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之后,东北产区部分玉米深加工企业继续上调其玉米收购价,最高幅度达90元/吨,截止5月8日,吉林省四平天成公司玉米收购价达1580元/吨,为全吉林省最高。其他一些较具规模的玉米深加工企业,其收购价也都在1500―1560元/吨的区间;黑龙江省内玉米深加工企业相继提高收购价格,但收购量仍显不足。同时受国家有关部门对黑龙江、吉林等省的铁路运输给予最大限度的保障,贸易商购销热情高涨,进一步推动了玉米的市场价格。目前中粮集团生化(肇东)事业部收购价格为1450元,水分14%,实际收购价格0.70元/斤,水分17%,较五一前上涨90元;但总的来看,东北玉米深加工企业不断上调收购价格后,其日收购量相对偏少,部分企业购不足需,后期玉米原料供应仍存在一定缺口,后期提价意愿较强烈。我们认为,加工效益较好是大多数玉米深加工企业积极提价的重要因素。具体分析如下:
其一,加工较益较好,东北一些深加工企业后期仍存在玉米供应缺口。玉米深加工主产品为燃料乙醇、普通酒精、淀粉,副产品主要以DDGS和蛋白粉及纤维饲料等为主。以吉林某乙醇厂为例:普通酒精利润约为每吨100―200元,而享受国家财政补贴的燃料乙醇每吨利润在1570元左右;长春大成玉米淀粉出厂价2100元/吨左右,利润在100―150元/吨。虽然玉米深加工主产品受国家出口政策限制相对有限,但其副产品因不在国家出口限制政策之内,因而出口势头强劲,利润也较为丰厚,国内今年一季度DDGS出口总量为2.5万吨,同期玉米蛋白粉出口总量4.2万吨。在丰厚利润驱动下,多数企业维持较高水平的开工率。虽然眼下多数加工企业玉米库存相对充足,一般收购总量占其产能80%左右,但后期原料供应仍存在一定缺口。而5月初逢东北大部分产区玉米播种高峰期,同时又出现持续降雨天气,导致企业收购难度加大,一些深加工企业因市场粮源难收,已逐步从各地粮库开始调粮,以保证后期的正常生产。
其二,政策性移库加剧东北深加工企业认为后市粮源趋紧的心理。在东北多数深加工企业因利润驱使,相继提价收购的同时,随着5月1日―6月3日,政策性“北粮南运”也将大规模集中展开,虽然对东北产区前期粮食外运难的现象起到了明显的缓解作用,但同时也大大增强了后期当地市场上玉米供应紧张的预期,与此同时国储库玉米收购仍在按计划进行之中,收储市场产生了深加工企业与国储库对峙的局面,随着市场粮源进一步下降,价格竞争也日益激烈,双方均以上调收购价的策略来争夺市场的上为数不多的粮源,而深加工企业连续明显上调玉米收购也是因为其下游产品加工效益较好所致,以吉林公主岭地区为例,当地某大型深加工企业在“五一”之后,将其收购价上调至1530元/吨,而当地国储库同期价格为1580元/吨,而在加工企业价格上调仅1天之后,当地国储库将收购价调整为1590元/吨。但即使多数收储企业连续上调收购从,但由于东北产区粮近枯竭,对其原料日收购量并未起到明显的提振作用。市场对后期东北产区玉米供应紧张心理得到进一步巩固。
综上所述,受加工及后期原料缺口存在的共同影响,近期东北大部分玉米深加工企业对玉米的需求量仍将呈增长态势,市场人士对后市玉米市场行情继续看好,预计玉米收购价仍有一定的上涨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