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热的“三夏”已经开始,据农业部农情调度和专家分析,今年夏粮将喜获丰收,冬小麦产量有望实现连续第8年增产。
我国小麦权威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于振文告诉记者:“麦收虽然刚刚开始,偏北地区的小麦灌浆还没有完全结束,但是到了现在这个时间点,小麦产量已经基本形成,我们现在说冬小麦产量有望实现连续第8年增产是有科学依据的。”
亩穗数成为增产最大积极因素
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是小麦亩产量构成的三因素,目前,亩穗数和穗粒数已经基本确定,千粒重还在形成过程中。通过对三因素的调查统计,对亩产量进行初步的分析和预判是有科学依据的。
“我国大面积小麦的亩穗数大约在4月中下旬就基本确定了。”于振文告诉记者,“今年冬春虽然经历了大旱,但是春季抗旱成效显着,小麦返青后又下了一场及时雨,所以今年小麦分蘖很好,亩穗数比往年都高。”一般来说,亩穗数每增加1万穗,亩产量增加10公斤。记者4月初曾经在山东省陵县高产创建示范片看过小麦,当时,于振文就从地里拔出一株麦苗,一边数一边说,这株苗分了8个蘖,这三四个粗壮有力能成穗,一亩18万株苗的话至少能成50多万个穗。这个水平的亩穗数,后期生长正常的话,亩产能达到600公斤以上。
据调查,今年黄淮海地区亩穗数增加幅度超过1万穗,其中,河北省亩穗数增幅达到2.6万穗。而根据农业部对冬小麦占全国99%的16个省区市的统计,目前平均亩穗数增加幅度普遍比较大。因此,可以预测亩穗数这个因素将会给产量带来一个较为明显的增产效应。
穗粒数基本上在4月底5月初形成,一般来说,穗粒数每增加1粒,亩产量也会增加10公斤。河南农业大学教授郭天财分析说,今年3月份进入拔节孕穗期以后,小麦主产区遭遇低温,平均气温比常年低0.8℃,这恰恰使小麦幼穗分化时间延长,有利于穗粒数增加。据农业部统计,目前16省区市平均穗粒数上年略有增加,这个因素也将有助于亩产量的增加。
目前唯一不确定的是千粒重。小麦正处于灌浆期,千粒重的多少还得看后期的气候条件、各种灾害的发生情况等等,一直到收获之前才能有准确结果。
“如果后期不发生特别大的灾害,按照常年的千粒重水平来推算,我们可以预测小麦亩产量将会增加。”于振文谨慎地判断道。另一方面,据统计今年小麦的种植面积比去年增加了100多万亩。
亩产量与面积两项相乘可以得出结论,今年小麦有望再度增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