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助推小麦单产攀新高
2011-05-25   来源:山东农机化信息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启动三年来,已经释放出强大的推动作用,记者从山东滕州市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示范点了解到,该示范点三年来小麦单产屡创新高,今年苗情喜人丰收在望。

  5月7日一大早,记者刚登上停在滕州宾馆门口的面包车,就被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于振文院士一眼认出,他拉住记者说:“我得给你说说这个产业体系,有了体系好啊,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平台,一个是从研究到示范推广有了体系,一个是把研究与生产技术结合起来,产业体系既指导又带动,作用十分明显。”

  于振文院士说的产业体系是指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按照不同的产业,细分为小麦、水稻、玉米、大豆等不同的技术体系。成立三年来,给科研成果落地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使科研人员与农业生产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解决了以往农业科研只注重育种环节、科研结构不合理、产业内部技术发展不协调等问题,尤其是产业技术体系与农技推广体系的有效结合,为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实际应用,为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起到了极大的助推作用。此次活动是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在山东省滕州市组织的全国小麦高产创建观摩会,于振文院士兴致盎然,他告诉记者,他让小麦产业技术体系所属的50多个试验站带上各自的示范县的有关人员前来观摩,一下子来了200多人呢。

  在滕州市农业大镇姜屯镇的小麦“十亩方、百亩方、万亩方”示范点,十亩方单产710.7公斤,百亩方单产654.8公斤,万亩方单产629.6公斤。该镇今年为指导好全镇的小麦生产,加大科技投入,搞好技术培训,在春季遇到严重干旱的情况下,对全镇小麦普浇了塌墒水、越冬水和拔节水,在遭遇大旱之年却无明显的旱情。在观摩现场,记者看到:小麦个体健壮、群体适宜、长势良好。

  滕州市级索镇是农业部优质小麦良种繁育基地,2009年刷新了黄淮海地区小麦单产最高纪录。千佛阁村农民王次玉种的3亩小麦高产攻关田通过实地测产,平均单产787.7公斤,夺取山东省粮王大赛总冠军,一举打破了山东省保持了10年之久的小麦亩产773.4公斤的历史纪录。2010年他的小麦单产达到756公斤。据了解,这里的优势是依托农业部农技推广示范建设示范县项目带动,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开展“十、百、万”高产创建活动,实现田间水利工程、测土配方施肥、良种补贴、技术服务、科技培训、植保服务体系、产业化经营七项措施全覆盖,为小麦夺取高产打下坚实的基础。

  对于现在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作用,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肖世和这样说:“体系能做的是小麦产前、产中和产后的服务,各个阶段都做到了技术到位,我国的夏粮收成就可达到基本保证;另外,产业体系可以给政府和农民提供产业信息,若有产业技术体系做不到,由政府出面制定政策。”

  据悉,小麦产业技术体系自建立以来,专家们积极参与到地方小麦高产创建活动中,他们依托体系的技术优势和科技资源,创出了“体系专家就是当地高产典型”这一现象。目前,河南、山东、河北、安徽、江苏、湖北、四川、陕西等省都做到了这一点。(来源:农民日报)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4-51888-1.html

标签:农机 单产 新高 体系 产业 技术

上一篇:黑龙江加速发展新型农机装备制造业
下一篇:粮食稳定增产行动,早稻面积稳中有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