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黑龙江加速发展新型农机装备制造业
2011-05-25   来源:中国农机互联网   

  黑龙江省农机装备工业起步较早,“二五”时期就被国家确定为重点发展地区,相继从前苏联引进了生产农业机械的专业设备,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农机制造体系。当前,新型农机装备制造业已经被列为黑龙江省近期重点推进的十大产业之一,全省新型农机装备制造业进入加速发展期。

  作为农业大省的黑龙江,农机产业具有巨大市场。

  2010年,黑龙江省出台了《加快发展新型农机装备制造产业实施方案》,全省确定了哈尔滨、齐齐哈尔、佳木斯、大庆、七台河市和农垦松花江农场等6个农机产业园区,并确定了19个重点推进产业项目。

  记者日在采访中获悉,目前黑龙江省已完成投资9.22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7.66亿元。今年一季度完成投资额2.13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93亿元,开(复)工项目14项,开(复)工率达到73.6%。黑龙江省的新型农机装备制造业进入加速发展期。

  发展潜力巨大

  黑龙江省农机装备工业起步较早,“二五”时期就被国家确定为重点发展地区,相继从前苏联引进了生产农业机械的专业设备,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农机制造体系。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黑龙江省农机装备工业达到最鼎盛时期,当时该省共有农机制造及修造企业近千家,全国最大的林业拖拉机厂、犁厂、播种机厂、耙厂、联合收割机厂、割晒机厂等均坐落在黑龙江省。

  进入市场经济后,黑龙江省农机装备产业没能跟上农业大发展的步伐,生产经营逐步走入低谷,多数企业相继改制、破产或重组,逐渐成为农机制造产业相对落后的省份,与农机使用大省的地位形成极大的反差。新的形势下,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决心抓住机遇做大做强新型农机装备制造产业。黑龙江省具有发展农机制造业雄厚的基础,旺盛的市场需求、优越的政策环境、良好的产业基础、较强的研发能力等等,无不为重振农机制造大省辉煌提供助力。

  业内人士指出,黑龙江省大力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实施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为农机产业重振雄风提供了市场基础。据黑龙江省农机流通协会统计,2010年省内农机装备年需求突破100亿元;到2015年,省内农机装备年需求可达到150亿元。

  目前,黑龙江全省生产能力较大的农机生产企业有26家,占农机生产企业的12%。其中,规模较大、年产值超过5000万元的农机生产企业共5家,中等规模、年产值千万元以上的企业共21家。

  根据黑龙江省《加快发展新型农机装备制造产业实施方案》,到2013年,黑龙江全省规模以上新型农机装备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0亿元,成为全国重要的新型农机装备制造产业基地之一。

  落实行动频出

  4月初,黑龙江北大荒(600598,股吧)农机有限公司与哈尔滨市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签订技术创新合作协议。在协议中,双方明确了项目开发资金筹措、资金管理、知识产权、样机研发、技术成果、产品销售方式以及利润分配等相关事宜。

  据了解,黑龙江北大荒农机有限公司是在黑龙江农垦总局倡导探索新的农机经营方式,振兴垦区农机工业的背景下组建成立的,隶属黑龙江北大荒种业集团,是国家一级农机营销企业。目前,该企业已拥有两个以生产为主的子公司和三个以销售为主的分公司,并在国家级宾西经济开发区建立了6.8万平方米北大荒农机装备制造园区。而哈尔滨市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则主要以研发新型农机具为主,为农牧业生产提供农机化新技术、新装备;多年来先后承担国家、省、市重点科研攻关项目50多项,其中30多项获省、市科技进步奖,取得自主知识产权专利技术20多项,在联合整地机技术、水旱田保护性耕作技术、谷物干燥技术、玉米收获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取得多项突破,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协议达成后,双方将通过技术创新合作,重点在农机新技术、新装备的关键技术问题上获得重大突破。以耕整地机械和经济作物移栽收获为切入点,共同构筑技术创新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快技术成果产业化,并最终转化为生产力,从而促进黑龙江省的农业快速可持续的发展。

  记者了解到,在去年《加快发展新型农机装备制造产业实施方案》出台后,黑龙江省就利用各种机会,推动方案落实。在去年举行的第五届农机展上便专门安排了黑龙江省新型农机装备制造产业招商会暨项目签约活动,来自哈尔滨、佳木斯、七台河、大庆、齐齐哈尔及农垦总局的项目纷纷亮相,活动中,中国国机集团洛阳一拖有限公司、美国约翰迪尔公司、格兰集团及山东金亿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等国内外知名农机企业与齐齐哈尔、大庆等地分别签订了大马力拖拉机、玉米收获机及大型农具等8项合作协议,签约额达18亿元。

  农机产业园紧锣密鼓建设

  当前,新型农机装备制造产业已经被列为黑龙江省近期重点发展的十大产业之一,在《加快发展新型农机装备制造产业实施方案》出台后,全省确定了哈尔滨、齐齐哈尔、佳木斯、大庆、七台河市和农垦松花江农场等6个农机产业园区,并确定了19个重点推进产业项目。一批重大项目在哈尔滨、佳木斯、齐齐哈尔、大庆等地落户并实施,集聚效应初步显现,产业呈现加快发展态势。

  来自黑龙江省新型农机装备制造产业推进组办公室的消息显示,黑龙江省农机产业园正紧锣密鼓建设中。

  目前,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农机产业园已吸引国际知名企业美国约翰迪尔、凯斯纽荷兰公司以及农垦天阳公司、哈尔滨拖拉机厂等企业进驻,并计划引进日本、德国、韩国等国内外的知名农机企业入区,实现水田、旱地各种大中型农机设备及配套农机具的产业均衡。将成为一拖“东方红”产品重要出口基地的齐齐哈尔农机产业园,目前已完成钢构采购和厂房建设的前期工作,3月全面复工建设,8月投产。农垦松花江农机产业园启动区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

  在黑龙江省新型农机装备制造产业的19个重点项目中,有16个项目有望今年投入生产。19个重点项目中包括齐齐哈尔市中国一拖(黑龙江)东方红工业园一期项目、佳木斯常发佳联、大庆市格兰农业机械(大庆)有限公司高端农机具项目等。大庆市格兰农业设备(大庆)有限公司今年3月初就开始了气吸式精量点播机的组装工作,并于3月底将144台精量点播机分批次交付给客户使用,实现产值5658.1万元。

  链接

  统计数字表明,黑龙江省2009年农机产品销售额80.8亿元,较上年增长22%。而《黑龙江省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农业机械化战略工程规划》中显示,2009年至2015年,仅黑龙江省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1400个现代农业示范区,需要新增大马力拖拉机1.26万台,配套大型农机具3.62万套,联合收获机1.33万台。在水田区新增中马力拖拉机1万台,水稻插秧机6万台,水田整地机和翻地犁6万台,水稻联合收获机2000台。据黑龙江省农机流通协会的预计,到2015年,黑龙江省内农机装备年需求可达到150亿元。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黑龙江省却是一个农机制造产业相对落后的省份,与农机使用大省的地位形成极大的反差,年产值仅占全国农机工业总产值的1%,位居全国第12位。数据表明,黑龙江省粮食产量仅次于河南、山东,位居全国第三,而农机装备产业规模却仅相当于河南的7.4%、山东的3.2%。黑龙江省大型农机年需求量占全国总需求的20%,而省产农机产品仅占省内市场20%的份额。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4-51887-1.html

标签:农机 装备制造业 新型 发展 加速 黑龙江

上一篇:西南遭50年一遇大旱“抗旱概念”异军突起
下一篇: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助推小麦单产攀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