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关于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土地集约化与农业机械化的调查与思考
2012-12-04   来源: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农机监理站(作者:叶军 靳兴福)   

  30年前,由于历史成因和生产力水平的限制,加之土地肥瘦不等等因素,我国农村在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时,农民分到的土地大都按自然成型的地块按人按亩分配。我们甘州区也不例外,大块的土地被分割成条块,体现均等分配以适应当时的国情,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稳定和发展了农村经济。经过30年的历程,农村经济社会得到了迅速发展,同时农田耕作和农机化发展的矛盾也不断凸现。主要表现是:一方面,农业机械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使大中型农业机械得到了迅速增长,从而改善了农机装备结构,提高了农机作业水平,增强了农业进一步发展的物质基础,推动了农业现代化进程。另一方面,土地的一家一户分散经营,限制了规模化、机械化生产。条块分割、分散经营的种植模式,限制了新型、高效农业的发展,限制了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限制了先进生产理念的传播,浪费了土地资源,还严重阻碍了大中型农业机械和农机新技术的应用。因此,为方便机械化耕作,创新土地使用制度,建立灵活有效的土地制约机制,让土地集中连片,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优化农业资源配置,是推进农机化进程的必由之路。

  一、有益的探索

  1、甘州区长安乡过去以种植玉米、小麦和蔬菜为主,收益较低,有些农村青壮年纷纷走出农村,进入城市,成了脱离农业生产的“农民工”,土地由家人或亲戚代为耕种;有些村民按传统生产方式“单打独斗”,总体经济效益不高。在此情况下,个别村民倡仪搞蔬菜专业合作社,土地流转从十几亩发展到几百亩,甚至出现了耕种上百亩的大户,规模经济效益十分明显。该乡万家墩村王海涛就是其中的一员,在乡村组织引导下,以租赁的方式,流转土地2000亩,建立了以芦笋套种草莓、西兰花为主体的特色产业生产基地。土地集约经营使他从一台手扶拖拉机、一台犁,发展成拥有拖拉机、犁、粑、覆膜播种机、薯类收获机的农机大户。

  2、正在建设的张掖国家绿洲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区位于甘州区。张掖是一个绿洲农业城市,独特的光热水土资源和农业生产条件在国内屈指可数,具备了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要素和基础,是天然的无菌试验场和农业产业化研究的最佳区域,为农业科学试验研究与农业科技成果示范提供了绝佳的场所。经过充分论证在张掖建设现代农业实验示范区非常必要。张掖绿洲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区由此诞生。它位于甘州城区以南,示范区规划占地面积3.06万亩,计划总投资约4亿元。示范区涉及梁家墩、党寨、大满3个乡镇,11个村60个社2958户、3个农林场、1个畜牧科技实验场组成,总人口1.08万人。其中涉及甘州区党寨镇7个村、912户农户,共流转土地12220亩。从党寨镇的实践看,各项资源得到有效的整合,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也是发展农机化事业的最佳模式。

  3、具有典型示范作用的甘州区农乐农机专业合作社位于甘州区党寨镇,由党寨镇农民贺国庭等13人发起,于 2008年5月20日在甘州区工商部门正式注册成立。注册资金190万元。2010年在甘州区农机局的大力支持下,在张掖绿洲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区建成集统一管理、服务、维修、培训为一体的高标准农机合作社大院,占地面积600平方米,标准化库房150平方米。办公室、培训室、维修车间、配件库11间,现代办公设施、交通工具齐全。合作社现有成员18人,各类农业机械64台(套)。该社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以服务农业、谋求全体成员共同利益为宗旨,按照自主经营、民主管理、有分有合、单独核算的经营模式,积极开展农机化订单作业和跨区作业,强力打造“农乐”农机服务品牌,规模不断发展壮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断提高,已成为我区农机服务产业的中坚力量。2010年分别被农业部和省农牧厅确定为全国(全省)农机专业合作社示范社。从农乐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实践来看,农机专业合作社在专业素质、信息共享、农机推广、项目支撑等方面有着明显优势。像这样的合作社在甘州区有44个,农机大户有364个。

  二、土地集约化与农业机械化的关系

  土地集约化与农业机械化两者在发展进程中是相辅相成,互为条件,互相促进的。

  1、土地集约化是真正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基础。农业机械化(特别是农田作业机械化)的优势主要体现在规模化。在地理条件受限的情况下,土地不能集中耕作时,农业机械只能起到代替人力劳动的作用,而发挥不出集约化作业所具备的优势。

  2、农业机械作业成本节约是土地集约化的源动力。集约化作业的优势就是节约作业成本。同样的土地面积,集约化作业成本仅是分户经营成本的一半。分户经营的畦田宽幅不等,大多不与机械收割宽幅合拍,常常造成半个收割宽幅也要作业一趟的浪费现象。节约农机作业成本也是促成土地流转的源动力。

  3、“大农机”促进土地集约化的形成。“大农机”这里是指组织规范的大型作业专业合作社使用种类齐全、数量众多、技术先进的大型农机进行规模化、集约化农业生产的农机作业方式。“大农机”适应大片农田作业,这种作业方式的普遍应用会加速土地集约化进程。

  4、土地集约经营是农业机械化的推动力。一个农机专业合作社或农机户,承包几百亩甚至上千亩连片土地进行集约化耕作,他的农机化装备、农机作业能力和农机经营水平都会有大幅度提高。

  5、土地集约化对引导规范农机作业市场发挥重要作用。土地集中经营后,农机作业市场将会向健康有序的方向迈进。一方面农机户有了固定的作业量,在农业机械的购置配备上就有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当地的农机作业能力在加大的基础上有了保障,农机户就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开展外出跨区作业,再无后顾之忧。

  三、存在的问题

  1、土地集约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外出农民工已经脱离土地,不再亲自参与农业生产,但仍然不愿主动放弃土地的使用权。实现土地的集约化经营,其主要原因不是不想转移使用权,而是不能失去收益权。在农民心目中“收益”不是钱而是粮食。

  2、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的推动下,农机装备得到迅速发展,补贴机具多达12大类43小类170个品目,在实施过程中并没有突出大型机械,使一家一户使用的小型机具补贴数量占据7成以上,占用了大量资金。小型农机具的大量购置不仅不利于土地集约化经营,也与农机化发展趋势背道而驰。

  3、现有的农机作业专业合作社组织松散,各自为政,组织不起集约化农机作业模式,很难形成促进土地集中、抢占作业市场的合力。

  4、大部分乡镇、村两级在土地流转上缺乏创新精神,畏难发愁,只有口号没有行动。在土地分配上长年保持着“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集体土地使用状态,村民虽有较为强烈的要求,但拿不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四、 建议与对策

  1、推进土地流转。政府主动引导推进,在要求重新分配集体土地强烈的一个村或一个生产小组,理清增人减人情况,召开村民大会通过后,只从理论上人均分配集体土地,得出一个人均土地基数。然后,用招标投标的方式“反租倒包”给农机大户或农机作业专业合作社。农民收益可按人均土地基数分配租金,不乐意收益租金的可以让农民在上交当年农资、农机作业成本后收取当年平均产量的粮食。“反租倒包”失去土地使用权的农民可在几年内仍然享受国家所有种粮补贴,而不转移给种粮农机户,从而促进土地流转,实现土地连片经营。

  2、发展大型农机。要充分用好国家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一味地只强调农民的主动权,而忽视了农机管理部门的宏观指导作用,就会使农机发展成代替劳力的农业生产工具,也就背离了农机化发展的方向。小型机械是大型机械的补充,是因地理环境原因不能使用大型机械的权宜之计,所以不宜让小型农机和大型农机齐头并进发展。大力发展大型农业机械不仅是农机化的大方向,也是促成土地流转、集约化经营的推动剂。

  3、推广种植模式。农业局、农机局认真研究适合本地农作物生产的农机、农艺结合紧密的种植模式,并做好新技术培训工作,村镇两级积极推广新技术,充分发挥农业机械的作用,加快农业的规模化生产。

  4、培植经营主体。土地实现流转后,从事农作物种植的主体主要是农机作业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政府可加大补贴力度,重点扶持、培育一大批土地连片经营的农机作业主体,使之成为农机化发展的生力军和土地集约化经营的主力军。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4-50926-1.html

标签:农机 调查 思考 土地 甘肃省 关于

上一篇:10月份农机行业产销及出口交货呈下降态势
下一篇:湖南省山区农机推广的机遇、困难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