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肇事频繁 农用“三马子”是中国式怪胎
2009-08-12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名记李安定同志日前撰文抱怨北京不对占快车道的大货下狠手,结果有失控大货飞越中间隔离带,在对向车道上酿成惨剧。李老师由此感叹,要是不治大货车,小轿车就是五星碰撞安全也白搭。

  言之成理。大货车飞越隔离带毕竟是小概率事件,即便它不做出“飞越;这种高难度动作,小轿车任何情况下跟它发生冲突,在五星基础上再加五颗星也是白搭。李老师的生活圈子大概以大都市为主,对于大货车在北京五环上威胁到小轿车深恶痛绝,但歌中唱道,你永远不懂我伤悲,就好象白天不懂夜的黑――如果出五环再向外走一走,会看到比大货车更生猛的“农三;、“农四;。

  农用三轮四轮车已经成为广大农村地区交通肇事第一杀手,要是留意一下各地交警发的整治交通环境通告,无一例外地能发现这一条:要坚决制止和纠正农用车、拖拉机无牌无证、违法载人及私自改装、严重超载等现象。在很多地区,农用车交通肇事占交通事故比例大概在五分之一左右,这大大超过了农用车在机动车中所占的比例。

  我公安交管部门每年都有防控道路交通事故的任务,有个指标极为敏感:群死群伤重特大交通事故。这种事故社会影响大,且不易瞒报、漏报,所以成为各地交管部门防控重点。而农用车荣幸地成了重中之重。某省公安系统近日放出狠话:要是出了农用车载人死亡3人以上的事故,不用废话,先把辖区的交警大队长免了再说!

  农用车不但肇事频繁,而且易发恶性事故。农用车管理混乱,前几年公安部门和农机部门一面积极争抢规费一面积极推托安全管理责任,使农用车几乎处于两不管的状态。农民兄弟本来手头紧张,车辆相关手续和审验能省则省,驾驶技能也多数自学成才,哪里知道什么交通法规。艺糙人胆大、无知者无畏,一个三马子以百八十公里的时速狂奔,拐弯并道随心所欲,如果不出事实属万幸。

  农民兄弟开得疯狂点儿,再加上农用车尤其是农用三轮车的安全性极差,使得这种玩意儿就是马路上的“要你命3000;,一出事儿就不是小事儿。三马子的设计有先天缺陷,三个轮子本来稳定性就差,转向、制动都是薄弱环节,一有事儿动不动就人仰马翻。再加上这种车售价低廉,在零部件上能省则省,可靠性很差,农民兄弟往往又疏于保养检测,要是带病坚持工作,谁能保证它不出意外?

  以前公安和农机为钱抢管理权,现在国家为了规范管理,把管理权给了公安交管部门,交警一下子就急了,以前光看到规费收入,现在终于明白这是个烫手的山芋。

  三马子先天不足,要保证安全,只有一个办法:限制它的速度。按国家出台的相关标准,三马子载重量不大于一吨,最高时速不高于40公里。这个标准不知道是给谁定的,马路上跑的三马子们,跑个六七十码属于正常,跑个百八十码也不足为奇;论装载能力,三马子完全可以向正规汽车叫板,别看只有三个轮子,装个10吨8吨的不费劲儿。

  要是把责任都推给农民兄弟,说他们“非法改装;,这也太高看他们的动手能力了。三马子作为一种农用车,原来就是田间地头干农活用的,但现在它们多数用来跑运输,跟汽车抢饭碗。要是一个三马子最高时速40公里,一次只能装几百斤,跑运输累死也赚不了钱。三马子厂商早发现了其中的“商机;,拼命加大三马子功率和尺寸,再用便宜的价格跟汽车争抢运输车辆市场。至于安全问题,这些农用车厂商,从全国驰名到手工作坊,有一个算一个,有谁考虑过农民兄弟开着三马子是用命换钱?什么黑心钱都赚,良心全TM喂狗了!

  三马子不但毫无安全性可言,在环保上也是一个灾难。现在小汽车环保搞得很严,国三国四地折腾,每次上线检测都要检查尾气,差一点也不让上路。再想想三马子,真觉得可笑。三马子一脚油下去,屁屁后边就是一团黑雾,不知排放是执行的哪国标准。套用名记李安定老师的评论标题格式,可拟题为“治理三马子无作为小车零排放也白搭”在新华社发通稿。

  冒黑烟的同时,三马子那震耳欲聋的吼声也让人印象深刻,要是你住在城市的边缘,夜深人静之时,三马子从窗外的马路上狂奔而过,要是神经脆弱一点,几乎会崩溃。作为一种严重的噪音污染,环保部门会接到大量的投诉电话,但对于这种流动的污染源,投诉再多也没人管,三马子惊了你的梦也是活该。

  从2007年开始,我有关部门废止了“农用车”的叫法,三马子的学名正式改为“三轮汽车”。名子虽然文雅了一些,但恶习难改,终究是马路杀手的本性。

  有人说,三马子是中国的国情车,是农民兄弟致富奔小康的好帮手。如果三马子真的时速不过40公里,装载不过1吨,按这种国家标准,它是农民兄弟的干农活儿的帮手,但离致富奔小康的目标还差得很远。要想富,跑运输,不加大马力、不加大尺寸,不提高车速,它就不适合跑运输,而一旦适合跑运输了,它就会成为马路杀手。

  在三马子厂商眼里,这可算不上是什么难题,更大、更快、更猛是他们无悔的选择。三马子横行江湖近20年,数量越来越多,危害越来越大,不但没有成为全民公敌,反而被无良厂商美化为“国情车;和农民“致富帮手;。这种论调在中国最有市场,只要能拉动GDP、只要能赚钱,没什么不可以的,人的生命安全和环境质量完全可以放在其次。现在环境灾难、矿难频发,这种混账论调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汽车诞生时是三个轮子,但定型为四个轮子,在汽车诞生近百年之后,中国厂商又把它改回三个轮子并取得了上千万销量的骄人业绩。虽然只有三个轮子,但中国式三轮汽车敢与四轮汽车比拼多拉快跑,敢与飞机比拼嗓门,敢与锅炉比拼烟雾,最牛B的是,它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英雄气概,实为汽车发发展史上的一代名器。

  三轮车不是中国独有,但三马子的专利权必属于吾国。我邦最大农车集团的负责人曾说过:“在国际市场上,农用车是中国特色、世界独有的产品,具有明显的性价比优势。言之凿凿,斩钉截铁――这个光荣没人跟你争抢,如果死在三马手里的人在天有知,想必也会向三马的制造者们致以亲切的问候!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4-52555-1.html

标签:农机 怪胎 频繁

上一篇:建立耕地保护新机制 促地方政府积极性
下一篇:小拖的产业现状与战略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