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国内挖掘机行业大佬称要“公开宣战”?
2010-11-09   来源:长江商报   

  《并购旧事重提挖掘机大佬互掐》11月4日见报后,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新浪、新华网、中证网等数十家网站转载。然而,此事却并未结束,记者了解到,三一重工总裁向文波在网上看到本报见报后,将文章打印出来,并致信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信中一方面表示歉意,而另一方面则称“以后若有什么事情,双方共同协商,协商不成,再公开宣战。”

  交锋

  传向文波致信詹纯新被拒收

  三一与中联在汉的公开“互掐”经本报报道后,不少挖掘机领域的业内人士致电称,三一与中联早在几年前就开始了斗争,这一次是在媒体面前公开化了。

  一位来自徐州的业内人士透露,向文波回到长沙后,特意将长江商报当日报道打印下来,并在打印纸上写了封信,寄给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向文波在信中称:“当日自己在公共场合讲的可能不妥,但并没有恶意。”在文中,他又写道:“以后若有什么事情,双方共同协商,若协商不成,再公开宣战。”

  向文波到底写信了没有呢?昨日,记者多次联系向文波未果。三一方面一副总裁表示,对此事不清楚,也拒绝对外透露任何信息。随后记者求证中联,中联方面称,确实收到了三一的来信,信封上面写着“詹纯新亲启”。

  中联方面介绍,公司将此事汇报给詹纯新后,詹纯新拒绝拆开信封查看。此信被退回收发室后,散落在桌上,后来不知道被谁误拆了,很多员工都看到了此信。

  记者提出想查看此信,但被中联拒绝,他们的理由是,公司要求将信封存,不轻易对外公开。

  一业内人士分析称,在向文波的信中,前面有致歉之意,说明他认识到了公开场合批评同行实属不妥,而后面却又明确表示,“若事情无法协商,就公开宣战。”这说明两家矛盾已经很深,暂时无法调解,而且未来可能彻底公开化。

  观察

  收购CIFA触及三一内心痛处?

  中联和三一这对同城兄弟,也是国内行业巨头。上世纪90年代初,中联从一家科研院所改制,三一是民营企业家白手起家,如今双方的产值都将达到500亿元。

  是何原因导致这对大佬要在公开场合谴责对方呢?为何偏偏是海外收购这个话题突然引发战火呢?有业内人士分析,其中的利益之争才是双方矛盾的根本。业内人士称,中联主要有混凝土机械等四大业务,其中产值过百亿元的是混凝土机械和工程起重机。而三一方面的核心竞争力是混凝土和挖掘机。

  在混凝土方面,2008年之前,三一是全球第三、国内老大,中联则是国内第四。而在2008年,发生中联收购意大利CIFA公司事件,CIFA是全球混凝土公司的大佬,中联收购后,立即成为混凝土行业全球老大,一举超过了三一。该人士说,这一并购事件让三一很“不爽”。早在三五年前,三一重工总裁向文波一直主张扩张并购。在多次遇阻之后,才放弃该计划。中联则一直走的是并购之路,尤其是收购CIFA,触及到了三一与中联竞争的最核心业务,因此向文波才在大会上称,此时不适合海外收购,并提出了“中联并购CIFA成本太高”的说法。

  中联:受到攻击将反击

  在收购CIFA事件上,中联方面主动致电本报,向记者曝料:在收购过程中,三一曾写了四封信给中联,都是希望三一能够参与收购CIFA。

  中联方面称:当三一得知中联拿到了收购权之后,他们写来了第一封信,提出三一与中联各占50%股份一起收购,但这一要求被中联拒绝。后来三一开出了更高的收购价,但因为未得到国家批准而打消。随后,三一又向中联提出,若中联不让出50%的收购股权,三一将在海外成立公司,直接收购CIFA。但后来此事又不了了之。

  “第二封信他们降低了要求,把参股股份调到了49%。”中联方面称为避免出现战略分歧,拒绝了49%的入股要求。并提出,三一可参股,但股份不得超过30%。但这一要求被三一拒绝。

  中联方面介绍,后来三一又陆续写了两封信,内容大同小异。入股不成后,三一方面又提出出巨资购买中联的并购权,却再次遭到中联拒绝。最后,双方终未能从竞争对手转化为合作伙伴,相反,关系更加僵化。

  但中联方面的说法遭到了三一方面的否认,三一方面称“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中联方面表示,他们至今还保存了三一当时写的信,情况属实。

  中联方面称,三一曾多次攻击他们,他们之前都选择回避不计较的态度,但这一次在行业大会上受到公开谴责后,中联决定反击,并且以后也不会轻易妥协。

  上述业内人士称,这也意味着工程机械行业大佬之间的斗争将越来越激烈,更多的“好戏”将会上演。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4-52088-1.html

标签:农机 公开 行业 国内

上一篇:重卡热轻卡冷 内燃机发展锁定节能减排
下一篇:当前农机产业发展的五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