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农机、手机的故事
2011-10-28   来源:《农机市场》(作者:胡伟)   

  本文不是小说,也不是小小说,而是拉拉扯扯说一些关于农机与手机的掌故罢了。

  关于手机,有一个小说法:说是中国人走出家门,立马又折回去的,基本都是忘了带手机,回家取手机的。手机之于我们的生活实在联系太密切了,任何公众场所,都可以看到人们在摆弄手机,乘地铁、坐火车、排队购物,甚至开会,台上讲得热火朝天,台下也不时看到有人闷不做声的发短信、QQ聊天,手机让我们充实的不亦说乎。只有一个例外,那就是乘飞机玩不成手机,不过一当飞机着地,你耳朵马上会进入各种开机音乐的海洋。由此可见,手机已经成为我们现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很多人甚至到了须臾不可离弃的地步。

  农机与手机,作为工业产品分属两个不同的部门管理,但是,使用的人却很可能是同类的人,说起来还是很有关联的。

  农机人,首先是人,其次才是某一类特定的行业之人。既然是人,当然不能脱俗,无论是生活、学习,还是工作也都离不开手机了。

  但说行业事宜中手机也充当了很重要的角色。就说跨区作业,上世纪90年代兴起的时候,几乎所有参与者都没有手机,很多人甚至不知手机为何物。后来手机面世了,“大砖头”一块,1万多元一部,也不是农机手可以望其项背的,收一亩地才挣几十块钱,一年下来也就挣一部手机的钱,有舍得掏钱买的么?转眼20多年过来,全中国几乎到了人人有手机的境界,跨区机收自然少不了手机这个联络工具。农业部每年还跟企业签订手机信息服务协议,免费向参加跨区作业的机手发布气象、作业进度等服务短信,既到位又温馨,很是受欢迎。

  科技越发展,手机跟农机的关系越密切。种植业上,温室大棚里的环境温度、湿度、光照、CO2浓度及土壤重金属含量等影响因素的数据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传感部件感知,再由计算机记录、整理、分析,然后传给使用者的手机上。养殖业中,水温、溶氧量等环境指标也都能够通过所谓的物联网技术传导给我们持有的手机。然后,我们通过经验、通过专家系统,决策之后再指令智能化的设备进行环境因素的调控,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和工业化的结合。

  手机带来的便捷自不用说,但手机也给我们带来一些烦恼。一是一堆无厘头的短信铺天盖地强行进入,尤其是房产信息,让人好生无奈;二是各种祝福、拜年、节日庆贺的短信让人应接不暇,回复到手软,不发不行,不回更不行。第三,最近,新的困扰又来了,那就是手机报,原本是好好的事咋就变成困扰了呢?待我说出来,你就会觉得不难理解了。手机报,其初衷我想是及时便捷的传递信息,开始好像是受到欢迎,尤其是玩手机的小孩们。我接触的第一家手机报是《农机360手机报》,然后是一个单位团购通讯产品派生出的《信息简报》,再后来是《中国科协手机报》,最近,又添了农业部的《中国农民手机报》,基本都是“被订阅”的,没有征询同意与否,也没说可以退订,身不由己啊,倒是都说免费。有的是每天都有,甚至上下午各一条,有的是一周一份或二份,不请自来。手机不一会就“嘟嘟”一响,打开一看,也没什么有新鲜的新闻,“炒陈饭”的不少,这些信息,每天在电脑上基本都可以及时看到,而且还详细许多,加之手机又小,眼也花了,看起来老费劲了。现在是4家手机报,再过一阵办手机报的部门一多,都强调自己办报的重要性,全都给你免费发,看不烦死你才怪,这就是好事办成麻烦一例。

  手机给我们农机人带来无限快乐也带来不断烦恼。农机化发展离不开手机的,但如何“除弊兴利”倒是个应该好好研究的问题!

  原文刊载:《农机市场》2011年第10期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4-51580-1.html

标签:农机 故事 手机

上一篇:区域水稻种植机械化实现之痛
下一篇:农用工程机械迎来发展黄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