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农机售后服务亟待完善
2011-03-17   来源:湖南日报   

  春耕临近,记者在怀化农村采访发现,随着国家对农机购置补贴力度加大,农民购机积极性高涨,许多新型农机具和农机化新技术得到推广应用。但在一些地方,农机维修点少、维修人员短缺。农村干部群众迫切希望完善农机售后服务,为农机推广使用提供保障。

  农机坏了无人修,用户好烦恼

  3月11日,记者沿着一条机耕道,来到中方县中方镇荆坪村农机大户潘存云家。潘家禾塘坪摆着大大小小10余台农机,据了解,他与村里3位村民成立了农机合作社,为村里1100多亩稻田提供耕整、收割等农机作业服务。

  “这些‘新式武器’好是好,就是坏了好烦恼,特别是农忙时候。”潘存云说,去年8月,一台收割机坏了,联系经销商后,他们找了生产厂家,但技术人员抽不开身。一个多星期后,技术人员来了,说离合器坏了,要等厂家发配件过来,3天后货才到。

  “怀化没有维修点,技术人员是我们出钱请他从溆浦坐出租车来的。为了等人维修,耽误了农时,有200多亩稻子倒伏了,我们请了30多个村民帮忙收割,人工费就花了万把块。”合作社社员潘球松说。

  芷江大垅乡茶溪村村民杨世成也有同样的感受。去年7月,微耕机一下田,飞轮爆裂,联系厂家售后服务人员,但由于该村比较偏远,厂家只有2个技术人员,2天后才赶到。“要是村里或乡里有专门的维修师傅就好了。”杨世成感慨道。

  为了解决维修难,鹤城区坨院乡农机大户黄念松让小儿子黄斌跟随修理农机的师傅学了3 年技术,现在已是当地有名的“土专家”。“乡里没有专业维修店,别人家的机械坏了,也会找我去修,但农忙时,我自己家的事都忙不过来,也顾不上别家了。”黄斌一边保养农机,一边对记者说。

  不少农机户告诉记者,一些生产厂家只重视销售,而售后服务严重滞后。给厂家打电话,要么维修人员忙,要么在电话里告诉你:自己去买配件换上。而一些个体农机维修点维修技术不过关,费用还很高。

  修农机不如修汽车,人才培养断档

  开过多年拖拉机的芷江杨公庙塔冲村村民杨坤无奈地说,如果农机坏了,懂得修理的人难找,笨重的农机具不方便运出修理,即便拿到镇里或县里去修,修理人员对现在的一些新机器也无可奈何。

  芷江农机局副局长谭厚甲告诉记者,全县取得农机维修证的只有20多人。由于服务群体是农民,农机维修业利润较低,一般情况下,修理5台农机具还赶不上修1台汽车赚的钱多。农机行业受农时影响很大,不少专业人员迫于生计选择了转行,造成专业人才大量流失。

  在农机服务人才培养方面,情况也不容乐观。据了解,目前技校、职业高中等学校几乎没有农机相关专业教学课程,也很少有学生有志学习农机专业。中方县农机局局长曾耀文说:“整个农机专业教育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全县各乡镇农机站只有1个人,年轻专业人才培养严重断档,而年长的同志知识老化,对新农机具维修束手无策。”

  曾耀文还说,农机售后服务的重点应该是产品维修,但是农机生产销售企业大多不重视农村农机维修网点建设。中方县有22个乡镇,有各种农机具3万多台,却没有一个厂家设立农机维修网点,造成农民购机容易维修难。

  鹤城区农机局局长张开森也认为,维修队伍建设落后、维修网点太少,制约了农机具的推广。鹤城区农机维修网点本来就不多,而且主要分布在城区和城郊一带,偏远乡镇农机具发生故障,用户要跑几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

  怀化鼎晟机电有限公司经理李自和是10多种小型农机具的区域代理。他告诉记者,没有销售大型、新型农机具了,主要是考虑到维修困难。“为什么厂家和经销商不多设几个维修网点?”面对记者询问,李自和说:“经营场地租赁、设备购置、人员工资等开支就不少,而且维修农机具又是季节性工作,设多了负担不起。”

  据了解,很多农机具的售后服务主要靠生产厂家安排维修人员,而厂家又必须根据地区市场情况来设立维修网点、安排人员,有的产品在一县甚至几个县仅有一个维修人员,有时还得跨省调配人员。农忙季节,农机具“三包”服务难以到位。由于厂家提供的专业维修人员非常有限,经销商不得不雇当地一些修摩托车、修机电的人员来修农机,很难保证维修质量。

  完善售后服务,政府应予支持

  大型、新型农机具的推广使用,对维修技术和维修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农机户急盼农机维修服务网络尽快形成。他们希望,在哪里销售农机,哪里就应有农机维修点。

  那么,怎样才能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农机售后服务体系呢?“政府在政策、资金、人员上应给予支持,建立政府农机主管部门、生产厂家、经销商三位一体售后服务体系。”溆浦县农机局局长刘松森介绍,该县由政府农机主管部门牵头,整合各生产厂家、经销商的技术力量,在全县26个农机站设立农机维修点。从今年2月中旬开始,选派了近100名农机维修人员深入田间巡回检修,基本满足了农机用户需求。

  鹤城区农机局局长张开森认为,工商、税务、技监、农机等部门可在农机维修开店经营、办证办照等方面给予支持,并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允许维修摩托车、补轮胎与维修农机具一体多种经营,条件许可的地方还可以对农机作业、农业维修给予一定补贴。

  “财补政策可把新机具售后服务内容纳入考核,并建立相应处罚机制,让经销商适当延长‘三包’服务期限,给农民以熟悉、熟练操作农机具的合理时间。”芷江农机局推广站站长秦会胜说。

  “按区域优化发展,建设功能齐全、设备先进的区域性农机维修服务中心,解决大型、新型农机具维修难。”曾耀文见解独到。他说,区域性农机维修服务中心的建设需要政府政策支持,同时也要发挥农机生产厂家、农机维修企业的积极性。可以规模大、信誉好的维修企业为依托,由他们与农机生产厂家、农机销售企业共建,这是当前比较可行的办法。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4-51999-1.html

标签:农机 完善 亟待 售后服务

上一篇:轴承行业“内伤” 困扰发展
下一篇:合作社发展“五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