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国务院印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这是推进十二五节能减排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方案》明确了十二五节能减排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分十二个部分,共50条。
《方案》提出的总体要求包括形成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倒逼机制;建立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坚持优化产业结构;进一步形成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有效驱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推进节能减排工作格局,确保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等。
《方案》提出要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严格落实《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加快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重点支持对产业升级带动作用大的重点项目。合理引导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并提出加强节能减排管理,促进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加快淘汰老旧农用机具,推广农用节能机械、设备和渔船。还提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农林废物资源化利用。建立废旧商品回收体系,加快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化,再制造产业化等。
可以看出,《方案》的很多具体要求与农机行业紧密相关。例如今年6月施行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就明确列出了与农机有关的限制类产品,如低速汽车(三轮汽车、低速货车),并要求其自2015年起执行与轻型卡车同等的节能与排放标准;单缸柴油机制造项目;配套单缸柴油机的皮带传动小四轮拖拉机,配套单缸柴油机的手扶拖拉机,滑动齿轮换档、排放达不到要求的50马力以下轮式拖拉机等。这些限制类产品无一例外与节能减排有关,农机企业应全面了解国家产业政策,以免造成企业损失和资源的浪费。
除了限制也有奖励,同是6月,财政部和发改委还联合制定了《节能技术改造财政奖励资金管理办法》,奖励资金与节能量挂钩,旨在加快推广先进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十二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16%的约束性指标。
节能减排是全社会的大事,农机行业理应积极参与。尽管农机行业能耗高、附加值低、产业结构不合理等特点尤为突出,但也说明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机遇期。只要我们切实增强全局意识、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制定实施方案,明确目标责任,狠抓贯彻落实,十二五的节能减排目标就一定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