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应把农牧业机械发展摆在突出位置
2008-11-12   来源:农业部农机推广总站   

    10月27―29日,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自治区农牧业机械管理局党组书记王晓文一行对克州农机化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重点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自治区农机化工作今后又好又快发展。王晓文书记在阿图什市和克州农机局采取听取汇报、座谈等形式开展调研活动,对阿合奇县农机化工作发展进行了重点调研,期间阿合奇县委书记崔劲松同志的发言具有典型意义,对今后农机化工作定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农机化发展处于建国以来的最佳时期。党中央、国务院早就提出实现农业现代化就要大力发展农牧业机械这一重要论断,后来又提出“以人为本”,“城乡一体化”的重要论断,在近几年出台了一系列农机化发展的利好政策,最直接的就是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牧民购置农机的积极性,有利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就阿合奇县而言,近二、三年来部分大型拖拉机、畜牧、农业等农机具就因购机补贴政策落实而有了大幅引进的势头,农机具拥有量每年都以二位数增长,从来没有任何农村政策这样吸引农牧民大把大把掏钱购置农机,说明购机补贴政策深入人心,决策完全正确,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先进农机具的引进和使用,减轻了劳动强度极大促进了农牧民外出务工。克州提出的农牧民户均一人外出务工计划在阿合奇县得以实现,充分说明了机械化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结合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特别是今后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加快,土地流转集约发展的政策出台,将更加有利于今后农机化产业的发展,所以说农机发展处于建国以来的最佳时期。
    二、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必须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阿合奇县基本是一个较为典型的牧业县,农牧民收入60%以上来自牧业,牧业生产增收缓慢,抵御风险能力不强是不争的事实。几十年来,阿合奇县始终重视畜牧业和人工草料基地建设,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却收效不大,但是近三年来由于引进了大型的拖拉机和配套机具,基地建设才真正突破瓶颈,现在进展迅速,三年的发展速度比前一个十年总量还要多。作为主体民族是柯尔克孜族人的阿合奇人来讲,游牧的习惯根深蒂固,解放以来,当地党政领导多次开展 “长草短喂”工程,这其实是很简单的一个生产程序,就是将干草粉碎饲喂牛羊,行政命令和奖励政策均没有解决“长草短喂”工程,但农业机械化去年解决了这一问题。去年,农牧民和农机部门联系购置了一些用拖拉机作动力的青贮粉碎机,当年秋冬二季,二个乡的群众将饲草和农作物秸秆全部进行粉碎,效益可想而知。今年,全部乡(镇)都开始购置这种粉碎机,几十年来解决得问题就这样轻松得以解决,以前天天都要做的工作,现在一户一人一天可以做完,其意义深远可想而知。
    三、对今后农机化工作发展的几点思考和建议。农牧业机械化发展十分重要这是不争的事实,有些决策还是存在一定失误,需要引起自治区的重视。
    (1)准确定位农机现代化地位,以机械化水平决定项目制定实施。许多项目的实施都没有考虑机械化水平,造成许多项目落实起来滞后困难,甚至造成极大浪费。几个例子可以说明:
    山区牧点改水防病工程:畜牧和水利扶贫等部门共同参与,基本采取打井、修造集水池、铺设管道引水等方式解决牧区人蓄饮水问题,投资巨大也收到一定效果,但也存在许多问题。一是牧区人烟稀少,投资几十万可能只能解决几十户人饮水问题。二是山区水源和地质构造极不稳定,有时一场大雨,几十公里饮水管道报废或泉水源头枯竭现象经常发生,几十万上百万投资有时付诸东流。经过测算许多牧业点利用农机设备拉水比上述几种办法能节约许多投资,也比较安全保险,不会造成投资浪费,而且农机设备还可一机多用,可谓一机多得。
    机械化转场工程:涉及畜牧、交通、农机等部门,但农机地位不明显,不能十分突出的发挥作用。其实,经过我们认真研究,农牧机械在机械化转场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是山区转场主要依靠拖拉机和农机特型拖车;二是山区牧道养护拖拉机带铲挖设备,平整道路也要优于挖掘机、铲车等大型机械,且一机多用;三是许多牧区道路制约汽车的使用。
    清洁能源(沼气)工程:几年中做了不少,但农村牧区群众还不欢迎,原因就是机械化程度低,上料和清渣太费事,群众无法接受,其实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小问题,但没有重视机械化程度,麻烦多,不好操作。
    这样的例子很多,但农机部门如果能积极参与将取得事半功倍的作用。所以希望各级党委、政府在谋划项目特别是农村项目时,应充分考虑机械化特别是结合农村实际的农机机械,切实发挥农机作用,把农机现代化作为重要的工作来抓,提高农机化在涉农部门的地位。
    (2)健全农牧区农机服务体系,特别是乡农机站和执法队伍建设应尽快予以明确。
    各地农机系统乡站建设体系都不尽相同,存在的问题也比较多,主要问题一是编制被挤占或管理机制混乱,不能正常发挥农机工作人员作用,建议尽快出台相关政策,稳定队伍;二是乡站大部分办公场所、检验、检修场所、培训场所年久失修或没有,严重影响机械化生产的需要,建议增加财政投入,建好乡级农机阵地,更好地为农牧民服务。三是农用柴油供应不及时、不方便,大部分乡(镇)没有农油加油站,许多农牧民从几十甚至几百公里的城镇拉运农用油,成本加大且危险性较大,建议恢复农油加油站。
    地州及县市农机质量投诉、农机维修执法体系不全,执法地位不明确。一是执法人员主体不明确,没有独立的执法地位,地州、县市监督投诉和执法农机部门不具有公务员身份,执法职能配合工商及技术监督部门,执法力度不够,导致农机配件及修理市场比较混乱,监管不力;二是农机三包、投诉法律、法规不健全,操作性不强,许多方面没有予以明确。农机行业情况特殊,专业性强,这一块如不加强,势必影响今后农机质量的提升和产品三包的发展,将直接损害农机用户利益,建议尽快明确农机执法人员主体执法地位和执法权限,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切实保证农机部门更好地服务于三农。
    (3)快速发展林果、畜牧实用小型机械研发推广工作,促进农机具向实用和小型化发展。一是目前林果、畜牧机械已经不少,但普通偏大或强度不够(如:开沟、挖穴等设备在沙石地不能使用;牧草及秸秆深加工设备普遍较大,耗能较高,对动力、电力要求较高。)农牧民不易使用。二是增加农机研发和农机推广力度,应当将农牧业机械化发展列入财政预算予以认真落实。农机的研发前期和推广前期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仅靠农机科研机构和农机推广项目经费是远远不够的,全疆每年用于农机研发和农机推广的经费在自治区财政预算中不超过400万元,严重制约研发和推广顺利开展。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4-52830-1.html

标签:农机 突出 位置 摆在 发展 机械

上一篇:基础设施建设:"硬件启动"下的农村发展新机遇
下一篇:小机械 大市场 当前农业机械的市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