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道路,但目前我国农业现代化仍然滞后于工业化、城镇化,具体表现为农业依然基础薄弱、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较大等方面(即“三农”核心问题中的农产品供应和务农收益问题)。因此,报告中强调农业现代化将是“四化”同步发展中的重点和难点,这预示着未来政策重点将长期聚焦于农业现代化进程,从而给农业及配套产业带来长线投资机会。
从中长期看(5-10年),我国农业现代化将与城镇化进程齐头并进:
一、我们在此前城镇化专题报告中提出,我国城镇化进程远未结束,预计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有望达到60%,未来十年仍将有1.2亿潜在人口逐步从农村转移到城镇。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与土地流转速度的加快将为我国农业规模经营、推动农业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和集约化生产创造出有利条件;我们预计未来十年伴随城镇化继续推进以及农用土地流转速度的加快,将推动农村经营体制进一步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转变。
二、同时,城镇化进程还将通过拉动农产品(尤其是动物蛋白产品)需求与价格,带动资金、技术、人才等现代生产要素向农业领域延伸,给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带来延绵不绝的动力。
目前并没有一个权威的标准去衡量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与国际农业发达国家的差距,根据《中国现代化报告2012:农业现代化研究》中的观点,以农业增加值比例、农业劳动力比例和农业劳动生产率三项指标计算,截至2008年,中国农业经济水平与英国相差约150年,与美国相差108年,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比中国工业劳动生产率低约10倍,中国农业现代化水平比中国国家现代化水平低约10%。此外,我国农业投资回报率与农业发达国家相比也存在较大差距(主要体现在净利率水平)。
造成以上差距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生产缺乏效率:
1.科技化与机械化水平落后导致种植业单产偏低:由于目前种业科研力量集中于公共体系使得企业缺乏优秀人才与大量投入的动力,落后的商业育种体与生物育种技术使得我国育种环节与国外农业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另一方面,部分作物品种机械化水平低下与薄弱的农田水利设施也制约着我国农作物单产提升速度。以上因素也导致了我国种植业单产依然落后于世界优势生产国:我国玉米、稻谷和小麦单产水平较世界优势生产国分别有78%、18%和5%的提升空间。
2.分散化的经营体制导致农业生产与管理水平落后:我国农业分散经营的现状使得农业生产缺乏与下游消费市场间的有效对接,更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同时技术与管理水平的落后使得我国农业生产效率远远落后海外发达国家。(例如,我国母猪平均一胎产13-14头仔猪,美国为18-20头)。
3.其他因素限制:养殖密度较大、疫情多发、粮食主产区与养殖主产区脱节以及农业产业缺乏技术与资金投入等。
因此,提出农业现代化建设,目标就是要对症下药,大幅提高当前落后的生产效率。
基于目前我国农业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政策导向,我国农业现代化未来将沿三个方向快速推进:科技现代化、装备现代化与组织形式现代化:
1.科技现代化:即通过提升产前生产要素(生物育种、动物保健、高端饲料、化肥和农药等)与产中生产环节科技含量推进农业科技现代化;技术进步与产品科技含量不断提升将成为未来科技型龙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即通过科技含量提升产品溢价能力),成为促使生物育种、动物保健、高端饲料与化肥农业行业快速成长的重要驱动力;同时政策的适时跟进推动,大力提倡行业整合,也将给科技型龙头企业带来延绵不绝的发展动力。一批技术水平、产品储备与营销、服务实力雄厚的龙头企业也将在农业科技化进程与产业变革浪潮中脱颖而出。
2.装备现代化:即通过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农田水利等)以及农业生产物质装备(农业机械等)的投入力度推进农业装备现代化;与农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装备现代化水平(土地装备率与农田水利建设)仍然偏低,未来因地制宜的专业化和组织化生产将扩大单一作物集中连片种植规模,规模化生产将给机械化作业、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创造出广阔空间。我们尤其看好受益于农机补贴的不断加大及农田水利建设加速,农业机械(尤其是水稻种植机械与玉米收获机)行业和农田水利设备中水泵、节水灌溉设备、管材等子行业的成长空间。
3.组织形式与配套服务现代化:即通过农业组织化生产(发展专业大户、农村合作社和扶持产业龙头企业等)和社会化服务(为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提供全面、系统和一体化服务的农业经济组织)推进农业组织形式与配套服务现代化。当前我国农村分散经营的现状使得农业生产缺乏与下游消费市场间的有效对接,更难以形成规模效益。而龙头企业将凭借产业链整合与规模优势有效降低农产品生产与市场风险。因此,预计政策将会继续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借此推动农业经营体制改革。而产中环节经营体制的改革也将利于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的农资流通体系,通过构建一张高效、简洁、扁平化的农资产品流通网络,减少中间环节,使流通企业与农民共同受益。
预计我国农业科技、农业装备与农业产业体系建设未来五年将会加速:针对目前我国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国务院在今年发布的《全国现代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将加强农业产业体系、农业科技、农业基础设施和装备等方面的建设,具体包括:至2015年,1)农田有效灌溉面积新增4000万亩、灌溉用水效率提升6%;2)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累计提升8%;3)农机总动力增加8000万千万,年均复合增长1.68%;4)农业产业化组织带动农户数量增加2300万户,年均复合增长3.97%;5)奶牛和生猪规模化养殖比重分别提升10%和15%。
今年“三农”政策核心很可能聚焦于农业组织形式与配套服务现代化:
回顾2004年至今的所有一号文件,不难发现“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产品供应与农民增收问题,即通货膨胀和城乡收入差距问题。但在今年粮食连续第九年增产同时农民收入增收无虞的情况下,我们判断明年一号文件将侧重于农业经营体制改革问题:基于2010年一号文件中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指导方针、2011年和2012年一号文件分别侧重农业装备现代化(水利设施)和科技现代化,我们预计2013年一号文件重点很可能聚焦于组织形式现代化,具体反映在推动农村经营体制改革-即在坚持农户作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基础上,创新发展专业大户、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等生产经营形式,从而实现农业生产经营的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和集约化;和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即提高流通效率、加快农村农村市场和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
历年一号文件“三农”问题政策梳理:1)侧重农民增收,出现在2004年、2008年和2009年一号文件。2004年政策背景是因为2000年为降低粮食库存,政策鼓励将粮食用于深加工、出口和作为畜禽口粮,为减少粮食播种面积,让粮价持续下跌且地方没有完全落实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的政策,造成98至03年间农民收入增长乏力;2008年政策背景是因为海外通胀输入和猪价飙升共同导致国内通胀居高不下,政府为控制通胀而限制大宗口粮价格涨幅(包括不上调最低收购价),影响农民收入增幅;2009年政策背景是想通过务农收入增长弥补经济危机造成的外出务工收入减少。2)侧重农产品供应,出现在2005-2007年和2010-2012年一号文件。这些年都是在农民增收无虞的背景下,政府政策重心转向农产品供应。
政策连贯性预期下的中长线投资思路:保障农产品供应与农民增收历来都是、未来仍将会是“三农”政策制订的核心,在单位收益率提升预期有限的前提下,农产品价格上涨与城镇化进程带来的耕地集中化趋势将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驱动力。同时从中长期审视农业政策,我们还应该考虑在我国耕地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如何满足城镇化进程与消费升级所带来的食品需求(即从此前的吃饱转为未来的吃精吃好)。我们认为,在耕地面积提升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农产品供应增加将主要依靠单产提升,也就是依靠1)产前生产要素科技化(良种、动物保健、高端饲料、化肥农药等);2)产中生产技术改良(农业机械、农田水利)以及生产规模化、集约化(组织形式与配套服务现代化)。由此可见,科技现代化、装备现代化、组织形式与配套服务现代化在中长期内将是提升农产品供给的当务之急,我们预计国家将继续加大对相关环节的政策支持和扶植力度,从而为农业及相关子行业带来可持续的发展机会:长期受益标的主要来自生物育种、动物保健、高端饲料、农业机械、农田水利、农药化肥以及农资流通和农业龙头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