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江西吉水农机局:浅谈农机事故的预防
2009-02-23   来源:江西省农机局   

      近几年来,在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的指引下,尤其是在购机补贴政策的激励下,农民种粮的积极性高涨,纷纷购买农业机械从事粮食生产,各种农业机械像雨后春笋般的涌入千家万户。汽车运输村、拖拉机村、收割机村、摩托车村等相继出现。“耕田用铁牛,插秧用机械,割禾不弯腰,轻松用袋装,开沟不用锹,治虫不背包,抗旱抽水只用油和电”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逐步替代“脸朝黄土,背朝天”传统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但是由于农村信息闭塞,农业生产环境复杂,农村道路状况差,农民的安全意识不强,农机事故常有发生,人员伤亡和农业机械损坏严重,农机安全生产形势严峻。有的肇事者由于赔偿受害者损失而负债累累,有的受害者家庭则由于劳动力在事故中丧生,主要生活收入来源断绝,使刚刚脱贫后的家庭又被返贫。因此,进一步做好农机事故预防工作是摆在各级农机安全管理部门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现就本人从事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多年的经历,总结分析农机事故的主要原因,认为做好农机事故预防工作,重在源头“堵”,严在过程“控”。

      一、农机事故的主要原因

      翻开农机事故档案,我们总结发现农机事故说穿了就是人的事故,即人祸。因为农业机械是人驾驶操作的,农机事故的发生说到底是人为的,是那些不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安全生产法》、《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和农机安全法规的驾驶操作人员造成的,其中主要原因有:

      一是安全法制观念差。有的农机驾驶操作人员整天泡在驾驶室里,对农机安全监理部门发给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农业机械化促进法》、《联合收割机及驾驶人安全监理规定》和《江西省农机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不学习,又不懂安全操作规程,对安全生产知识一知半解,最后导致机坏人伤的事故。

      二是无证操作技术差,安全隐患大。据了解,有些农机手是昨天刚刚丢下“三把”(犁把、锄头把、镰刀把)的农民,今天购买农机后,就变成了驾驶操作人员。他们不自觉参加技术培训,不懂安全操作技术,遇到紧急情况,惊慌失措,引起事故的发生。

      三是利益驱动,忽视安全。有些农机驾驶操作人员只顾多作业,多赚钱,忽视安全;有些驾驶操作人员重使用,轻保管,开带“病”车(机),留下了事故隐患。

      二、农机事故的预防

      (一)重在源头“堵”。坚决堵住源头,彻底消除事故隐患,源头不堵,后患无穷。堵住源头,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安全法律和法规的宣传力度。目前有些农村信息闭塞,交通不发达,农民的文化水平不高,有些农民机手都是昨天刚刚丢下“三把”的农民,有的不是先参加农机技术培训后,再购买农业机械,而且先购买了农业机械就从事道路运输和农田作业,如果被交警或农机监理执法人员检查后,经说服动员再去参加技术培训,考取驾驶证。有的农机手还不知道为什么要考取驾驶证,车辆为什么要挂牌入户?因此,农机安全管理部门要深入农村、上门入户向农机手宣传《道路交通安全法》、《农机化促进法》等法律法规,使他们明白,驾驶证是驾驶人的驾驶资格技术证明,车辆号牌和行驶证是拖拉机、收割机取得合法行驶权的凭证。驾驶操作人员无证,车辆不挂牌是违法行为,容易引发农机事故的发生。

      二是要用身边的农机事故作反面教材,向农民群众宣讲农机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无牌无证等违法行为的危害性,宣传“安全是效益,安全是生命,安全是致富之本,事故是败家之源”的道理。向农民群众宣传黄金有值,生命无价,再多的赔偿也无法挽留消逝的生命,再多的金钱也无法衡量生命的价值。因此,每个人都要关注珍惜自己的生命,要时刻遵守安全法律法规,才是呵护自己生命之花的最好保证。

      (二)严把三关。

      一是把好培训考试发证关。农机安全监理部门要与拖拉机驾驶培训单位互相配合,严格执行农业部颁发的《拖拉机驾驶培训管理办法》,确保驾驶员培训质量。农机监考人员要持证上岗,严格考场纪律,坚持原则,对未经培训、考试不合格人员,坚决不发驾驶证。

      二是把好农业机械入户关。农机牌证的核发是农机监理部门的主要工作之一,它必须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有关安全技术标准进行,做到不符合技术标准要求的农机车辆不予办证上牌,异地的农机车辆不予办证上牌,不参加“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不予上牌办证。

      三是把好农机年检和驾驶员审验关。在一年一次的农机年度技术检验中,要严格按照检验标准,逐台检验,做到人、机、证三见面,确保农机的技术状态良好,安全性能可靠有效,对于不参加“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不予通过年检。在驾驶员的审检中,宣传“保险赔钱不赔命,莫把生命当儿戏”。对驾驶员进行安全驾驶、遵章守法教育,组织驾驶员进行驾驶理论或操作技术学习,并做到人、证两见面。

      (三)严把过程“控”。就是严格进行动态管理和控制,强化过程控制,全面消除事故隐患。事实证明,过程不控,事故频出。据农机事故档案资料显示,农机事故的发生都是在运行工作过程中,农机事故的发生一般规律性是:农忙季节比农闲时事故多,乡村道路的事故比农田作业中多,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的事故比固定农机作业的多。因此,针对农机事故发生的规律,农机安全管理部门要展开“农机春耕、农机双抢、农机秋收冬种、农机抗旱救灾”的安全大检查,要开展春运安全生产的大检查,要排查事故隐患,预防减少农机事故的发生。

      农忙季节,各种农业机械都投入到农业生产中,农机事故频率较高。农机生产忙,安全不能忘,农机安全管理部门一是要组织农机安全监理员下乡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向农民群众宣传农机安全生产知识。二是在农机投入农业生产前夕,召开乡镇村农机安全生产动员会议,宣传农机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制定农机安全作业措施。三是组织农机手技术培训,讲解农机构造、工作原理,传授农机安全操作技术。四是开展田检路查,纠正机手违章作业行为,消除不安全的隐患。五是帮助农民维修有故障的农机具,使之技术状况良好,减少事故的隐患。

      乡村道路上的农机事故比田间作业的多,因此对乡村道路上运行的拖拉机,要进一步加强动态管理,农机安全管理部门要组织人员对重点路段、区域和事故多发点进行监控检查,要重点整治拖拉机非法载人,整治黑车非驾,整治超速超载,整治疲劳驾车,整治酒后驾车的现象,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总之,农机安全管理部门要履行《道路交通安全法》、《农业机械化促进法》赋予的职责,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进一步加强农机安全生产的管理,因为农机安全生产与农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新农村建设以及农村社会稳定和蔼直接关联。所以对农机事故预防丝毫不得麻痹。农机安全工作要始终围绕关口和过程抓预防,重在源头“堵”,严在过程“控”。事实证明,堵而不死,等于把事故隐患放过去;控而不严,等于把事故隐患留下来,这些都是农机安全工作之大忌。“堵”之所以重要,重在它是前提和基础性工作。“控”之所以严,严在它是对动态过程中最容易发生事故的预防。预防农机事故没有捷径可走,只有在实践中针对特点,突出重点抓预防,关口前移,层层把关,防微杜渐,才能有效遏制各种农机事故的发生。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4-52633-1.html

标签:农机 预防 事故 西吉

上一篇:新华时评:抗旱惠农补贴不容变相侵蚀!
下一篇:“懒得抗旱”显示农民现在是替国家种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