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中国奶业面临的三大问题
2008-06-18   来源:中国农业网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张利庠认为,奶业的情况和生猪市场非常相似,生猪市场价格出现上涨,奶业市场的价格肯定也会出现波动,但在短期内畜牧产品价格不会回落。

  据中新社6月12日报道,乳品企业所面临的这些问题,凸现中国奶业已发展到由传统奶业向现代奶业转型的关键时期。中国奶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魏克佳认为这其中有三个深层次的问题需要处理好:

  第一,中国奶牛养殖的整体水平与国外差距比较大。截至2007年底,中国共有1,470万头奶牛,其中70%属奶农散养。奶业养殖呈现“小、散、低”特点,即规模小、分散化、饲养管理水平低。全国有200多万户奶农,平均每户饲养规模仅为7头。

  第二,牛群质量水平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中国平均奶牛单产为4,500kg每年,而世界奶牛平均单产为每年6,000kg,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这一数字达8,000-9,000kg。

  第三,奶农与乳品加工企业之间没有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当奶源多的时候,企业就开始压价,甚至限收;而当奶源不足的时候,就会出现抢奶源的现象,这也导致奶源的质量得不到保障。

  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提高民族奶业竞争力,建设现代奶业,促进奶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产业一体化”方向发展。

  1998年至今,10年间中国奶业可以用“持续快速发展”来概括。2007年9月出台的《国务院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为奶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加之中国奶业在过去10年间所积累的奶牛群体、奶牛加工企业等良好基础,中国奶业市场的发展蕴含着巨大潜力。

  虽然确实有结构性因素的影响,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卢锋认为2007年以来持续发展的通胀主要原因应来自经济总量失衡,源自一段时期以来总需求增长相对潜在总供给能力增长过快并伴随货币发行过多。

  2007年通胀初起阶段伴随猪肉由于供求周期叠加蓝耳病疫情冲击超常飙升,近来通胀走高又伴随粮食和其他商品如牛奶价格呈现上涨压力,可见现实宏观通胀压力没有一次是所有商品和劳务价格整齐划一上涨,宏观总量失衡在现实生活中通常会与特定产品供求失衡相互交织纠缠。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4-53851-1.html

标签:农机 问题 三大 面临 中国

上一篇:韩国牛肉风波对我国养牛业的启示
下一篇:影响鸡蛋价格的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