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和区域布局
2010-07-14   来源:中国农机设备总网   

  一是在促进农机装备总量增长的同时优化装备结构。重点调整促进大马力、高性能、复式作业机械的发展,加快老旧农业机械的更新报废,促进作业机械和拖拉机配套机具的发展,提高配套比,改善利用率,降低单位能耗,避免低水平重复购置、资源浪费和效益下降。

  二是在促进重点突破的同时各领域各环节协调推进。继续集中力量主攻薄弱环节,尽快提高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由耕种收环节机械化向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机械化延伸,同时围绕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因地制宜逐步推动经济作物、养殖业、设施农业、农产品初加工业和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机械化,全面服务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生态。

  三是在实现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总体目标的同时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继续鼓励农机化发展基础比较好的地区率先发展,更好地发挥辐射带动、示范引领作用;同时加强对丘陵山区农机化工作的支持与指导,按照全力普及机耕、大力发展机收、努力突破机插机播的思路,鼓励企业研发生产和支持农民购置使用经济实惠、轻便耐用的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同时加快特色作物生产机械发展,推动丘陵山区机械化实现跨越式发展。

  促进农机装备结构布局调整。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农机装备结构布局调整。

  一要制定发展规划。认真做好现有机具普查,立足农业主导产业发展需要和经济地理条件,科学制定装备需求规划,提出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布局调控引导措施。

  二要加强政策引导。通过合理确定农机购置补贴范围及比例、建立完善农机报废更新制度等政策措施,努力实现大中小型机械、高中低档次机械、动力机械与配套农具、粮食作物机械与其他农产品机械合理配置。

  三要强化科研推广。全力推动农业机械化重大课题立项和研究,改善科研手段和条件,集成与提升利用行业现有的科技资源,加强农业机械化科技领域的交流、联合与协作,建设强有力的农业机械化科技人才队伍和创新体系,加快普及应用主要粮油作物种植、收获等环节机械化技术,积极推广棉花、甘蔗、茶叶等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技术,重点做好保护性耕作、精量播种、深松、化肥深施、水稻育插秧、秸秆还田与捡拾打捆、玉米收获、薯类收获、高效植保和旱作节水等主推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应用。对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的农业机械化新技术和新机具实行推广和应用补贴,创新农业机械推广服务方式,引导广大农民积极采用新技术和新机具。充分发挥企业的研发积极性,加快成果转化及应用速度。

  四要推进社会化服务。通过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作业公司等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和农机大户,引导促进先进、大型、高效农业机械的购买使用和集成配套。

  五要开展试点示范。在全国100个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和500个农机服务组织示范点组织装备结构布局调整示范工作,探索经验。

  六要明确职责任务。增强宏观调控意识,明确结构调整目标,做到全国及各地目标任务明确、责任落实到位、监督考核跟进,为促进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做出贡献。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4-52265-1.html

标签:农机 区域 布局 结构 装备 优化

上一篇:建设新农村 节能高效农机应如何发展
下一篇:加快转变农机化发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