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敏站长(右)与新疆棉花专家探讨棉花机械化收获问题
农业机械部级推广鉴定一直是农业部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总站(以下简称“鉴定总站”)鉴定检测业务的核心和主体,其鉴定检测结果是判定农机产品是否适宜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的重要参考依据。近十年来,在国家高度关注涉农产品质量的大背景下,鉴定总站所担负起的农机鉴定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特别在“十一五”期间,鉴定总站更是通过农机推广鉴定、质量认证、投诉监督、质量跟踪调查、质量普查、市场打假等多种形式的质量鉴定、认证和监督工作,实现多方位为农机化质量“把脉”。
辉煌十年 全面突破
多年来,鉴定总站的试验鉴定业务稳步发展,检验水平不断提高,鉴定工作的作用得到了突破性提升。特别是在“十一五”期间,鉴定总站围绕十大职能发展业务,在构建农机试验鉴定体系、提高农机鉴定检测能力、完善认证业务发展体系、建设农机质量监督体系等方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其中,农机鉴定技术体系建设的日臻完善与其鉴定能力的大幅提升无疑成为促进我国农机化质量提升的两大助力。随着鉴定总站试验鉴定工作向高性能、新技术、有特色、大型化的发展方向迈进,鉴定总站可开展的试验、检测和鉴定达到82种,能够承担的农业机械部级鉴定达到32类。据了解,“十一五”期间,鉴定总站累计开展部级农业机械推广鉴定1136项,选型鉴定、定型鉴定及其他鉴定检测972项,同比“十五”期间分别增长了15%和90%。
在质量监督方面,鉴定总站充分发挥其保障作用,短短几年间,已有1422家8401个农机产品列入《国家支持推广的农业机械产品目录》。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全国农机投诉监督体系已初步建成,五年间共受理各类农机投诉8137件,为农民挽回直接经济损失8483万元,质量监督保障能力和保障作用明显提升。
澳亚国际牧场挤奶机检测
在质量认证方面,现已实现全部植保机械和中小型轮式拖拉机产品纳入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鉴定总站认证中心获得了质量管理体系认可资格证书,拓宽了认证中心服务领域,增强了技术服务能力,农机产品有效认证证书数量达到667张,其中拖拉机强制性认证证书218张,植保机械强制性认证证书415张,质量管理体系证书19张,合格认证证书15张。获证企业总数达到426家,认证业务量比2005年末翻了一番。
在信息化服务方面,现已形成了以中国农机化信息网为核心和龙头,以各省农机化信息网站为骨干的多方面、多层次网络相连的农机化信息服务网络平台。中国农业机械化信息网成为国内点击率最高、权威性最强和信息量最大的农机网站,日点击量峰值已达到107.5万次,较“十五”期末增长了10倍,月点击量超过2000万次,稳居农业部18个行业网站首位。
在维修管理服务方面,农业部已于2007年批复鉴定总站加挂“农业机械维修管理服务中心”牌子,确立了鉴定总站在农机维修行业的地位。创新培训形式,连续三年举办了“政企联动”农机维修高技能人才培训班,为行业培养了500多名高技能维修人才。深入开展调研,制定了农机企业维修能力评定办法,开展了农机维修设备选型,起草了《农机专业合作社维修间基本配置》标准,开发了农机维修管理信息软件,农机维修管理体系逐步建立。
农机修理操作技能竞赛现场
在职业技能开发方面,鉴定总站在“十一五”期间共制定了15个职业标准,出版了5本职业技能培训教材,开发了5个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和5个鉴定试卷库,夯实了职业技能开发技术基础。大力开展“农机高技能人才培养行动”,承办了农业部职业技能竞赛和华东区农机修理技能大赛,认真实施“金蓝领计划”试点工作,鉴定规模持续增长,鉴定领域与范围不断扩大,累计核发职业资格证书80多万个,具有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比例超过5%,有效地提升了农机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和技能水平。
在农机化标准化体系建设方面,鉴定总站加强农机化标准体系前瞻性研究,提出并经农业部发布了《农业机械化标准体系建设规划(2010-2015)》,为标准化工作科学发展奠定了基础。做好标准项目实施管理,狠抓标准制定工作进度,“十一五”期间,共组织行业编写发布国家标准8项、农业行业标准97项,其中鉴定总站承担国家标准修订任务2项,农业行业标准18项,农机化标准化水平不断提升。
在外事外经服务方面,鉴定总站共承办57个出国考察培训及工作团组,出国人员达100多人次。先后提出了中国与日本、英国、巴西等20多个国家有关农机化交流与合作的项目建议书以及援外机具选型建议方案。连续4年开展引智项目,先后邀请13名欧美农机化专家来华进行专题讲学。选派了2名专家赴埃及执行为期一年的援助任务,成功举办“亚非农机检测人员实习班”。每年派出技术人员参加OECD年会或工程师会,完成10多项拖拉机OECD检测任务,并顺利通过官方试验认可。
拾级而上 谋求新跨越
“十二五”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农机化加快发展、结构改善、质量提升的重要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对此,鉴定总站将继续以提升农机化质量为最终目标,突出试验鉴定和质量监督两项服务,大力提高农机产品质量、作业质量、维修质量和服务质量。
在试验鉴定服务方面,鉴定总站已将建立试验鉴定技术理论体系、完善试验鉴定制度体系和提升试验鉴定能力列为“十二五”规划中的重头戏。鉴定总站将充分发挥“龙头”作用,努力搭建试验鉴定网络,制定农机鉴定系统区域布局,推动和完善推广鉴定制度建设,加大推广鉴定工作科技含量,打造推广鉴定品牌;全面开展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农业机械“安全性、可靠性、先进性、适用性”试验和评价等基础理论研究,创新试验检测和评价方法,实现关键技术的突破;同时,在保持现有传统农机具试验鉴定能力的基础上,建设和提升大中型动力机械、主要农作物和重点经济作物生产、加工机械试验鉴定能力,优先保证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获机、多功能联合作业机械等农机具和关键零部件的鉴定能力建设,力争在“十二五”期间,拓展不少于10种新型农机具的试验鉴定能力。
农业部农机试验鉴定总站援埃及专家现场指导
在质量监督服务方面,鉴定总站将深入贯彻落实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强农机化质量相关法规建设,尤其是作业质量等相关管理办法的制定,建立完善的质量法规体系;加强农机投诉监督研究,规范农机投诉机构设置、投诉受理、处理、信息分析,推进全国农机投诉监督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重点加强补贴机具质量监督,配合部、司加强《国家支持推广的农业机械产品目录》的制度化与规范化管理,严把机具的入选关,从源头上确保国家支持推广补贴的农业机械质量。
纵观鉴定总站业务发展重点可以看出,“促进提高农机化质量”依然是鉴定总站未来的奋斗主题,准确把握农机化质量“脉搏”也仍旧是鉴定总站义不容辞的使命。相信鉴定总站会马不停蹄地踏着新台阶拾级而上,为推进我国农机化质量的提高和农机化快速、协调、健康发展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