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推进农田深耕是促进粮食增产的重要举措
2009-08-31   来源:新乡日报   

  问:今年农业生产形势怎么样?

  答:近年来,新乡通过落实党的惠农政策,加强农田基本建设,积极推广先进农业技术,粮食产量连续6年获得丰收,为促进新乡农业发展,保障粮食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今年夏季,在多年不遇的大旱情况下夺得了小麦丰收,眼下,秋作物长势很好,如果没有大的灾害性天气,又是一个丰收的金秋!

  问:为什么新乡提出推进农田深耕举措?

  答:市委、市政府提出了3年至5年内全市粮食总产达到50亿公斤。围绕这一目标,市农业部门扎实做好各项工作,不断寻找、排除农业生产中的制约因素,充分挖掘农业增产潜力。吴天君书记、李庆贵市长、王晓然副市长多次提出要继续保持新乡群众精耕细作、科学种田水平较高的优势,努力追求效益、质量、数量的同步提高。当前,新乡绝大部分农田实行旋耕浅耕或免耕,这样的耕作方式,造成土壤耕层变浅,犁底层加厚,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下降,严重影响农作物产量的进一步提高。推进农田深耕工作,已成为加快全市粮食核心区建设、促进农业增产的重要举措。

  问:农田深耕有哪些意义?

  答:农田深耕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全市500万亩麦田有80%都是旋耕,耕深一般仅10cm~15cm,甚至更浅。常年旋耕,使耕层下面形成了一个比较坚硬的犁底层,严重影响作物根系发育、下扎,大大缩小了根系吸收养分的范围;切断了耕层与下层土壤的水连系,使土壤保水保肥性能下降,抗旱防涝能力降低。长期旋耕使土壤水分流失增加20%,肥料利用率仅30%左右。

  深耕可以促进土壤熟化,加速土壤养分的分解和积累,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深耕结合秸秆还田等措施还可以调节土壤“水、肥、气、热”四大肥力因素,提高有机质,速效氮、速效钾含量。据调查,土壤深耕25cm~27cm,一般可增产粮食10%~15%,每亩小麦、玉米分别增产40公斤~50公斤左右。扣除费用20元~30元,加上节水节肥效益,亩增纯效益100元以上,仅此一项,全市可以年增产粮食4.375亿公斤,增加效益5亿元,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显着。

  问:为什么农民都采用旋耕这样的浅耕方式,而不愿深耕?现在推进深耕难度大吗?

  答:新乡农田深耕面积逐步萎缩,一些地方连续多年未进行深耕,究其原因:一是旋耕确实方便耕种,并且由于家庭经营地块零碎,给大型农机具耕作带来一些困难。二是农民的生产观念发生了转变,单纯地重视效率,图方便、图省事。三是以前大型农机具少,不配套。第四,也是最主要的原因,进行深耕作业费用较高,每亩地需要投入 40元,比起旋耕,每亩增加了15元到20元的投入。

  近年来,新乡农村生产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已具备推进深耕的条件。一是全市农村大中型农业机械保有量已经达到1.25万台,合每500亩一台,配上深耕机械,完全能够实现深耕任务。二是全市有 792个农机化服务组织及专业合作社,加以引导,就能很快普及推广深耕技术。三是大部分农民已经认识到常年旋耕造成耕层浅薄、犁底层坚硬的危害,对深耕有迫切要求。四是国家加大农机补贴,实施国家粮食核心区建设、有大量项目投资,是推进深耕的难得机遇。

  问:怎样进行深耕?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实施农田深耕工作,牵涉到千家万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应高度重视,加强引导,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要把土地黏重地块做为重点,首先进行深耕。土地黏重地块一般来说也是新乡的高产区,耕层浅,犁底层厚的问题尤为突出。耕翻作业要在玉米收获后适时进行,及时将地面的残茬和杂草翻入土中,使其腐烂,减少以后的病虫害和杂草繁殖,同时也利于充分接纳降水、促进土层熟化。

  要因地制宜确定适宜的深度,既要根据当地的土质、耕层、耕翻期间的天气和种植作物等条件,还要考虑劳力、农机具和肥料的情况。要循序渐进,逐渐加深耕层,切忌将心土层的生土全部翻入耕层,一般耕深为25cm~27cm;深耕的同时,应配施有机肥、加大施肥量,加速土壤肥力的恢复,如果翻耕前后持续干旱,要注意浇水造墒。

  问:各地应如何推动农田深耕工作?

  答:首先,各地要将农田深耕作为整个农业生产技术体系中的-项重要措施来抓,从今年收秋种麦开始,做好组织和协调工作。认真落实中央关于购置大型农机具的补贴政策,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购置深耕机械的积极性,确保有足够的深耕机械;组织农机合作社实现跨乡、跨村作业,推进连片作业。

  其次,在实施步骤上要实行由点到面,逐年增加面积。每年全市规划深耕150万亩,有关部门要做好组织规划,解决好有关配套技术问题,实行区域化推进,以村为单位,统一调茬,连片实施,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连抓3年~5年,抓出成效。

  再次,要加大宣传、引导力度,营造农田深耕的浓厚氛围。各地应大力宣传深耕的好处,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结合“科技下乡”活动,送技术进村入户。在此基础上,合理布局示范区,召开现场会,对农机、农艺等各项技术措施进行演示,讲给农民听,做给农民看。

  同时,注重培训农民骨干,有效实现信息反馈,适时促进技术改进。用农民身边的事例,说服教育农民,示范引导农民,把农田深耕变成农民的自觉行动。由点到面,逐步连片,扩大宣传和影响,积极推动和促进深耕技术的普及和应用。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4-52551-1.html

标签:农机 重要 举措 粮食 促进 深耕 推进

上一篇:世界发达国家农业补贴政策给中国的启示
下一篇:发展现代农业的四个“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