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加强支持体系建设 促进饲料工业发展
2008-12-24   来源:中国农机设备总网   

  饲料工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八五”期间,我国的饲料工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产量跃居世界第二位,确立了我国在世界饲料行业中的大国地位。但是,由于我国人口逐年增加,耕地逐年减少,畜禽、水产品的供应与人民生活消费水平越来越高的矛盾也更加突出,要求饲料工业有更快、更好的发展。对饲料行业而言,这既是难得的机遇,也是巨大的压力。我们正虹公司作为全国国有饲料企业中按现代企业制度运作的上市公司,有责任率先承担起振兴和发展民族饲料工业的重任。

  怎样才能实现持续性的发展,是摆在每一个企业决策者面前的难题。饲料工业在我国既是新兴产业,又是综合性产业,它起步迟、发展快,造成了政策、法规、管理、教育等诸多方面滞后的状况,严重制约了整个产业向更高领域发展。因此,就饲料行业而言,除了加强内部管理,进行技术改造,提高产业素质外,还必须加强支持体系的建设,才能促进饲料工业健康、持续、快速地发展。

  根据我们正虹公司发展的实际,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

  一、推行种植业三元结构,缓解饲料资源短缺的矛盾

  饲料工业是联系种植业与养殖业的桥梁。饲料工业的兴起带动了养殖方式变革,同样也要求种植业由传统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的二元种植结构向粮食作物、饲料作物、经济作物的三元种植结构转变,这是种植业的一场变革。在这个变革中,除了市场和经济的杠杆作用外,政府的指导和宏观调控是必不可少的手段。大型的饲料企业,有了自己的原料基地,就近解决饲料原料的供应,是抗御市场风险、实现持续发展的物质保证。农业也同样因为种植结构的多元化,既增加了收入又提高了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企业与地方“双赢”。
  
  二、稳定支持政策

  回顾我国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饲料工业之所以得到快速发展,除了市场需求的拉动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政府的扶持。随着饲料市场需求规模扩大,饲料企业无论是流动资金,还是设备更新改造,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才能适应市场需求的快速发展。但饲料工业发展时间短,又是微利企业,企业普遍自有资金少,自筹能力差,这就需要国家长期地稳定现在包括免税在内的扶植政策,同时还要加大投入力度,增加饲料工业专项贷款额度并实行统一管理,确保饲料行业有重点、有步骤地进行技术改造,提高企业技术水平,确保我国的饲料工业能够跨入世界的先进行列,实现由饲料大国向饲料强国的转变。

  三、加强行业管理

  我国饲料工业起步迟、发展快,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行业管理的滞后。因此,加强行业管理,建立健全行业管理新秩序,是使我国饲料工业走出目前混乱局面的唯一途径。首先,要建立行业法规。有了法规才能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使饲料行业的管理纳入法制化管理的轨道。其次,要加强饲料市场的规范,对饲料生产企业资格要进行严格的审批。由于饲料生产和市场没有严格的法规规范,标准把关不严,这就造成目前饲料生产和市场管理混乱,使假冒伪劣产品泛滥,既损害了厂家、特别是名牌企业的声誉,又损害了用户利益。因此,在饲料市场管理中,要建立一个专门的、统一的饲料市场管理机构,以改变目前工商、税务、技术监督等职能部门多头管理,但又未配备专门力量来管理庞大的饲料市场的局面。第三,加强监测,加大打假力度。对已经发现的假冒伪劣产品要毫不留情地销毁,并予以严厉的处罚。同时,对目前社会上流传甚广的的假广告、假评奖也应一并予以取缔,不能姑息。

  四、加强科研、科普工作

  饲料工业既是国民经济的重要行业,又是跨行业、跨部门、涉及面很广的综合性行业。只有科学技术的超前发展才能带动整个产业在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由于历史、文化和社会经济的原因,我国禽畜饲养还不能走大规模集约化生产经营之路,目前还是以农户分散饲养为主,且大多数仍以传统方式饲养。因此,必须十分重视推广科普技术,提高农村饲养人员的水平,从而实现以饲料工业的发展来推动养殖业的繁荣,养殖业的繁荣反过来刺激饲料工业的进步。近些年来,我们正虹公司在开发饲料销售市场中,成立专门班子――科技服务队,为养殖户提供品种、防疫、饲养方面的技术服务,使企业和养殖户双双得益。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饲料生产企业中,技术人员比例都很小,对已有的新技术、新成果的吸收能力都不够,更谈不上开发新的产品。应尽快形成一种机制,使科研单位与生产企业之间建立密切的联系,优势互补,成果共享,企业和科研单位双方都受益。同时,也应尽快把建立饲料专业院校的事项摆上议事日程,更好地发挥现有饲料科研单位和院校的作用,使之在饲料行业中占有应有的位置,为我国饲料工业的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4-52705-1.html

标签:农机 促进 建设 支持 体系 加强

上一篇:改革开放30年畜牧饲料业发展成就
下一篇:烟草行业实施“工业反哺农业”方针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