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2008年青岛市纺织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2008-04-21   来源:中国农业网   

  一、2007年全市纺织行业基本情况

  2007年我市纺织行业在行业结构调整、产业集群的培育、产业升级、培育知名品牌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克服了原材料价格上涨、国际贸易摩擦加剧、存贷款利率上调、棉花进口滑准税提高、出口退税降低及人民币升值等住不利因素的影响,全行业经济保持了较快增长并呈现以下特点:

  (一)行业发展情况良好,各项生产指标持续增长

  2007年全行业规模以上纺织企业813家,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16%;完成工业总产值630.8亿元,同比增长23.6%,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0%,占全省纺织工业总产值的11%;完成工业增加值199.7亿元,同比增长27%,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10%,占全省纺织工业增加值的17%;实现销售收入605.6亿元,同比增长20.5%,占全省15%;出口交货值209亿元,同比增长23.5%,占全省15%;实现利润24.8亿元,同比增长15%,占全省9.3%;利税52.9亿元,同比增长17%,占全省12%;从业人数23.6万人,同比增长13.9%。

  (二)产业集群建设明显加强,名城名镇带动作用明显

  我市纺织产业集群的生产水平和整体实力有明显的提高,以服装、纺机为特色的集群经济已初具规模,并建立起规模较大、品种齐全、产业链较长的纺织产业体系,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一是即墨市“中国针织名城”发挥龙头带动作用。

  2007年,即墨市规模以上完成工业总产值258亿元,销售收入完成242亿元,出口3000万美元,分别占全市纺织服装行业的39%,38%,11%;目前即墨市纺织服装行业拥有国家、省、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分别为1个、3个、6个,分别占青岛市本行业的50%、60%、46%;同时,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的新服装批发市场于2007年10月投入使用,服装服饰经营业户2万户,即墨市从而发展成为集科研、生产、加工、商贸、出口与一体的服装名牌带动下的新型的针织服装产业基地,成为青岛服装产业发展的有力支撑。二是胶南“中国纺织机械名镇”成为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和市场竞争优势的青岛纺织机械制造业基地。2007年,胶南市王台镇纺织机械规模以上企业88家完成工业总产值52亿元,销售收入完成43亿元,年产各类织机7.9万台(套);拥有省、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分别为1个、2个,产品遍及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远销世界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梳棉机市场份额占到全国的3/4,喷水织机占到国内市场份额的1/2,是全国最大的无梭织机生产基地,从而形成了龙头大企业带动、中小企业配套发展的一体化生产集群化发展格局。三是一批产业集群重点项目开工建设。主要体现在加大对新项目建设的投资力度,2007年我市纺织行业完成或在建投资项目近20个。主要有纺织总公司的高档服装和家纺产品技术改造项目;即发集团的梭织高档休闲面料项目、甲壳质纤维项目、高支纱项目,即墨服装城和青岛国际服装城建设项目;青岛凤凰东翔印染有限公司蜡染布研发项目;中达化纤的粗旦多孔服装项目;宏大纺织机械有限公司的自动络筒机改造项目;东佳纺机(集团)有限公司清梳联成套设备项目和宽幅人造毛皮梳理设备项目;青岛三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的JW-1018喷水织机等18个重点项目,总投资52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23%,占全省同行业的11.7%,其中,青岛国际服装城项目、即发集团年产2400吨高支纱项目被列入2007青岛市新增重点项目计划,大部分项目产品填补国内空白,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三)行业结构调整不断推进,自主品牌建设进一步加强

  面对当前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和原材料价格上涨等诸多因素影响,我市纺织行业优胜劣汰、产业升级提速和优化产业结构成为企业生存的必然选择,我市纺织企业在加快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一是做好园区建设,推动纺织产业进行战略调整,青岛纺织总公司把棉纺生产企业迁至胶州纺织染整工业园,一期已投产运行,将在胶州一带形成服装面料的供应基地,并将与即墨、城阳服装业在纺织面料方面形成良性互补;“凤凰东翔”收购“燕莎纺织”形成的中国第一大蜡染布生产企业,入住水集镇工业园,

  2007年创造了年产蜡印布5500米,出口创汇4920美元的业绩,产品拥有30%的国际市场份额。宏大集团为扩大生产规模,在崂山高科园建立占地62亩、生产规模将达到1000台的新型自动络筒机生产和科研基地,从而整合了纺织机械行业的优势资源,为推进纺织机械产业向集群化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二是实施走出去战略。我市绮丽集团在柬埔寨、越南设立加工厂;即发集团、喜盈门集团在海外设立销售或办事结构,构筑具有较强辐射力的销售网络,即发集团已在美国、罗马尼亚等国设立了自己的贸易公司和连锁商场,与包括世界500强在内的多家知名公司建立了长期的商务合作关系,为应对市场变化,成立了即发成安(越南)服装有限公司;红领集团等企业正在着手在海外设立直销店,目前我市有许多企业对境外办厂产生了浓厚兴趣,并在积极筹备考察,努力打造具有较强实力和抗风险能力的纺织服装跨国企业。三是培育纺织行业的自主知名品牌产品。我市充分发挥青岛品牌经济城市的优势,积极推进纺织自主品牌建设,创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自主知名品牌,发展以名牌优势企业为核心的企业集群,带动我市纺织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2007年全市纺织行业有3个“中国驰名商标”,6个“中国名牌”,13个“山东省著名商标”,12家企业的14个产品被认定为国家免检产品。15个产品获“山东省名牌”,26个“青岛市著名商标”,34个“青岛名牌”,同时鼓励和引导企业强化品牌创新,即发集团、凤凰印染有限公司获中国纺织工业协会“2007中国纺织十大品牌文化”荣誉称号,占全国该项殊荣的20%;即发集团、红领集团入选2007中国最有价值商标500强。四是政策支持。我市各级政府非常重视企业的培育工作,我市的即发集团、喜盈门集团、纺联控股集团等6户企业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成绩显著,获国家纺织行业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800万元的专项补助资金;星火集团年产5000台的重磅喷水织机被列为国债扶持项目,这对加快我市纺织行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提升我市纺织行业的整体水平和品牌建设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创新年”活动成效突出,行业整体实力得到提升

  2007年我市纺织行业积极参与“创新年”活动,并取得了良好效果。一是企业强化设计创新,提高纺织产品总体设计水平,企业积极参加“即发杯”针织服装设计大赛,即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荣获特别贡献奖。二是用好政府为企业塔建的推新平台。我市纺织行业充分利用中国(青岛)国际时装周的平台,推新人树新秀、出新品创新牌,已推出我市时装设计师新秀200多人,即发、绮丽、红领、纺联、红妮、宏大等上百家企业新产品得到展示推广,通过政府搭建的时装周平台,提升了我市服装品牌的影响力,拉动了产业升级和发展。三是企业强化管理创新,提高行业整体实力。我市积极参加第三届中国纺织行业企业年度创新人物评选推荐活动,并有2名同志入选,占全国创新人物总数的10%。即发集团、凤凰印染、东佳纺机、丰衣纺织器材、纺联六棉五个企业获“山东省行业管理创新优秀企业”称号。四是突出科技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首先做好核心技术的突破,逐步深化“产学研”联盟,研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如青岛大学研制成功的“海藻类海洋纤维”项目,该技术填补了国际空白,这种取材于海藻的新材料在全世界范围内为纤维制造开辟了一个新领域;我市的高档休闲面料、粗旦多孔服装、清梳联设备、新型梳棉机、自动络筒机、合金镍网等产品技术国内领先;再次大力加强技术中心建设,截止目前,我市纺织行业共有2个国家级认定企业技术中心,5个山东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13个青岛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这些创新成果和技术中心,对我市推动纺织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07年我市纺织行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企业研发投入低,信息化水平不高,品牌创新含量低,高附加值产品比重小,传统产业提升、节能减排任务十分艰巨,我市老纺织企业设备老化,六成进入淘汰期,重点建设中的项目,因银行贷款利率的提高,对企业设备升级带来新的挑战。

  二、2008年全市纺织行业走势分析及发展预测从行业景气度变化的轨迹判断,以规模扩张为特征的数量增长型方式,出现向效益品牌为核心的质量增长型转变,以低价出口和扩产方式带动业绩提升的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致使2008年纺织工业依然面临较大的压力,主要表现在:

  1、国家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这意味着资金紧张将是制约纺织经济运行的一个突出因素。

  2、国家继续控制高耗能、高排放和资源性产品出口,全行业结构调整、节能减排的任务十分艰巨,加大了我们的工作压力。

  3、国际市场能源、原材料价格将继续呈现上涨态势;国内煤电油运供应依然偏紧;劳动力成本提高、新的加工贸易政策的限制、棉花进口实施滑准税等,使全行业面临着较多的增支减利因素。据悉,国家将继续取消或降低部分纺织品出口退税率,人民币有可能继续升值,纺织品出口难度加大,在一定程度上将制约企业效益的增长,部分企业将因亏损而退出市场,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我市的规模以上纺织企业中有134家亏损。

  4、世界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明显增多,国际金融市场潜在风险加大;国际贸易摩擦不断加剧,发达国家不断针对中国的反补贴、反倾销、技术壁垒等新的贸易保护措施亦将是纺织企业不可忽视的隐患。

  5、品牌创新能力弱、品牌科技含量低,我市纺织服装加工工艺虽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但没有叫响的国际品牌,企业获得的只有10%左右加工费,我市服装产品只能用大量的资源换取微薄的利润,并长期处于国际价值链的低端,绝大多数的出口服装为来料加工或贴牌加工,自主品牌的服装少。

  同时也要看到纺织行业存在的有利因素和面临的机遇:一是世界经济健康平稳增长,将对我国纺织企业产生推动力。在世界经济较快增长的带动下,跨国投资更加活跃,对我国纺织企业利用外资和促进贸易将产生较强的拉动力。中欧双方就合作建立纺织品双边监控体系达成共识,使我国输欧纺织品服装出口的走势趋于平稳。二是我国积极采取民生为政的政策导向,增强消费的举措对纺织企业产生拉动力。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各项战略任务,有利于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通过改善民生,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将有助于扩大纺织品和服装的市场需求。三是国家加大了对纺织企业的支持力度。给予纺织企业“走出去”资金支持等相关政策,可有效缓解贸易摩擦,有利于促进扩大对外投资。四是国家的产业政策将推进纺织行业调整结构。我国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实行有保有压的产业政策,装备制造、高新技术、节能环保等领域的投资将大幅增长,将促进纺织工业加快结构调整,五是我市的纺织行业仍然具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完善的产业链、发达的产业集群、高性价比的人力资源等十分优良的产业发展基础,还有我国的内需市场潜力巨大且正处于刚刚启动之际,这些因素都将构成行业长期平稳发展的良好支撑。

  通过以上分析,我市纺织行业将保持健康稳定发展。预计2008年我市全年纺织行业增加值、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0%左右,利税、利润、出口创汇增长12%左右。

  三、发展建议2008年我市纺织行业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行业全局工作,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总体要求,突出抓好节能减排,继续抓好自主创新和针织服装、纺织机械两条产业链建设,大力培育名牌产品、特色产业集群和大企业集团,着力优化经济结构和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全市纺织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008年我市纺织行业企业的工作重点建议:

  (一)创新纺织发展思路,发挥产业集群优势

  我市必须创新发展思路,发挥产业集群要优势,壮大集群规模。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以延伸产业链为主线,大力发展深加工、精加工项目,围绕即发印染工业园、胶州染整工业园、喜盈门染整工业园等园区为依托,加快发展开发各类不同风格的天然纤维面料、化纤面料、多纤维混纺交织面料、高档针织面料,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艺技术,稳步提高综合竞争力。通过招商引资、合作经营等方式拉长产业链条,依托即墨的服装面辅料城和城阳青岛国际轻纺城,推出本地面辅料,引进国外及南方优质面料,建设批发零售市场,引导产业集群向高附加值、高档次产品方向发展。二是建立完善科技创新平台和公共服务体系。以中国名城即墨“中国针织名城”和“中国纺织机械名镇”为载体,构筑集产品研发、质量检测、教育培训、信息服务、现代物流、电子商务为一体的公共服务体系,促进产业集群企业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整合生产要素;三是配合有关部门研究制定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和相关鼓励扶持政策,形成强有力的、规范的推进机制;五是继续做好宏大和王台镇纺机纺器企业科技创新和重点产品实现突破工作,做到一般产品扩大系列配套,提高产品技术水平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搞好售后服务,扩大市场占有率。对基础较好的重点产品如清梳联设备及新型梳棉机、自动络筒机,要尽快达到世界同期先进水平,从而顶替进口;对量大面广的主机和关键专件,如梳棉机、金属针布、槽筒部件等要保持或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提高市场占有率;四是发挥产业集群的名牌集聚效应,鼓励企业积极参加国家、省组织的名镇、名牌、名人、名企和名师的推荐工作,积极培育区域品牌,带动中小企业发展,提升区域和产业竞争力。

  (二)加快自主品牌建设步伐,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

  我市纺织服装行业要以重建新的优势为目标,按照品牌培育、品牌扩张、品牌集聚的路子,充分发挥大型品牌企业的作用。一是要加快我市纺织服装自主品牌建设,提高产品设计能力,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鼓励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应用,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利用国际化营销手段加强宣传和市场推广。二是突出发展针织服装。发挥即发集团、华金集团、雪达集团、红妮公司等龙头针织企业作用,以适应当前针织服装外衣化、时装化趋势,满足人们针织时装化的需求。三是重点发展女装及运动休闲服装。进一步提高“即发”、“绮丽”、“红妮”、“花手箱”、“瑞和菲玛”等品牌女装的档次和水平,四是搞好服装的研究设计。做好科研与生产加工的结合,研制开发生态、保健服装,注入现代技术和艺术,使我市成为“技术增值型”、“艺术增值型”和“品牌增值型”的现代成衣工业基地,使服装生产适应国内市场多层次消费需求。五是积极与福建石狮、浙江杭州、江苏湖溏等南方发达产业基地合作,建设辅料配送中心,尽快解决长期制约我市服装产业链发展的辅料短缺、不配套问题。六是充分利用社会信息资源,搞好我省服装行业信息化建设。七是加快建设半岛女装加工群,探讨与韩国相关部门和企业在面料、设计、信息等多方位交流与合作,加强与杭州、上海、深圳等国内女装品牌生产地和集散地企业交流与合作,逐步建立和完善促进女装整体水平的提高。

  (三)积极开展“节能减排攻坚年”活动,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

  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是我国现阶段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抓好的两项战略任务。因此,我市纺织服装企业要把节能减排作为促进科学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增强核心竞争力和提升企业社会形象的大事来抓,今年围绕以下几方面,深入开展“节能减排攻坚年”活动。一是强化机制建设,抓好基础管理,完善节能减排的组织体系和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工作机构,制定节能减排工作目标和计划方案,创建节约型企业和重点企业节能对标活动。二是加快结构调整,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积极开发和推广应用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引进节能先进技术和装置,加快消化吸收和成果转化再创新,推动产学研相结合的节能减排技术开发平台建设,支持一批产业化示范工程,加快节能减排技术创新,淘汰落后工艺和设备。三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污染防治,搞好环境保护,形成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要从源头上减少废弃物和污染物,实现由末端治理向污染预防和生产全过程控制转变,推广废物资源化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按照节约、集约发展的方向,以园区为载体,以延伸产业链、聚集产业和促进不同产业间的资源耦合为手段,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四是强化教育培训,增强全行业节能环保的紧迫感和自觉性。要广泛开展节能环保宣传教育,加大宣传力度和政策引导,引导企业和广大员工牢固树立资源危机和节能环保意识,强化资源约束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切实转变发展观念,使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成为全行业的共同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发挥好典型示范引导作用,积极培育和总结推广先进典型,调动全行业参与节能减排的积极性,为节能减排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

  (四)发动“产业升级”引擎,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经过几年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目前全市已建立起规模较大、品种齐全、产业链较长的纺织产业体系。为了全面整合我市纺织行业的优势资源,推进纺织产业向集群化发展,根据纺织行业新一轮的结构调整,下一步我市将重点培育服装面辅料生产基地及交易市场,加快面辅料基地建设是完善产品链结构,加快我市纺织行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环节。以胶州染整工业园、喜盈门染整工业园等为依托,发展即发梭织高档休闲面料、甲壳质纤维功能性面料等产品。同时以即墨服装面辅料城和青岛国际轻纺城为基础,推出本地面辅料,引进国外及南方优质面料,建设批发零售市场,助推本市纺织服装产业发展。

  同时,以胶南中国纺机名镇为基地,以宏大纺机、星火纺机企业为重点,加快纺机科技项目开发和国产化配套;以青岛纺织服装工业园、胶南王台中国纺机名镇、胶州染整工业园为基础,引导优势纺织企业入园等。“通过整合我市纺织行业的优势资源,指导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及配套项目协调发展,逐步形成龙头大企业带动、中小企业配套发展的一体化生产格局,推进纺织产业向集群化发展。”

  (五)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推动纺织行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进一步加大文化建设力度,加快文化发展步伐,使企业文化始终保持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增强我市纺织行业文化的表现力、吸引力和感召力。一是进一步培育和加强骨干队伍建设,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强有的人才保证。二是大力弘扬岛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和整合我市纺织丰富的文化资源,积极建设和谐文化。打造富有特色的企业文化品牌,培育一批主业突出、实力雄厚、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文化企业集团。三是推进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和传播手段的创新。在企业的发展中实现文化的创新,在企业的进步中实现文化的进步,形成与企业发展和地位相适应的文化特色、文化优势和核心理念,增强文化发展的活力,使文化更好的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四是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加强重大课题调查研究,积极开展文化宣传和交流活动,抓紧培育并及时总结企业开展文化建设活动的典型,迎接我省企业文化建设经验交流会的召开。要尽快建立互动机制,营造全行业企业文化建设的繁荣景象,为深化企业文化建设创造更好的环境条件,推动我市纺织行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努力开创全市纺织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为把我市建设成为文明富强和谐的现代化国际城市作出新贡献。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4-54406-1.html

标签:农机 分析 趋势 行业发展 纺织

上一篇:加拿大ICE油菜籽周报(2008年4月14日-18日)
下一篇:[广交会]一期闭幕 纺织品成交额下降近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