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种粮比较效益依然偏低、农村劳力大量外出、工业化与城镇化快速推进的情况下,如何稳定粮食产业是各地面临的突出难题。然而,记者日前在四川省广汉市看到这样的喜人场景:田成块、渠成网、种粮大户扩种忙……
近年来,广汉市以科学规划为前提,以科技服务为动力,以基地建设为载体,以土地流转为手段,推动粮食生产向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全市连续7年实现粮食增产增收,涌现出28个种植面积超过50亩的种粮大户。
规模种粮效益好 种粮大户扩种忙
广汉位于成都平原以北,总人口60万,其中农业人口33万,耕地44万亩,土地肥沃,是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也是国家确定的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重点市。
6月的广汉农村,小麦、油菜早已收尽,如镜的水田里满眼是绿油油的水稻。在连山镇坞木村,种粮大户黄明水正忙着组织人员给秧苗除草施肥:“今年全部是机械插秧,苗小体弱,当前特别要加强田间管理,促进分蘖,才能确保有好收成。”
黄明水是连山镇地道的农民,10年前一家四口还仅仅耕作着两亩多耕地,如今他已是远近闻名、两次获得农业部表彰的种粮大户。在稻田边,黄明水得意地向记者“晒”起了种粮成果:去年我种粮面积达到1120亩,收获水稻413吨,小麦189吨,种粮总收入128万元,除去成本,赚了23万元。
这23万元是怎么赚到的?“种粮要赚钱,一靠规模、二靠技术、三靠机械化。”黄明水笑着说,“规模化种植就可使用农业机械,每亩地可以节约成本150元左右。比如,人工插秧每亩要200元,机械插秧只要130元还包育秧。这笔账可不是小数,1000亩地算下来就能节省十几万元,这就是利润。”
如果种经济作物,收益岂不是更大?“我还是愿意种粮,种粮稳当。”黄明水告诉记者,2009年他种了20多亩莴笋,结果遇上低价赔了2万多元。“国家有粮食最低收购价,市政府还支持种粮大户买了粮食保险,再怎么也不至于血本无归。”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尽管近年来农资价格逐年上涨,但是在广汉,种粮大户扩种的意愿仍然十分强烈。“今年我把水稻种植面积从去年的800亩增到了1100亩。我们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里的其他大户也都扩大了种植面积。”黄明水说,今年国家又提高了水稻的最低收购价,提高幅度是近年来最大的一次。省里还出台了新政策,对种粮大户进行专项补贴,我大约能拿到3万元。
科学规划谋粮安 粮食生产基地化
广汉市委书记杨波说:“稳定粮食生产、维护国家的粮食安全,这是地方党委、政府的应尽之责。广汉发展农业和工业条件都很优越。如果单纯为了追求gdp而把这么好的土地搞成一个大工地,不仅散小乱问题突出、污染严重,而且粮食安全问题无法保障。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 杨波告诉记者,广汉在科学制定粮食产业发展规划的前提下,采取功能分区的办法,实行工业发展园区化、农业发展基地化。全市18个乡镇中有12个发展现代农业,并根据各乡镇实际划分为粮食、油料、水果、蔬菜四个基地,其中,以连山、金鱼两镇为核心的现代粮食产业基地,规划核心区面积2万亩,辐射带动8万亩,涉及4个乡镇、21个行政村。
记者在连山、金鱼两镇的农村看到,这里基本实现了田成方、路联网、渠配套,完全具备规模作业的条件。广汉市副市长谭伟说:“近年来,我们围绕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集中成片地加强以调整田型、培肥地力为重点的耕地质量建设和水网建设,目前已完成投资2500余万元。核心区耕地质量全部达到省标农田3级以上标准,机播机收、灌溉、晾晒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做大做强粮食产业,必须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广汉市市长毛君甫说,“去年以来,我们出台多个政策性文件,引导和扶持农民专合组织的发展和龙头企业的壮大,特别对粮食基地核心区的专合组织进行了重点扶持。通过资金补贴、项目倾斜等方式投入资金200余万元,扶持成立了粮食种植、植保防治、农机作业等专业合作社,为粮食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产业化创造了条件。”
科技服务为动力 产业经营促增收
广汉市农业局局长龙广说:“全市农民人均耕地仅1亩多,而且非常分散,单家独户种粮一年的收入赶不上外出务工一个月挣的钱多。近年来,市里通过土地流转将耕地向种粮大户集中。这样,出租土地的农户不仅每亩耕地一年可纯得500至600元,而且还可以腾出人力外出务工或搞其他经营,土地流转双方都划得来。”
强化科技支撑是广汉发展现代粮食产业的一个特点。市委副书记王宁介绍,全市注重“两个发挥、一个创建”:发挥基层农技人员的主力军作用,推广和落实关键技术;发挥农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技术优势,与省农科院共同建立了水稻小麦“专家大院”,实现技术到田“零距离”,专家农民“面对面”。
另外,扎实开展高产创建活动。围绕提高粮食单产和优化品质结构,把高产创建作为新品种、新技术展示的平台,节本增效技术示范的窗口。目前,高产创建示范区内的良种覆盖率、实用技术到位率、病虫专业化防治率均达到100%。2010年,广汉小麦和水稻的最高亩产分别达到509公斤和782公斤。
谭伟介绍,为提高农民种粮效益,除了国家最低收购价之外,广汉创新利益联结机制,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和种粮农户发展订单农业,实行企业下订单、专业社组织、农民种植。目前全市有18万亩水稻与“川粮米业”等粮食加工龙头企业签订种植合同。收购价格高出市面价格1-2个等级,企业还将在经营环节中产生的利润向订单农户实行二次返利,订单农户每亩可增收80元左右。
广汉市委书记杨波告诉记者,为了让12个农业乡镇安心发展现代农业,广汉出台财政保障政策和激励措施,市政府每年拿出3000多万元专项资金用于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以工补农,更关键的是调整农业乡镇的绩效考核,将农业产值、粮食产量作为对这些乡镇的主要考核指标,构建现代农业发展的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