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甘蔗联合收割机市场开发及生产前景广阔
2010-02-24   来源:中国农机设备总网   

  随着糖业的发展,市场对原料蔗的需求逐渐加大,然而目前我国的糖蔗收割仍然是人工操作,因此有关人士指出,开发、生产联合收割机具有良好的发展机遇和潜在市场。

  人工收割糖蔗,一个工作日(农村按10-12个小时计)最强的劳动力最多也只能收到700公斤。由于受到收割季节的限制,收割工作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农民大都需要雇请外来劳动力才能完成。随着消费观念的转变,富裕起来的农民迫切需要改变这种工作方式。

  目前在国际上拥有甘蔗联合收割机的国家,有巴西、澳大利亚、美国、古巴等产糖大国,收割机主要有两种:一是包括切割甘蔗顶叶部分和切割在地面根部的收割机,这种机器对过高或过矮的甘蔗收割都不理想,有容易造成严重浪费和脱叶不净的缺点;二是先用火烧掉蔗田里的蔗叶,再用机械收割传入带有切割装置的切割器里,切成200-250毫米的短条,这种收割机在切成短条时,使短于200毫米的甘蔗无法回收,这种浪费是农民无法接受的。另一个问题是价格,每台在35万美元左右的甘蔗收割机,在农业尚不发达的中国,农民无法消费。

  我国是一个产糖大国,年产量近亿吨。在这样一个巨大的市场上,过去也有人发明过甘蔗收割机,但都不能有效地减少收割强度和加快收割速度,因而也未能得到推广,所以开发、生产一种优质、价廉的甘蔗联合收割机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在近日开幕的广西科技中介服务周活动中,柳州弹簧厂职工韦政康展示的甘蔗联合收割机专利发明,从技术上解决了已有甘蔗收割机的弊端。发明人韦政康告诉记者,他的这一成果经过了5年的研究和实践,结合我国农村地少人多、多采用高产精收的田间管理办法的实际,研制出以收割、脱叶、去尾、传送、捆放为一体的甘蔗联合收割机,这一技术于1999年5月获国家专利。近两年来,他为了使成果转化为产品,又改进了技术,把工作动力和行走动力分开运行,从而克服了机械行走与收割动力之间的矛盾;另外在脱叶材料上,既能保持原专利中使用不伤甘蔗的柔性材料脱叶,还增强了它的耐磨性和抗疲劳强度。

  整机采用通用机械的零部件,主要以农用汽车底盘改制而成,成本估算合计3.64万元/台(套)。如果建一个2000台/年的小型生产企业,需要700-800万元流动资金,第一年最少能生产600台(套)以上,按市价6万元/台计算,每台利润可达1.5万元,年利润达800-900万元,当年收回全部投资。

  这种甘蔗联合收割机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1)行走速度:公路20公里/小时;工作0.8-1.2公里/小时。

  (2)工作效率:3.5-4.5吨/小时。

  (3)脱净率:97%。

  (4)伤断率:1-3%。

  (5)主轴功率:18千瓦/小时。

  (6)割刀直径:40毫米。

  (7)脱叶辊直径:420-450毫米。

  (8)外型尺寸:4800毫米(长)×1250毫米(宽)×1400毫米(高)。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4-52385-1.html

标签:农机 生产 前景 广阔 开发 市场 联合

上一篇:内燃机行业龙头企业2010年展望
下一篇:我国青贮饲料收获机现状及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