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记者来到苏南常州市的武进区和溧阳市两地,看到这里的农机合作社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发展,除了国家、省里扶持外,当地各级政府也给予了强有力的投入和帮扶,使常州农机合作社,按照当地合适的形式和合适的规模稳步、扎实地向前推进。近年来,常有各地的农机组织和管理部门前来参观取经,不少人把这儿的农机组织发展模式称为“苏南模式”。
认准了就干起来
常州市农委副主任徐金福讲,毛主席几十年前就讲“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近年来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实践也充分印证了这一点,没有机械化,农民就很难从土地上转移出去,也很难实现增收致富的目标。
常州市认准了发展农业机械化是农业根本出路的这条路子,舍得下大力气、花大本钱不遗余力地推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出台前,武进区就有了农机合作组织,目前已发展到53家,预计年底可发展到60家。作业方式也从插秧为主,逐步向收割、耕翻、植保等全程作业拓展,现在全区水稻面积的80%是由农机服务组织来承担作业的。前黄镇红星村的君辰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是全区唯一的“五星级”示范农机合作社。李臣理事长讲,2007年“君辰”成立时,只有20个社员,现在发展到110人,有农业机械201台套,农机总动力1380千瓦。合作社采用“保姆式”服务,承诺无天灾保证水稻550公斤/亩产量,低于承诺从农机作业费中折扣。2010年,合作社平均水稻亩产达到615公斤。
溧阳市农机合作社到目前也发展到52个,有社员1345人,全县60%以上大中型农业机械在合作社。由于合作社设备统一调配,减少了空驶、降低了油耗、作业面积也集中,去年,合作社每台农机的效益比社外农机户高40%,单项服务达36万亩,占县总耕地面积60%以上。别桥镇“海斌农机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6年,27户社员用自己的农业机械入股,目前合作社已发展到社员104人,拥有各种农业机械达190台套及一条万吨精米加工生产线。
2011年,武进区粮油生产机械化水平达95%以上,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6.5%。计划2012年末,粮油生产机械化水平将稳定在95%以上,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90.5%,农业劳动力占社会从业人员的比例为9.5%。
采用合适的规模和方式
农机合作组织多大最合适?苏南并没有盲目地追求大组织、大设备,而是按照自己的特点走出了一条适度规模之路。他们最初以大户做基础,然后成立公司,进而发展成合作社。苏南人多地少,许多地方人均耕地尚不足一亩,在这里好一点合作社相对来说“个头”都不大,一般在耕地2000亩~3000亩,大一点的在5000亩。由于规模不大,因此需要的机具不一定很大,但他们更注重的是设备的效率和性能,就高速水稻插秧机而言,现在常州农机合作社一般每台机械平均每个作业季耕作1000亩左右,而在日本这种单机年作业季的作业率一般280亩,常州合作组织单机服务的面积明显高于国外和国内其他地区。
在非粮油作物的特色农机发展上,国家和省里没有进补贴目录的,常州则由当地财政按30%予以补贴。特色农机用量小,但也是综合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一部分,因此他们对特色农机予以特色处理,去年武进区在这一块补了300多万元,今年在这一块的补贴将会大大增加。
机库是占了地,还是省了地
农机合作社机库用地是各地最难办的一件事,不少人说到建机库时,往往将它与房地产开发或工业占地联系起来。常州市农机行业有关人士认为:建机库其实并不比过去每个村一个打麦场甚至每家一个打麦场和牛舍、牲畜棚加起来用地更多,可以讲是省地的。实现农业机械化后,这些东西没有了,节约出许多土地,但为什么谈到建机库就那么难?一台农机在库里保管和在露天保管寿命要差几倍。有了农机,提高劳动生产力,多打了粮食,农民恐怕是不会反对建设机库的。稳定农村农民其实说到底就是“粮食”问题,关键是看如何认识和把握库房的建设。
常州市在建设机库上,从政策方面积极协调,规定库房用地尽可能建在生产田地附近,这大大节约机械生产的运营成本。常州在机库建设上制定了严格的规范准则,用地一律不能他用,要专地专用,杜绝建成“小洋房”,也不能建成高标准厂房,同时严格控制建筑标准和规模。而溧阳市则将机库建设作为设施农业用地来把握。
资金为何难,难了怎么办
农业贷款往往额度比较小,核实起来麻烦,信贷人员跑起来很分散,又缺少实物等抵押方式,很少有人和组织愿意为农业作担保,所以银行放贷人员不愿意跑。有关人士认为,其实就整个贷款坏账数额来说,农业的呆坏账其实算是最少的,这恐怕是金融业从业者观念上的认识问题。
在常州解决机库建设资金方面,按规定要求,机库建好,市、区、镇各补5万元,共计15万元,虽然还是较少,但这里公务员做担保人,成为解决农机发展中融资难的一种方式,尽管这方式是一种很无奈之举,但毕竟还是解决了一部分农业组织发展的融资问题。据当地的公务员们讲,几乎他们每个人都为基层农业企业和农机合作组织做过担保人。
合作社是怎样解决土地流转的
各地在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采取的形式不同,有用行政手段推的,也有用示范作用引领的。常州外出务工人员越来越多,外出打工又割舍不下几亩地。常州农机合作社在土地流转中,依靠农机合作社在本乡本土优势,发挥族情、亲情、乡情的关系,较好地解决了土地流转的问题。正像当地社员们说的那样,有时亲情族群关系,要好于行政性指令,亲戚近邻一句话往往要比别人不厌其烦做多少次说服来得更容易。
以溧阳市后周集镇“海斌农机专业合作社”为例,近年来,该社社长王海滨顺势推进,搞好土地流转。他们在充分调查基础上,本着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出台了土地流转办法,用亲情、用示范等多措并举,凡愿意以土地入股进社的农民,均可将自己的责任田估价入社,按股分红,入股土地由社里统一规划进行种植,当前合作社共用各种性质的土地面积达8620亩。对入股的土地投入一定资金进行小田变大田,多边田变四方田,截弯取直,集中连片,既增加了土地利用率,又有利于机械作业,机械化效率比以前提高了15%,亩均增效比农户自种自管提高20%多。
有些问题还很棘手
在苏南的走访中,虽然农机合作社发展势头不错,但还是有些问题让人很棘手。像燃油问题:农忙时常常半月20天都加不上油,而且还限额加油。合作社认为燃油补贴,应补给机手,不应作为普惠,平均分配到每个人,应该是谁用机器,就补到谁的头上。另外国家对农机合作组织在政策上应予以一定倾斜,在购机补贴上适当有所侧重,让好的农业机械向合作组织、向农机园区集中,让农业机械真正发挥出效能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