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围绕都市型现代农业建设 推动特色农业装备水平全面提升
2011-05-12   来源:中国农业机械化信息网   

  近年来,番禺围绕全国农机化示范区建设要求,通过定目标、定措施、出政策、重扶持,使区内特色农业装备水平得到全面提升。2010年,全区拥有大棚设施3.75万亩,自动喷灌3.2万亩,分别比2009年增加34%和28%;水产养殖机械覆盖率达95%;农机拥有量达6.8万台,农机总动力为42.8万千瓦,劳均拥有农机总动力5.24千瓦;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6%;全区农业总产值75.3亿元,比2009年增长5.1%;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14905元,同比增长14.8%。

  一、转变发展方式,全面提升特色农业装备水平

  广州市番禺区位于穗港澳的中心位置,自然资源丰富,全区总面积786.15平方公里,农业用地面积38.9万亩,是以水产、花卉、蔬菜、水果、禽畜为主导产业的城郊型农业。随着城市化进程和二、三产业发展的不断加快,全区土地资源不断减少。为提高土地产出率,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产品的有效供应,番禺通过强化现代农业装备技术支撑,推动了农业装备水平的全面提升。一是制定设施农业建设技术规范。根据本地的自然环境特性和动植物的生长要求,在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的同时,推动花卉蔬菜大棚由隧道棚向构件连体大棚升级;推动水产保温大棚由杉木结构大棚向钢架结构大棚升级;推动喷灌设施由简易喷灌向水肥一体化的自动喷灌升级。随着高标准农业设施应用比例的快速提升,我区花卉蔬菜大棚的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环境调节能力、使用寿命得到较大提高,取得了“减少成本、减少污染”和“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两减两增”的效果。去年,我区利用水产保温大棚养殖南美白对虾,增加产量达470.5万公斤,增加产值1.8亿元,增加农民收入7528万元;种植的阴生观叶植物年产量达5400万盆,成为我国阴生观叶植物主产区。目前,虽然我区设施农业面积仅占农业用地总面积的10.8%,但设施农业产值却占种养业总产值的34.6%,平均亩产值达到5.53万元,比传统农业亩产值增长了3.35倍。二是引进技术先进水产设施。针对我区水产养殖特点,引进推广水底曝气增氧设施。该增氧设施高效、环保、节能,使水产养殖产量亩产提高15%,节约用电30-40%,有效推动了我区生态和环保农业的发展。2010年半年多时间,全区推广使用水底曝气增氧设施的面积就达2300亩。三是引进、改良、推广各种农机设备。注重人才引进和技术更新,重点对经济作物的耕作、开沟、培土、施药、淋水和水产养殖等国内外先进农业机械进行适应性技术改良和推广,推动了现代农业装备水平的全面提高。2010年全区新增种养殖机械7100台(套)。四是扶持农产品加工项目建设。争取广州和番禺财政共358万元,扶持家禽机械化屠项目建设,提高生产效率,扩大加工能力,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产品系列,年屠宰量达120万只,带动农户360户,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保障食品安全。

  二、强化政策资金引导,促进现代农业装备快速发展

  近年来,番禺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工作方针,健全强农惠农政策体系,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为番禺现代农业装备持续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从2007年开始,区财政设立农机专项资金,实施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2009年起,进一步增加投入,保证每年安排不少于1500万元用于农机购置补贴、农机推广体系建设和农机化示范基地建设等项目。四年来,番禺投入农业机械化资金共4553万元,有效促进了全区农业装备的快速发展。

  三、建立地方财政农机补贴机制,强化惠农普及度

  番禺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地方财政)于2007年起制定并实施。四年来,我区先后三次修订农机补贴细则,完善补贴制度。2010年新修订的《广州市番禺区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产品目录》和《广州市番禺区农机购置补贴实施细则》将购机补贴品种从2007年的231个增至372个,购机补贴标准由2007年的1/3提高至35%。在加大基础农机具购置补贴力度的同时,我区还鼓励扶持先进适用设施农业的发展。2008年,在全省率先将花卉蔬菜大棚、水产保温大棚、标准鸭舍和自动喷灌设施纳入补贴范围,并积极探索“以奖代补”补贴办法,坚持“先建后补、多建多补、不建不补”原则,简化补贴程序,充分调动农民发展设施农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农民在选用农业设施上不断向标准化、生态化转变。2007年至2010年,全区共补贴自动喷灌设施1.9万亩,花卉蔬菜大棚设施1041亩,水产保温大棚8031亩,标准鸭舍4516平方米,补贴购置农业机械1.8万台(套),补贴资金共达4172万元,惠及农户7311户,引导农民投资农业装备8344万元。

  四、提高农机服务水平,拓宽服务领域

  为提高农机服务水平,拓宽服务领域,番禺积极深化农机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比较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一是健全农机推广、监督机构。属下农机推广站和农机安全监理站两个事业单位,由财政全额拨款。各镇(街)也相应设置农业服务中心,并配置专职农机化管理人员。二是加快农机化示范基地建设。经过几年来不断完善提高,已建成一个集现代农业装备选型、引进、改良、示范、推广、培训、维修保养、社会化服务等八位一体的多功能农业机械化示范基地,搭建了为农民提供农机服务的平台。三是抓好基层农机服务组织建设。构建了以区推广机构为主导,区农机合作组织、农机企业、农机大户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农机推广服务体系。同时利用科技下乡、现场示范、培训讲座、信息发布等加快先进适用农业装备推广应用。全区现有农机专业户3773户、农机化服务组织34个、农机专业合作社2个、农机示范户28户、农机生产经营企业13家、农机维修点15个。2010年全区共举办现场会5场,组织免费培训班9期,参加人数达2000多人次;通过各种媒体发布农机化信息50多条。四是创新农机安监工作模式。对农业机械的年检审工作,做到送检、送审下乡。农机安监工作,从原来对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的安全监理延伸到水产养殖机械、农产品加工机械和农业设施装备的安全生产检查,以及对农机商品质量和农机维修质量的监督检查,使农民安全意识得到提高,农民的利益得到保障。2008年,我区被评为“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区”;2009年,又被评为“广东省平安农机典型示范区”。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4-51934-1.html

标签:农机 装备 水平 全面 提升 农业 特色 都市型 建设 推动 围绕

上一篇:浅谈如何拓宽农机销售渠道
下一篇:4月挖机销量点评:出口增速放缓符合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