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山东肥城是盛产有机蔬菜的地方,所以来到这儿不卖点蔬菜那就是白来一趟。
记者:西蓝花怎么卖的?
工作人员:对不起小姐,这些菜我们都不卖。
记者:为什么?
工作人员:这些是我们的展品,如果需要的话,只能到我们的基地去买,还得到基地去。
记者:师傅,这西蓝花怎么卖?
种植户:我的西蓝花不卖,和加工厂签了合同的。
记者:那别的菜呢?
种植户:别的青菜我们也不卖。
记者:啊,别的菜也不卖,那我去别人家看看去。
怀着侥幸的心里,记者又走了几个菜园,可是人家都说不卖。不过,虽然没有买到蔬菜 ,但记者却了解到了他们种植有机蔬菜的情况。
记者:这一片地种了多少亩?
种植户:40亩。
记者:都是西蓝花吗?
种植户:上次种的是小香葱,这是前三次我们这块地作物种植的品种记录。头一次是毛豆,第二次是荷兰豆,第三次是小香葱,期间要整地,除草,安装黄夹,板诱捕蚜虫,到现在开始采收,这是我的采收记录。
记者:从5月4号开始,到现在你一共采收了多少?
种植户:现在我一共采收了近40吨了。
原来,他们种植的蔬菜是和加工企业签订了销售合同,一年四季至少能种两季有机蔬菜。这有机蔬菜是按照严格的生产程序种植的,如选种、定植、除草浇水、放风等,而且,他们还建立了一套蔬菜生产的质量追踪系统。采收以后就要按照合同全部送到加工企业,难怪记者身在菜园却买不到有机蔬菜呢。
记者:有机蔬菜的种植管理是挺严格的,但是这切割应该简单多了,瞧我的。
操作工:你做的这个不合格。
记者:为什么?
操作工:我们对高度是有要求的,我们这个高度要求是3厘米,你现在做成3.5厘米了,先把这高度取齐,再修掉黄边,还有把它修平,看上去就好看了,就可以放到小的里了。
记者:那个大的有什么要求?
操作工:我们大的要求是4.5- 4.5厘米,花朵直径是4.5厘米,还有高度也是4.5厘米,还有一种小的是2 2的,花朵直径是2厘米,高度也是2厘米。
真是没想到,这些被送来加工的蔬菜要接受更加严格的筛选,根据蔬菜不同的特征进行分类,不同的产品有不同的加工标准,比起前期的种植管理,其严格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们为什么不直接销售生菜,而要经过如此繁琐的加工呢?
加工企业负责人 牟海珍:一个是便于运输,再一个是便于储藏,它能够储存长达1.5-2年的时间,如果鲜菜的话就做不到这一点。
其实,蔬菜切割仅仅是整个生产加工的程序之一,在蔬菜成为成品之前,还要经过很多加工程序呢:
高压冲洗,长流水漂冲,切段,气泡漂洗,漂烫。
一箱6公斤左右的蔬菜,需要在98度左右的水温中漂烫160秒,就是说,经过这道工序以后,这“生”菜基本就变成了“熟菜”。
牟海珍:新鲜蔬菜和冷冻蔬菜的最大区别就是通过一个杀青环节,杀青环节的作用就是杀死蔬菜表面的一些细菌,使一些活性酶失活;再一个是固定蔬菜的颜色,通过杀青,蔬菜的叶绿素能够快速跑到表层,能增加蔬菜的外部感官,通过杀青可以延长蔬菜的保质期。
原来,他们为什么要把生菜加工成熟菜呢?前面所做的工作就是为了延长蔬菜的保质期。那么,这些被加工好的“熟”菜, 被销售到那里呢?
郭晓华:主要是日本市场和欧美国家要求比较高的尖端的一些市场,分类上比如说医院,还有儿童,另外就是示范用的直接面对家庭主妇用的。
哦,他们是根据客户的需要来确定加工产品的。根据消费者的年龄和消费对象不同,加工的工艺也不一样,所需产品的大小规格也不同。那么,目前有机蔬菜在市场的销售价格又是怎么样呢?
环境保护部有机食品发展中心主任肖兴基:有机蔬菜的价格要比普通蔬菜高1倍左右,生产成本要高到30-50%,农民通过销售有机蔬菜还是获益的。
目前,山东肥城种植的有机蔬菜面积达到了16.1万亩,总产量达到47万吨;每年有95%的产品销往了国外。虽然有机蔬菜的生产成本比较高,但是经过加工以后的有机蔬菜,
其附加值增长了100%以上。这也是肥城农民不卖生菜的主要原因了。
记者:我手里边的这几包菜是加工好的有机蔬菜,您看这个蔬菜的颜色感觉都已经熟了,这个可不可以直接吃呀?这我得问问师傅。师傅,这个可以直接吃吗?
师傅:这几种菜品种不一样,吃法也不一样,像这种菠菜解冻之后就可以吃了。
记者:那这两个呢?
师傅:这个已经七成熟了,可以炒肉,也可以清。
经过加工后的有机蔬菜既延长了蔬菜的保质期,又保持了它原有的营养物质,那么这些加工过的有机蔬菜在口感怎么样呢?
记者:恩 一股清香的味道,这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农村姥姥家炒菜的味道。不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