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是中央强农惠农的重要内容,是国家保证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和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农机购置补贴的引导和推动,近三年来新增农机具发生巨大变化,2009年遂昌县农机购置补贴机具2362台,新增动力3308.14瓦,农民投入购置资金1083.8695万元,享受国家补助资金319.986万元,其中:新增耕作机械279台;新增茶叶加工机械1432台;新增植保机械309台;新增茶叶生产机械308台;新增手扶步进式插秧机1台。全面提升农业机械装备水平,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大力推进了农机化工作进程,给农民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显示出农机化的巨大优势。但是,也出现了农机具维修服务极不方便等问题。由于维修服务工作跟不上,在农忙季节,常常看到有些农民把出现故障的机具带到当地农机维修网点修理,由于网点修理工对新型机具(如插秧机、水稻收割机、植保机、茶叶滚筒杀青机、扁茶机,揉捻机等)很不熟悉,缺泛修理技术,然后再送到县城,这不仅耽误了农时,影响农业生产,还增加了农民的开支。为了适应农机化发展需求,达到哪里有农机,哪里就有农机维修技术人员,哪里就能够解决修理机械故障的农机维修点。因此,加强村级农机维修服务网点建设,满足农民对农机维修服务的需求,是当前应当着力加强的工作薄弱环节。建议:
1、将农机维修网点建设列入农机化管理推广规划。要求省、市、县工商,农业管理部门应加强农机维修网点建设工作,在制定农机化发展规划的时候,应把农机维修网点建设列入规划,使农机维修网点工作形成系统性管理,上有专人抓、下有专人管,“挑水有步头”,工作有序头。
2、强化农机维修人员的技能培训。县劳动就业主管部门要把农机维修人员培训工作列入年度技术培训工作计划,要与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工作结合起来。同时,农机维修人员培训与职业技能考试考核结合起来,使学员取得技能资格,更好地就业或创业。农机维修人员培训应与农机科技进村入户工作结合起来,使农民能就地就近学习农机维修技术知识,既方便农民,又可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遂昌县已有6人急需培训的要求,其中有2人给劳动部门交纳培训费,至今尚未培训)。
3、加强监督管理和服务工作。当地工商、劳动、农业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农机维修网点的执法监督管理,大力开展农机维修网点年度审定,修理工考核,维修质量监督检查等工作。
4、省、市级农机部门要加强县级农机维修网点的电脑网站系统管理工作。(1)组织县级农机维修网点现代电脑系统管理技术的培训,有条件的组织县级农机网点管理员到外地取经学习。(2)对县以下的农机网点经营户加强规范化建设,省、市农业部门是否统一印制农机维修网点的记录台帐本、统一口经必需记录的内容和项目、统一制作上墙悬挂的规章制度文字条款及款式大小的尺寸、美化农机维修技术合格证证框等(目前使用的证书纸块偏小)。(3)地方财政适当安排一点经费,用于每年召开1至2次的全县农机维修网点经营户会议,加强培训农机维修技术,建立季节性农机检修制度,提高年终分析农机维修报表质量及审核报送工作。(4)开展不定期的对农机维修人员进行农机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教育,使之遵纪守法,诚信为民服务。(5)积极鼓励村级农机维修网点实行维修与零配件供应一体化服务、建议农机生产企业在农机维修网点设立“三包”服务点。这样,把农机维修服务工作重点下移到村级、方便农民、更好地服务于“三农”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