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安徽芜湖县单季稻生产形势及价格分析
2008-09-05   来源:中国农业网   

    目前,正是单季稻生长的关键时期,预测9月10日后早熟品种就可以陆续开镰收割,如后期无大的自然灾害的影响,芜湖县单季稻继上年之后又将是一个丰收的年景。对此,笔者就今年单季稻生产形势及价格动态作如下分析:

    一、生产形势:

    据数据显示:芜湖县单季稻播种面积11.6万亩,较上年11.9万亩,减少0.3万亩,减幅达2.52%。单季稻面积减少的主要因素是受上年比较效益下降,农户弃稻种棉或改种经济收入较高的农作物。

    从目前单季稻长势情况看:由于在生长期间气候适宜,风调雨顺,养花中光照比较充足,灌浆和结实中雨量充沛。虽然单季稻在生长期遭受几场强台风的影响,尤其是7月29日“凤凰”台风尚未对单季稻造成较大的危害。据农业部门及生产者反映:今年单季稻总体长势较好,尽管在生产期受到病虫害的侵蚀,但由于测报、防治及时,使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特别是8月29日――30日的阵雨,给单季稻结实创造了极为有利条件,从而导致结实饱满,预计单季稻单产将维持在上年的水平,达到550公斤左右。依照全县单季稻播种面积11.6万亩,总产6.38万吨,但由于面积的减少,总产较上年下降0.18万吨,减幅达2.74%。

    二、购留情况

    据统计全县单季稻种植区域农业人口约14万,人均留口粮250公斤,留量3.5万吨,饲料粮户均留量100公斤,户数3.51万户,留量0.35万吨,合计总留量3.85万吨,留后可供商品粮2.53万吨,单季稻商品率39.66%,较上年商品率下降1.65个百分点。

    三、市场价格预测

    依照现行稻谷市场价的状况,单季稻启动托市收购政策几乎没有可能,其价格完全取决于市场经济规律,供求关系来形成。从而呈现多渠道、多元化收购参与竞争,因此,预测今年单季稻收购价格将展现高开、高走,后期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其价格将以稳定为主基调,并伴有小幅上升的趋势。具体归纳为:

    (一)成本上升推动价格上涨

    继早稻市场价高开的影响,单季稻也不例外,这主要是受生产成本的上升推动价格的上涨。据数据显示:今年单季稻亩成本(含用工)投入796元,较上年亩均投入619.52元,增加176.48元,增幅28.49%,依据上年亩单产550公斤计算,每50公斤成本投入72.36元,较上年56.32元,增加16.04元。分项为:一是物化亩均投入326元,较上年亩均投入159.52元,增加166.48元,增幅104.36%。物化投入的增加主要是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推动成本上升。二是劳动力亩均用工6个,折款300元,较上年大体持平。三是生产费用亩均投入170元,较上年亩均投入160元,增加10元,增幅6.25%,主要是机耕费、收割机费受原油价格上涨的影响。

    (二)需求强劲,推动价格走高

    1、今年是中央、省、市、县四级储备轮换的高峰期,同时各级储备又以中晚籼稻为主,因此对中晚籼稻需求量之大,必然为争夺有限的粮源展开竞争。

    2、随着粮食市场全面放开后,多渠道、多元化的收购格局已经形成,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同时主销区的渗入,必将加大收购粮源的难度。

    3、主产区和主销区城市居民食用口粮大部分是以中、晚籼米为主,市场需求进一步放大,产不足需矛盾将推动价格走高。

    (三)国际粮价的飞涨,带动国内粮价的趋升

    据9月1日信息:泰国大米报价700美元/吨,按美元折合人民币6.86计算,每吨大米价是4802元,较7月初6870.9元/吨,下降2068.9元/吨,降幅为30.11%,但仍高于国内大米1800元/吨左右,国内与国际大米价差悬殊之大,是推动国内大米价格上升的有力支撑。

    (四)农企博弈,生产者期望卖个好价钱

    从油菜籽到早稻收购,农户惜售、观望已成为习惯,心理期望的价格未达到,采取的就是等待。据资料数据显示:2004――2007年单季稻亩净盈利为:2004年为382.68元;2005年为277元,2006年为252.5元,2007年为262.08元。2004年为亩盈利最高,之后呈下降趋势。笔者算了一笔帐,2008年以单季稻单产550公斤,每50公斤出售价95元,扣除成本亩净利249元,低于2004年133.68元,如出售价105元,扣除成本亩净利359元,仍低于2004年23.68元,如出售价110元,扣除成本亩净利414元,略高于2004年31.32元。

    据国家农业部农业专家分析,劳动力日工价在60元时(据了解我县日工价已达60元),其稻谷收购价每50公斤不能低于110元,否则将不同程度地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因此,中、晚籼稻农民期望的收购价应在110元间徘徊。

    (五)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后期稻米价格将以稳定为主基调,并伴有小幅上升的趋势。

    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测,2008年粮食总产量将达到10230亿斤,比2007年净增200亿斤,其中:稻谷产量将达到3709.8亿斤,比2007年净增20亿斤,小麦产量将达到2197.2亿斤,比2007年净增52.8亿斤,玉米将达到3036.6亿斤,比2007年净增83.4亿斤,豆类将达到350.8亿斤,比2007年净增69.2亿斤。由于我国粮食有望连续五年实现增产,虽说增产幅度有限,但各类品种均出现当年结余,加之国家通过最低收购价粮食的收购和拍卖活动等宏观调控手段,国内粮食价格将基本保持比较平稳的状况。以小麦为例:2006年和2007年连续两年的小麦托市收购数量都在840亿斤以上,几乎相当于国内绝大多数流通小麦粮源都被国家控制。

    综上所述:单季稻由于受到生产成本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价格高开、上涨就理所当然。因此,我认为:今年中、晚籼稻每50公斤收购价应在90元左右开秤收购,中、后期将在105元左右浮动,并有可能接近或超过110元的价格,同时,双晚粳稻的长势及其产量等不确定因素,将构成对中、晚籼稻价格产生直接的影响。

    四、审时度势,规避经营风险

    今年,单季稻收购形势不容乐观,粥少僧多,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据数据显示:我县中、晚籼稻商品量2.5万吨左右,有近60家国有、民营和个体工商户参与收购,这其中不包括粮食经济人到户收购。为分享一块蛋糕,行业与行业之间的竞争。同时,粮食经营企业与农民博弈,将展开一场较长时间的收购拉锯仗。另外,受国家强有力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稻强米弱”经营格局一时难以改变,企业利润空间将受到限制,经营难度加大,据8月29日统计:芜湖县每50公斤早籼稻收购价96元,较上年同期78元,增加18元,增幅23.08%,而早籼米出厂价132.5元,较上年同期118元,增加14.5元,增幅12.29%,早籼米增幅大大低于早籼稻的增幅达到10.79个百分点,这说明国家对粮食市场宏观调控政策已见成效。为确保国务院年初提出的物价指数控制在4.8%以内,下半年必将进一步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有可能将导致粮食流通企业经营更加困难。因此,提醒各企业要很好的研究国家粮食现行政策,找准经营切入点,调整经营思路,做大做强企业,争创最佳经济效益。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4-53034-1.html

标签:农机 价格 分析 形势 生产 单季稻 安徽

上一篇:9月初江苏扬州市场大米价格稳中趋升
下一篇:9月4日CBOT豆油日评:收盘大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