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2012年“三夏”跨区作业,“变化”一词唱响这一季的主旋律。跨区作业半径缩短、服务项目增加、农村劳动力结构调整、麦收作业市场由原来的机手主导转向麦农主导,这一系列的转变不由得让人们想到“三夏”跨区作业是否从此走向终结?在2012年全国农机化生产管理工作座谈会上,有代表将这些转变概括为“拐点”。的确,随着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大力实施,机械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农机跨区作业出现“拐点”也实属必然。事实证明,“拐点”并不意味着跨区作业的萎靡与终结,反而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新生,也是未来“三夏”跨区作业发展新趋势。
作业半径:长途跨区作业减少
记者调查发现,各地中小型合作社以及许多投身跨区作业多年的老“麦客”2012年都没有选择跨省作业,他们遵循的原则便是:立足本地。而在“三夏”过后的盘点中,这些减少了跨区作业量,本应收入缩水的组织与个人均取得了不错的收益,着实证明了这些合作社与老“麦客”具备卓越的市场洞察力。
近年来,由于受到机具数量、燃油成本以及人工成本提高的影响,跨区机收挣钱变得越来越难。尤其是2012年,各地农机具极大丰富,小麦联合收割机保有量渐趋饱和,跨区作业机手面临的竞争也越发激烈,相比之下,短距离的跨区作业更加有利于降低成本与规避风险,因此,众多农机服务组织选择小半径的跨区作业方式可谓是明智之选。
即使是依然坚持进行跨省作业的合作社,也大幅降低了他们的作业距离。据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教授杨敏丽及其团队对6个夏粮主产省(市)、200个农机专业合作社调查显示:2012年在150公里范围以内参加跨区作业的合作社比例达到48.3%,而800公里以上的跨省作业比例仅为10.4%。杨敏丽认为,原来从南到北大长途或者大面积的跨区作业情况已经发生了改变,合作社的服务半径正在不断缩小。
从2012年的发展态势可推断,短距离跨区作业或将成为未来的发展新趋势。
服务模式:合作社以增产为目的的多元化作业发展
2012年可谓是农机合作社的一个“疯涨年”,“三夏”期间,各地合作社成为小麦跨区机收市场的主体,他们凭借机具数量和种类多的优势,以一流的服务质量和信誉,积极创新服务模式,合起伙来抱团闯市场。
各地合作社“拒绝”长途跨区作业可谓是诸多变化的起因,跨省作业的减少,无疑加剧了省内竞争。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省内作业,各地合作社收益能做到不减反增,可以看出他们“争夺”的并不仅仅是作业面积,而是着眼于服务项目的多元化发展。
虽然跨区作业半径有所减小,但各个农机服务组织的作业内容有所拓展。一方面是服务项目的新增。对于农民来说,最让他们欣喜的是产量的增加,而就目前看,当育种、化肥、农药、农膜、设施、灌溉等各种先进的增产手段在提高粮食单产中的效用发挥到几近极致的时候,农机将成为进一步提高粮食单产手段的一个新拐点。过去曾被爆冷门的农机深松整地,如今又被各个合作社重新拾起,深松一跃成为2012年的热门话题。通过前几年个别地区的尝试,2011年效果的显现,农民深知深松技术不仅使产量和质量达到双增长,还减少了浇地时的用水量,减少了耕作成本,成为提高小麦单产的机会。
另一方面是集机收、机耕、机播“一条龙”作业的订单式农业在合作社中发展起来。近两年来,跨区作业内容已经从跨区机收发展到跨区机耕、机播,越来越多的合作社开始由单一作业向多元化作业发展,大力发展机收、机耕、机播“一条龙”作业。在记者调查中发现,农民的思想在近两年间转变很大,从前农民并不过分依赖农机,对农机服务也是有选择性的,如今,农民在作业中发现使用农机的增产、增效明显,这才为合作社“一条龙”服务开辟了广阔的市场。
同样是由于省内竞争加剧,订单作业开始盛行。合作社为了收益上有所保障,大多都与用机户签订作业协议,明确了服务范围、标准和收费等内容,然后按照协议开展作业服务,提高了机械的利用率。山东省农机局贾建国认为,通过开展农机订单作业,农机合作社有了固定的服务项目、稳定的用户、固定的区域和预期收益,形成了“作业区域清晰、服务半径适度、服务对象牢固、作业收益稳定、机具转移顺畅”的发展模式,也解除了农户的后顾之忧,实现了“双赢”。
与此同时,“农机托管”细化服务也成为一大发展趋势。据了解,“农机托管”就是不改变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户只是把土地的管理权委托给合作社进行管理,合作社收取一定费用。其实,农机托管也属“订单作业”,只不过其内涵更加丰富了,不只是小麦机收一个作业环节,而是涉及多种农作物的耕、种、收、管等整个作业环节。目前,农机合作社以“托管”方式经营土地的模式是山东省农机服务模式的新探索,尚处在起步阶段。农机托管服务涉及农作物的产前、产中及产后的各个作业环节,相比土地流转经营而言,风险性要小的多,更易被老百姓接受。而且农机托管提高了农机作业效率,降低了作业成本,提升了作业效果。
企业服务:服务站分担企业维修压力
在“三夏”期间,收割机每一次故障的出现,都有可能对麦收效率产生影响,因此,对农民来说,拥有及时维修服务的“定心丸”至关重要。
在记者调查中发现,以往的“三夏”作业进行时,企业需要在售后服务上投入巨大的力量。农忙时节,农机企业几乎将所有的生产骨干都投入到跨区作业服务队当中,企业内部无法开展正常的生产活动,只有在农闲时抓紧生产。如今,许多企业选择将农机维修服务委托给经销商,这样企销双方都会得利。经销商可以在整机之外,带动零配件销售,同时建立一只可靠的农机维修队伍,拓展业务,而企业则可以从繁杂的维修工作中解脱出来,降低了企业农忙时节的用工压力,保障生产,提高工作效益。
2012年,江苏沃得、山东金亿、福田雷沃和山东巨明等多家农机企业的“三包”服务人员数量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下降,个中原因便要归功于服务站的建设,分担了企业的维修压力。据了解,沃得计划在全国建立100个农机服务站,其中半数以上委托给经销商建立、管理,方便了机手,也解放了服务队;巨明也将全国划分为西北、华东、华北三个大区,要求每个区域重点选择销售能力强、拥有配件仓库、具有一定服务能力的销售商重点扶持,建立农机4S店,为其配备技术指导员,购置服务车辆,增强服务站各项服务能力。
虽然企业和经销商联合建立的服务站发展迅猛,但是要想真正实现对企业服务队的“抢班夺权”,也还任重道远。从现阶段来看,经销商所建立的服务站还只能覆盖企业产品销售相对集中的地区,远距离、大范围的跨区作业维修保障服务,仍需要企业服务队的跟踪式支持。同时,与企业服务队常年战斗在“三夏”一线不同,服务站的维修人员更多地适应于分散维修,缺乏24小时高强度、高密度的维修经验,在处理关键问题能力上与企业服务队还有不小差距。因此,企业也不应在服务站的建设上盲目扩张,要高质量地在全国选择经销商,同时,在企业保留一支少而精的专业维修队伍,保证在农忙时节,每个服务站都有一个企业专业维修人员进驻,保障服务站服务水平。
农民与机手:农村劳动力向年轻的新型职业农民发展
“386199”,看到这串数字,不禁让那些曾经创造出农机化辉煌成绩的老一辈机手和农民们堪忧,由于农村壮劳力的逐年流失,再过几年,农机化的辉煌会不会也要随之远去?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曾说过:“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关键是培养适应发展现代农业需要的职业农民。”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十二五”期间每年将培训百万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不仅能解决“谁来种地”的现实难题,更能解决“怎样种地”的深层问题。
对于我国农机化发展来说,依靠新型农民谋发展才是有效途径。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白人朴认为,目前很多媒体在宣传“谁来种地”的问题上有一定片面性,过度地强调目前农村壮劳力缺失、强调中国目前农业生产主要依靠的是“386199”部队。实际情况却是,目前真正在农村起主导作用的,进行主要农业生产作业的,是掌握现代生产手段,有一定科技知识的新型农民,且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农机手。而所谓的“386199部队”则是做一些辅助性的工作。
传统农民“可以种地”,但新型农民“更会种地”。相比传统农民,新型职业农民“有知识,有文化,懂科技,会经营”,具有规模经营和专业技能相结合的优势。在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后,新型职业农民不仅依靠土地深松、玉米精量播种、机插秧等机械化生产方式实现了“轻松”种地,而且种出了好地,种出了质量。农业机械化在确保粮食安全和促进农业现代化的作用已越来越明显。
2012年,各地大力发展农机合作社,在推动我国农机化发展的同时,也催生了一批新型职业农民。其中,农机合作社理事长便是新型职业农民的典型代表。具备一定的知识水平,了解农业机械及农机市场,同时还善于经营。在他们的引领下,农机合作社不仅促进土地流转、扩大农业经营规模、完善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和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而且还拓宽了农机服务领域、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增强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了农民增收。
此外,现在合作社里的不少农机手都在“兼职”,农忙时候,他们的身份是农机手,其他时间他们又转变身份,到城里打工。在这些“兼职”群体中,就有不少年轻人,他们乐此不疲地过着这样的双职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