况不容乐观。
国内CPI指数居高不下,玉米种植成本上升
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2月份我国CPI指数同比上涨了8.7%,创十几年来月度新高。在国内CPI指数居高不下的情况下,通胀等因素仍会作用于玉米市场,将使得玉米生产成本不断上升,这也是近几年来玉米价格稳步上升的主要原因。据了解,在国际原油价格高位盘整的背景下,国内柴油、化肥等农资价格从年初开始稳步上涨,玉米种植所需要的农资价格不断攀升,如2007年我国东北产区玉米物质生产成本为3000元/垧,加上劳动力成本约为5000元 /垧,比上年增长4.29%。笔者认为,受种植成本不断提高限制,后期玉米价格下跌空间相对有限。
粮食价格重要政策性转向信号已显现
目前,养殖业需求状况对玉米市场支撑有限,玉米市场价格走势更多的取决于政策动向。当前国内粮食市场关于粮食价格的重要政策性转向信号已显现,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日前表示,粮食价格上涨是合理的恢复性上涨,农民种粮收益并不高,价格上涨是合情合理的,如果粮食价格不涨甚至种粮亏本,那么谁都不愿意去种粮养猪,商品少了,价格会涨得更高。这意味着后期政府将可能会逐步取消部分粮油价格限制政策,并希望通过价格上涨来实现短期市场供应充裕及长期生产安全的双重调控目标。与此同时,国家积极开展生产,增加农业产出,今年对种粮农民的农资综合直补、粮食直补两项补贴资金达到了633亿元,全国平均每亩补贴41元。此外,为防止玉米上市高峰时段价格出现下跌,保护种粮农民积极性,国家在东北地区展开了800万吨左右的国储玉米收购计划,从笔者近期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当前收购进度是每天5万多吨,后期如果收购进度不减,3月底基本能完成前期400万吨的任务。这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支撑国内产区玉米价格。
综合分析,在国储玉米托市收购运作空间仍较大的形势下,随着农民玉米库存水平的进一步降低、养殖业的逐步复苏,以及通胀预期及减产担忧,在惠农政策的影响下,后期国内玉米市场价格走势有望呈现“慢牛”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