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来,我国农业机械化事业适应农村经济体制的深刻变化,朝着市场经济的方向,在农机产权制度、服务机制、管理体制等领域进行了全面改革,取得了重大成就。全国农机装备总量持续增长、农机作业水平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服务领域日益拓宽,开创了一条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
综合机械化水平已达到42.5%
我国农业机械化30年发展中,农机装备总量快速增长。2007年底,全国农机总动力达到7.69亿千瓦,是1978年的6.5倍,年平均增长速度为6.7%。目前我国每公顷拥有农机动力5.9千瓦,每个农业劳动力拥有农机动力2.56千瓦。拖拉机与农机具配套比达到1∶1.67,农机装备结构进一步优化。
农机作业水平持续提高,新技术推广应用规模进一步扩大。2007年全国机耕、机播、机收水平分别为58.9%、34.4%、28.6%,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2.5%,其中1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50%。在加快推进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化的同时,农机作业领域由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由大田农业向设施农业,由种植业向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全面发展,由产中向产前、产后延伸。
根据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评价标准,2007年我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2.5%,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降至40%以下。这标志着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已经由初级阶段跨入了中级阶段。这是我国农业机械化改革开放30年实践中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性跨越。一方面,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跨过40%门槛,说明农业生产方式发生重大变革,机械化生产方式由原来的次要地位开始向主导地位转化,我国农业机械化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将以更快的速度,向更大规模、更广领域、更高水平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降低到40%以下,说明我国农业发展方式发生重大转变,由原来依赖和占用人力资源为主向依靠科学技术和现代农业装备为主转变。
农机服务拓展社会化服务领域
2007年底,全国各类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农机户总数已达到3650万个,其中农机化作业服务专业户400万个。农机社会化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展,呈现出组织形式多样化、服务方式市场化、服务内容专业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显著特征。农机销售、作业、维修三大市场日益兴旺。2007年全国农业机械化服务经营收入达到2986亿元。农机作业收入份额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逐步提高,成为当前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渠道和新亮点。
农机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农机质量水平进一步提高。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积极推动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推动了农业机械化部分“瓶颈”环节技术和技术集成问题的解决。我国农机产品的适用性、安全性、可靠性进一步增强。抽样统计显示,我国谷物联合收割机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从10年前的8.8小时提高到现在的40小时以上,农业机械质量状况基本可以满足当前实际生产的需要。
农机工业与流通系统改革创新,我国发展成为世界农机产销大国。我国农机工业通过转换经营机制,深化企业改革,实现了从农机生产弱国发展成为世界农机生产大国的历史性跨越,支撑了我国农业机械化迅速发展。2007年底我国农机制造企业约8000家,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849家,农机工业总产值1517亿元。我国农机流通业不断发展创新,形成了以民营农机流通企业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方式、多种流通渠道、多种流通业态并存的流通格局,基本建立了适应“三农”要求的新型农机流通体系。
机械化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30年农业机械化发展,提高了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农业机械的广泛应用,加快了农业生产进度,大幅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在时间紧、自然环境恶劣的情况下,农业生产中的抢收抢种、抗旱排涝、大规模的病虫害防治等更是需要机械化作业才可能实现。例如:机械化插秧的生产效率是人工插秧的20倍以上,每公顷节本增收的综合效益超过了1500元。
农业机械化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民整体素质和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造就了一大批懂技术、有文化、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作业能手和致富带头人。全国现有4300万农机手,大多数农机手的思想解放,市场意识强,是新型农民的代表,其中的400多万农机大户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
随着购机补贴政策实施规模不断扩大,农机装备总量迅速增加,推动了农机工业的振兴与发展。2004~2007年,农机工业连续4年高速增长,成为机械制造业增速最快的行业之一。农机作业、销售、维修经营服务已成为农村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机作业、销售、维修、经营服务已成为农村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07年全国农机服务经营总收入2987亿元,利润总额达1148亿元,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综合机械化水平已达到42.5%
我国农业机械化30年发展中,农机装备总量快速增长。2007年底,全国农机总动力达到7.69亿千瓦,是1978年的6.5倍,年平均增长速度为6.7%。目前我国每公顷拥有农机动力5.9千瓦,每个农业劳动力拥有农机动力2.56千瓦。拖拉机与农机具配套比达到1∶1.67,农机装备结构进一步优化。
农机作业水平持续提高,新技术推广应用规模进一步扩大。2007年全国机耕、机播、机收水平分别为58.9%、34.4%、28.6%,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2.5%,其中1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50%。在加快推进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化的同时,农机作业领域由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由大田农业向设施农业,由种植业向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全面发展,由产中向产前、产后延伸。
根据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评价标准,2007年我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2.5%,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降至40%以下。这标志着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已经由初级阶段跨入了中级阶段。这是我国农业机械化改革开放30年实践中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性跨越。一方面,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跨过40%门槛,说明农业生产方式发生重大变革,机械化生产方式由原来的次要地位开始向主导地位转化,我国农业机械化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将以更快的速度,向更大规模、更广领域、更高水平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降低到40%以下,说明我国农业发展方式发生重大转变,由原来依赖和占用人力资源为主向依靠科学技术和现代农业装备为主转变。
农机服务拓展社会化服务领域
2007年底,全国各类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农机户总数已达到3650万个,其中农机化作业服务专业户400万个。农机社会化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展,呈现出组织形式多样化、服务方式市场化、服务内容专业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显著特征。农机销售、作业、维修三大市场日益兴旺。2007年全国农业机械化服务经营收入达到2986亿元。农机作业收入份额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逐步提高,成为当前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渠道和新亮点。
农机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农机质量水平进一步提高。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积极推动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推动了农业机械化部分“瓶颈”环节技术和技术集成问题的解决。我国农机产品的适用性、安全性、可靠性进一步增强。抽样统计显示,我国谷物联合收割机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从10年前的8.8小时提高到现在的40小时以上,农业机械质量状况基本可以满足当前实际生产的需要。
农机工业与流通系统改革创新,我国发展成为世界农机产销大国。我国农机工业通过转换经营机制,深化企业改革,实现了从农机生产弱国发展成为世界农机生产大国的历史性跨越,支撑了我国农业机械化迅速发展。2007年底我国农机制造企业约8000家,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849家,农机工业总产值1517亿元。我国农机流通业不断发展创新,形成了以民营农机流通企业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方式、多种流通渠道、多种流通业态并存的流通格局,基本建立了适应“三农”要求的新型农机流通体系。
机械化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30年农业机械化发展,提高了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农业机械的广泛应用,加快了农业生产进度,大幅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在时间紧、自然环境恶劣的情况下,农业生产中的抢收抢种、抗旱排涝、大规模的病虫害防治等更是需要机械化作业才可能实现。例如:机械化插秧的生产效率是人工插秧的20倍以上,每公顷节本增收的综合效益超过了1500元。
农业机械化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民整体素质和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造就了一大批懂技术、有文化、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作业能手和致富带头人。全国现有4300万农机手,大多数农机手的思想解放,市场意识强,是新型农民的代表,其中的400多万农机大户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
随着购机补贴政策实施规模不断扩大,农机装备总量迅速增加,推动了农机工业的振兴与发展。2004~2007年,农机工业连续4年高速增长,成为机械制造业增速最快的行业之一。农机作业、销售、维修经营服务已成为农村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机作业、销售、维修、经营服务已成为农村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07年全国农机服务经营总收入2987亿元,利润总额达1148亿元,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