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机插水稻田间管理技术措施
2011-06-30   来源:蛟河市农业机械管理总站(作者:刘永杰)   

  摘要:水稻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是一项节省生产成本,提高劳动效率,实现水稻增产增收的轻简化栽培技术,我市近年来通过试验、示范,推广面积逐步扩大。各地要根据机插水稻的特点和田间长势,采取有效措施,分类指导,切实加强田间管理,促进机插水稻增产增收。文章简要介绍了机插水稻田间管理技术措施,以供参考。

  俗话说,有收无收在于种,收多收少在于管。三分种,七分管,十分丰收有保险。

  机插水稻实行了定行、定穴、定深和定苗移栽,满足了宽行、窄距、浅栽的高产稳产栽培技术要求。在解决了育秧和机插秧技术环节后,并非大功告成,还有一项重要工作是加强机插秧后的田间管理。田间管理的好坏,是水稻高产稳产的保证。

  机插水稻高产稳产的田间管理技术要领有三项:薄水灌溉、浅水活苗、适时晒田;巧施蘖肥、少吃多攴、看苗施肥;化学除草、灭虫防病。

  1 水稻田间管理技术措施

  机插水稻的田间管理主要分为四个阶段:

  1.1 机插早稻秧苗返青期应坚持薄水灌溉、浅水活苗

  对栽期较早、目前亩苗蘖数在18万以上、灌水较深的机插稻,要立刻排水晒田或采用多次搁田,结合薅秧、除草等,改善土壤根系的通透条件,提高水温和泥温,促进根系下扎和通风透光,提高分蘖成穗率。

  早稻机插秧苗后的3-4d,不要高速灌水,防止刚刚插下的秧苗漂移。如果田间缺水,可缓速灌水,薄水扎稳根。一般田间水层深宜在0.5-1.5cm之间,要防止长时间深水,造成秧苗的根系和秧心缺氧,延长返青期。

  对目前秧苗长势较弱,亩苗蘖数在16万以下的机插稻田,加强田间水分管理,保持3cm以下的浅水灌溉,增加土壤中有效养分数量,使分蘖节位得到充足的氧气和光照,增气养根,壮秆保叶养芽,促进根系生长。

  迟栽机插稻插秧后要保持浅水护苗,湿润立苗,薄水分蘖,促早返青、早分蘖。中稻拔节、孕穗至抽穗后10d,通过浅水与湿润相结合促进孕穗、抽穗,同时要注意保水抗旱;中稻齐穗后25d左右可自然落干田水;后期以间歇灌溉为主,然后干湿交替促进灌浆。若蓄留再生稻,中稻收获时,将稻草均匀平铺稻桩行间,减少田间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湿度;有利于再生稻抗旱保苗,促进再生芽的生长。采用机收田块在稻穗2/3转黄时放水以利机械作业。

  1.2 秧苗分蘖期应坚持科学施肥

  科学施肥即巧施蘖肥,少吃多餐。有利于水稻分蘖,有利于供大穗,争足穗。早稻机插后5-7d,施一次返青促蘖肥。一般每亩田施尿素5-7kg,氯化钾3-4kg。10-12d后再施一次分蘖肥,每亩施尿素7-9kg,以满足机插水稻早分蘖,分足蘖的需要。在灌溉条件好的地方,一般水深在2-3cm之间。如果田间水干了再灌水,如此反复,达到水调肥,以水调气,以气促根,促进秧苗早生快发,多分蘖。

  1.3 拨节长穗期应看苗施促花肥和保花肥

  拨节长穗期是壮秆,长大穗的关键时间,需要一定的肥料养分。因此,施促花肥和保花肥。在施促花肥时,若叶色正常褪淡,一般每亩田施尿素6-10kg,若叶色较淡的,可提前3-5d施。施保花肥时,一般在水稻出穗前18-20d之间施,对叶色浅,群体生长量小的可多施,每亩施尿素5-6kg,可根据灌溉条件情况,做到多次断水轻晒田。机插水稻秧苗,前期秧苗个体小,分蘖比例大,对田间水分敏感,应及时露田晒田,干干湿湿,每次断水晒田,应尽量使田间不起裂缝,防止有效分蘖枯萎和死亡。

  1.4 开花结实期是决定壮籽饱粒数的关键时期

  应坚持养根保叶,防止衰老。以促进籽粒灌浆,以达到以根养叶,壮籽饱粒的目的。在水稻灌浆抽穗后的20-25d里,水稻需水量较大,应保持浅水层为主。即灌一次水后,自然耗干后再灌上浅水层。在抽穗25d后,水稻根系逐渐衰老,这时应采用间歇灌溉的方法,干干湿湿壮籽饱粒,灌水量逐渐减少,直至水稻成熟,以提高水稻结穗率与千粒重的目的。

  1.5 防治病虫草害

  根据相关部门田间病虫测报,采用高频灯诱杀、bt杀虫剂及其他生物农药或国家标准允许的低毒、低残留、安全、高效农药为主的稻田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在关键时期重点防治好水稻二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和稻瘟病、纹枯病等病虫害。防治时间根据当地病虫监测预报情况制定。

  防治病虫草害应贯穿在整个田间管理中,在机插秧后5d左右,要结合施分蘖肥,进行化学除草和病虫害防治。

  2 结语

  机插秧是“小群体,壮个体,高积累”的高产栽培技术,肥水的控制要实现“前稳、中控、后促”的原则,创造有利于早返青,早分蘖的环境条件。同时还要控制高峰苗,形成合理群体,提高光能利用率,以确保有效大穗,足穗的数量。要及时防治病虫草害等,为夺取机插水稻高产稳产打下良好的基础。实践证明,机插秧水稻只要按照以上环节抓好管理,亩产700kg以上的有效穗数20-22万每亩以上,每穗粒数70-80粒,千粒重为20-23g。

  参考文献

  [1] 吴崇友.我国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路线与区域技术方向[a].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

  [2] 成芳,史志中.水稻机插秧技术的现状和发展展望[a].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

  [3] 初江,任晓东.浅谈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的发展研究[a].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

  [4] 肖锐,张巧珍.水稻盘育苗机插秧试验总结[j].新疆农业科技,1984(z1).

  [5] 林济生,曾任平,林海.杂交水稻盘式育秧及其机械插秧农艺[j].福建农业科技,1981(04).

  [6] 樊令.关于水稻适应机插育苗方法的试验研究[j].农机化研究,1986(04).

  作者简介:刘永杰(1953-)男,中专,就职于蛟河市农业机械管理总站,研究方向:技术推广。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4-51802-1.html

标签:农机 措施 技术 田间管理

上一篇:解读中国第一产粮大省河南夏粮连创新高的“密码”
下一篇:全国产棉区推广使用采棉机还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