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济宁:俺村发了“特色蔬菜”财
2008-07-02   来源:中国农业网   

    “市委接待处工作组不仅筹资帮俺村清淤加固水库,而且还带领俺农民到寿光学习冬暖式大棚技术,使俺村发了‘特色蔬菜’财。他们当选‘帮扶之星’受之无愧!”8月13日,在山东济宁市泗水县新农村建设帮扶之星颁奖现场圣水峪乡小河村村支书宋志亮既激动又兴奋。在这次评选中,全县有10个优秀工作组从184个市、县、乡工作组中脱颖而出,当选为农民信服的“帮扶之星”。

  去年8月以来济宁市创新开展万名干部驻村帮扶新农村建设活动,在因地制宜改善帮扶村基础设施的同时,积极发展富民产业、培育新型农民,使农民既得到了“鱼”,更学会了“渔”。

  泗水县小河村地处山区洼地,农业生产条件落后,人均年收入还不足1000元。工作组针对小河村山清水秀土壤条件适合发展无公害农业的实际,带领村民代表到寿光三元朱村学习冬暖式蔬菜大棚种植技术,在小河村发展高档冬暖式大棚3个。工作组还与三元朱村达成协议,小河村蔬菜可用“乐义”品牌开拓市场。蔬菜进入销售期后,工作组按照“支部+协会”的模式组织村民成立了蔬菜销售协会,小河村蔬菜直接进入了济宁市区各大超市,使每个大棚年收入超过4万元。工作组还邀请寿光三元朱村技术员定期到小河村传授技术,目前全村已有近百名村民熟练掌握了冬暖式大棚的建造、种植和管理技术。本年度帮扶工作即将结束,工作组已和下一届工作组做好了衔接,今年冬天计划扶持小河村菜农自主育苗再增加3个冬暖式大棚,辐射带动全乡发展50个功能一样的拱棚,让更多农民走上致富路。在发展富民产业方面,济宁市各工作组都积极帮助帮扶村巩固提高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新兴特色产业,并在规划设计和政策、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鱼台县刘楼村的杞柳编织、汶上县孙场村的小杂粮种植、嘉祥县朱井村的女工绣花、任城区薛口村的建材物流、微山县东岳村的“合同鸭”养殖、兖州袁四村的奶牛养殖……一年来各工作组共为驻村引进富民产业项目578个,使1100多个相对薄弱的帮扶村变成了种植养殖加工专业村。同时他们通过利用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络,举办各类科技培训等方式培养了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4-53673-1.html

标签:农机 蔬菜 特色 俺村 济宁

上一篇:瓜豆比叶菜“抵食”
下一篇:天气转热 西瓜热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