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农路建设,保证农机进地。农路建设最难的是占地问题,政府应结合实际出台一个具体办法。
二、支持鼓励农民积极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应出台一些鼓励土地流转的具体办法,如简单易行的合同确认服务;如对耕作远、土地瘠薄、撂荒严重、没人对换的地块,可用整合起来的种粮直补资金补贴鼓励出租。
三、加强渠灌和集雨节灌设施建设。在继续加强川坝和有条件地方渠灌建设的同时,发展集雨节灌是一条非常有效的途径。建议今后建集雨水窖时,第一不要遍地开花,要形成规模,注重示范带动性;第二要根据特色产业发展优势,有选择地投放;第三要把小型发电机列为农机补贴对象,以方便群众野外抽灌。
四、加大支农项目资金整合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在适当归并项目资金分类的基础上,对现有支农项目资金进行整合。在不调整原有管理体制、不改变资金原有性质的前提下,有机捆绑、相互衔接、匹配投入、各司其职、项目共建、资源共享、利益均沾和政绩共现。
五、加强农民技术培训工作。建议:一是要加强农民培训网络建设,选择定点培训基地,使他们有事随时能咨询。二是要对有专长的农技人员实行包片抓点制度,在坚持办班培训的基础上,要注重在农忙时到田间地头实际指导。三是要对有创业愿望和相应条件的人员,组织开展专业培训,引导他们开发特色产业,创办经济实体。四是要注重观念教育,应多向农民介绍外地的先进经验,多组织他们到县内外观摩学习,以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同时,要注重解决基础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合理设置小学教育资源整合中的学校布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