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从国外农机企业的生产组织看差距
2011-11-25   来源:江苏省水稻与旱地栽植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作者:吴亦鹏)   

  2011年9月,有机会非常近距离地观察一家国外农机企业(下称A公司)的生产组织,考察期间一直在思考国内农机企业的差距在那里?

  农机企业解决产品生产的季节性均衡是第一要务。A公司的产品非常均衡。企业必须满足用户的需求,但是企业一定会考虑自身的发展规律与特点。A公司几十年发展过程保留下来的农机产品为插秧机、收割机、拖拉机,产品线很清晰。他们介绍,取舍的核心是解决生产的季节性均衡。

  深入人心的精益生产组织方式是企业发展的灵魂。陪同我们现场参观的是企业出口部的业务人员,但是,对于企业的精益生产方式却如数家珍。“我们所有的产品都是单台配送”,一边介绍,一边拉着我们去看配送的小车,一台车上放满了装配一台产品所需要的零部件。“精益”的核心是没有浪费,我们看到插秧机不生产时正在组织收割机的生产,但是装配线是同一条线!

  长期、稳固的配套体系,成为其发展的重要基石。我们考察了A公司附近的3家配套企业,这3家企业离A公司3~5分钟路程,为A公司配套占他们工作量的80~100%。据介绍,A公司的配套企业有15%左右在附近,这些企业的配套产值占A公司的70%。多家企业有20年左右的配套历史,这应该不是偶然,犹如“丰田”到天津建厂以后,一批配套企业随即跟进。

  配套单位的实力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现代企业的竞争是供应链的竞争已成为共识,随机观察的这3家企业的年产值约合3000~6000万元人民币。据了解,他们并不生产汽车零部件,但设备精良,激光切割、卧加、数控加工中心、三坐标测量仪等基本俱全。一家从事钣金加工的企业不无自豪地说,模具都是自己制造的!

  “总部、营业所、代理商”的营销与服务体系经受了实践考验。考察期间,到A公司的一个营业所参观,营业所是公司的分支机构,直接隶属公司总部,这个营业所有30多名技术服务人员,维修设备包括收割机的升降台、行车、焊接设备等。据介绍,他们在全国每个省级区域都有营业所,以确保服务得到客户的认可。

  “国际化的视野,全球化的采购”成为共识。“产品出口到欧亚多国,公司在美国、中国均有分支机构,为其他公司提供OEM产品,全球化采购”等这些国际化的视野不仅在总部,而且也已经影响了配套企业。一个35人的配套加工企业,在天津有办事机构,负责中国业务,一方面进口中国毛坯,另外一方面出口零部件给中国!

  供应商通过深度MRP系统的应用保证准时交付是企业生产组织的后盾。A公司与许多国内农机企业一样,是备货与订单结合的装配型农机企业,不仅其自身采用计算机辅助管理,关键是其配套单位也是MRP的深度应用者。在配套的加工企业考察中发现,企业的MRP管理已经到“工序级”,可以准确掌握加工信息。

  广泛采用集成配套,使其瘦身成为可能。插秧机的分插机构、收割机的脱粒系统、拖拉机的转向系统等等,企业采取的是“集成配套、非核心技术外包”的模式,汽车以及大型工程机械行业常常采取这种思路,其前提是有研发实力的配套供应商。

  在发展理念上有国际化的视野;在生产组织方式上是精益化生产;在配套供应链上采取全球化采购、集成系统配套;在内部广泛采用MRP等计算机辅助管理等等,质量保证体系已经不是在口头上而是在实践中,这就是优秀农机企业及其配套企业的共同规范!也正是我们的差距!

  刊:《农机市场》2011-11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4-51533-1.html

标签:农机 组织 差距 生产 企业 国外

上一篇:迎“旺季” 烘干机产业发展迅速
下一篇:浅论县乡农机专业人才的素养教育与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