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农机培训,别忘了培训自己
2012-08-28   来源:《农机质量与监督》(作者:胡伟)   

  随着我国国家财力的不断增强,国家财政对农业的反哺力度也不断加强,种粮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的规模不断增加,极大地提升了农业生产能力,保障了粮食安全生产局面,为粮食生产“八年增”,农民收入“八年升”做出贡献。于此同时,国家和地方政府还将加大对农民培训工作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相继投入大量的财力。农业部实施了农民培训阳光工程;在我们天津市,市政府则启动了农民培训的素质提升工程。这些面向农民的技术培训,一则通过培育农民新的职业技能,促进农民转岗就业,强化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增强农民收入增加的可持续性;二则通过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回答社会关注的谁来种地问题,解决农业生产实用人才的后顾之忧。

  上述两项面向农民的培训,自然都少不了农机的份额。大量的农民通过农机方面的专业培训,或加入农机合作社,或当了农机专业户,成为了农业生产的主力军,为农业生产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农民接受这样那样的培训,增强能力,增加收入,实现个人可持续发展能力,我们这些专业人士呢?

  在农机系统内部,我们也开展了一些专业的技术培训,比如技术推广培训、监理业务培训、教师师资培训等,促进了农机化事业的健康发展。但是,我们必须清醒的看到,相对于大张旗鼓开展的农民培训,我们系统的培训则相对薄弱。表现为没有专项的经费,没有专门的教材,当然也缺少专职的师资;并且,多以以会代训形式来实现,这样的方式,造成培训时间短,培训内容不系统,具有一定的随机性,效果则差强人意。

  过去,在我们农机系统内,中央和地方都设有专门的农机化干部培训学校(培训班),有机构、有人员、有经费,但这些年的变迁,这样的机构要么撤销、要么合并,已经没有实现其功能的专门机构了,因此,工作的开展就难以为继了。我并不是说真的需要再恢复这样的机构,专门从事这项工作,当然现实恐怕也不可能,但是,这种针对系统内管理、技术等方面人员的培训却又实实在在需要。

  在这些系统人员的培训中,最被忽视的就是农机管理人员的培训,尤其是鲜有针对农机管理部门主管人员的培训,直白了说就是对农机局长们的培训,形成了培训的灯下黑现象。

  现如今的农机局长们,跟过去以大中专院校农机专业毕业人员、老农机手出身人员为主的局面已经大不相同了。传统的专业干部越来越少,而来自其他不同领域的非专业干部越发增多,并且流动性加大加快,尤其是是一把手。一次天津12个区县农机局长们参加的活动中,大家初略议了一下,结果是在任时间最长的是六年,且只有一人,最快的区县六年间已经更换了三任一把手,平均两年一人,短的还不到两年。频繁的更换在带来新鲜力量、新思维的同时,也增加了一些不确定性,新任领导一般一到两年可以全面熟悉农机化工作,但是却往往在刚熟悉业务工作之后就开始了新一轮的岗位流转,甚为叹息。

  天津如此,我想别的地方也大抵如此,因为都是在相同的干部管理体系之下。

  对这种局面的出现,不是我们行业所能决定的,利弊相间,难言厚非。但是,就农机化事业发展对主管干部的需求而言,就目前的现实而言,我觉得应该提出这样的建议,有目的有计划的定期对各层次农机化主管干部进行强化培训,以其实现尽快熟悉岗位,掌握理论知识,提高工作能力,从而提升农机化事业发展水平。

  这就是,组织培训的人别忘了培训自己!

  原文刊载:《农机质量与监督》2012年第8期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4-51028-1.html

标签:农机 培训 自己

上一篇:我国农机装备行业三大结构性矛盾探讨
下一篇:虫口夺粮 植保机械堪当“头号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