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农机培训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搞好现阶段培训工作,提高培训质量,从源头上预防和杜绝农机事故的发生,推进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步伐,是摆在县级农机校面前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抓紧抓好。
一、端正思想,牢固树立为民服务意识
农机培训工作直接面对着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三农”是我们的根本宗旨,因此,农机校必须牢固树立为民服务的思想意识,把服务贯穿于农机培训工作的全过程,牢固树立培训就是服务的理念,克服过去那种敷衍了事,不负责任的工作方式,增强职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自觉维护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把先进实用的农机技术和安全生产常识、农机法律法规,及时地传授给他们,用以提高农民群众的整体素质,成为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推进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
二、建立一支技术过硬能打胜仗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要想做好任何一项工作,人是最主要的决定因素。农机培训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这就要求教师队伍必须精通农机方面的业务知识,熟悉农机方面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熟练掌握各种农业机械的性能、原理及使用、维修操作方法,能够回答和解决农机手提出的各种疑难问题。同时,农机培训工作又是一项知识更新很快的工作。随着各种先进技术在农业生产新机具上的应用,农机培训人员必须加快知识更新的步伐,努力学习业务知识,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掌握农机新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另外,农机培训工作面对的服务对象是生活在农村的广大农民群众,为了给他们提供最大的方便,我们要经常深入乡镇、村组、田间地头、农户家中,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队伍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具有为民服务的思想意识,具备吃苦耐劳的优秀品格,养成顾全大局、勇于奉献的优良作风,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三、加强设施建设,完善教学条件
农机化学校的硬件设施(如教具、教练车、教练场地等)的好坏、多少在很大程度上会直接影响培训质量。前些年,由于我们对农机培训工作重视不够,很多地方教学设备老化,教学设施残缺不全,导致教学内容空洞,教学质量严重下滑,广大农民受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当前,我们要充分利用国家重视支持农业生产的有利时机,一方面积极争取政府财政的支持,争取农业项目资金,加大对农机培训基地和设施建设的投入,完善教学条件,另一方面要争取财税、劳动等有关部门对农机化学校开展多渠道有偿服务的支持,使农机培训工作在服务三农、服务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做出更大的贡献。
四、积极开展好送教下乡活动
科技赶集、送教下乡是全面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有效手段,在农民增收、创收,致富奔小康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农机培训工作肩负着向农民传授推广新机具、新技术、新知识的重要任务,必须积极参与到送教下乡工作当中去。要做好这项工作,我们就要充分利用重要农时,农忙季节深入田间地头,农闲时节深入乡村集市,将农机实用技术培训与农机技术推广相结合,与驾驶员安全教育相结合,与农机生产企业技术服务和农机现场会、演示会相结合,进行现场指导、现场教学,及时解答农民群众提出的各类疑难问题。这样,一方面为农民解决了技术政策难题,带来了方便和实惠,另一方面也树立了我们农机人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
五、拓宽办学渠道,采取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
多年来,农机培训工作办学方式单一,多数农机化学校只有拖拉机驾驶员培训一项业务。这样既不能充分发挥我们农机培训工作应有的作用,也不利于我们农机化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我们必须解放思想,创新思路,采取灵活多样的办学方式。充分利用国家重视支撑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有利时机,积极参与到社会化办学的大潮中去。一方面要继续巩固我们的主阵地,面向“三农”开展驾驶员、操作人员培训、农机维修、电气焊、机械加工修理等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教学场所、设施和师资力量等资源广泛参与“ 阳光工程”农机培训等社会化培训活动,要针对农民的需要和要求,由单一培训向组合式培训转变,由短期培训向长短结合转变。特别是在“阳光工程”培训过程中,要积极与企业联合,根据企业的用工需求,采取订单培训和定向培训的方式,既解决了企业招工难的问题,也为农民就业找到了一条出路,在用工企业和务工农民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