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业部颁布的《全国农业机械化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确定了规划制定的基本原则: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不同区域的自然禀赋、耕作制度和经济条件,采取相应的技术路线和政策措施,推进不同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实现农业机械化。
重点突破,科学发展。以促进农机农艺融合、机械化与信息化融合、调整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布局、实现重大装备技术突破等为重点,加大协同攻关和工作力度,加快实现粮食主产区、大宗农作物、关键生产环节机械化,带动农业机械化全面协调发展。
鼓励创新,完善机制。创新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机制,提高农机利用效率和效益。加快农机工业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搭建以企业为核心、科研为基础、示范推广为推动力的科技创新平台,提高研发能力和制造水平。
市场主导,政府扶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引导社会资本、技术和人才等要素投入,继续加大对农业机械购置、使用、维修和农机工业的财政、金融等扶持力度,调动企业研发生产和农民购机用机积极性。
原则的订立是因为任务,而任务是由发展所面临的现状和问题决定的,所以我们首先来分析一下中国农机化所处的历史阶段和面临的挑战。
一、中国农机化的现状分析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环境显着优化、政策法规不断健全、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地位作用持续增强的五年,是“农民自主、政府扶持,市场主导、社会服务,共同利用、提高效益”为主要特征的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得以确立并丰富发展的重要时期,成功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由人畜力为主向机械作业为主的历史性跨越。
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农村青壮年劳力短缺对粮食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有效提高了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持续增强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为我国粮食持续增产及农业农村经济保持良好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政策法规建设取得新突破,农业机械化扶持力度加大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机械化发展,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扶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政策措施。农业部和各地也相继制定了配套法规和规章,基本涵盖了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各个领域。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力度不断加大,作业补贴、基本建设投资等一系列扶持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农民购机用机的积极性。
(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深入实施,农机装备水平显着提升
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规模逐年大幅增加,受益范围不断扩大。仅“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农机购置补贴资金351亿元,带动地方和农民投入超过1105亿元,补贴购置农机具1078万台(套),受益农户达906万户。经济作物、畜牧水产养殖、林果业及农产品初加工机械保有量快速增长,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机械装备稳步发展。
(三)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加快推进,农业生产方式实现新跨越
“十一五”期间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年均提高3.3个百分点,远高于“十五”期间年均0.7个百分点的增速,2010年达到52.3%,农业生产方式实现了从人畜力作业为主向机械作业为主的历史性跨越。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化快速推进,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取得突破性进展。畜牧水产养殖业、林果业、设施农业及农产品初加工等机械化全面发展。
(四)科技创新取得重大进展,新机具新技术应用范围逐年扩大
农业机械化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发力度不断加大,部分“瓶颈”环节技术与集成问题得到解决。大马力拖拉机研发取得明显进展;水稻种植和收获机械装备基本成熟;油菜收获、甘蔗收获、牧草收获、节水灌溉等作业机具创新取得重大进展。以公益性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机构为主体的技术推广体系基本建立。
(五)农机专业合作组织蓬勃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农机社会化服务呈现出组织形式多样化、服务方式市场化、服务内容专业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的特征。以农机专业合作组织为龙头,农机大户为主体,农机中介组织为纽带的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初具规模,农机作业环节从产中向产前、产后扩展。农机社会化服务已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的突出亮点和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渠道。
(六)农机工业和流通业快速发展,农业机械化发展基础更加牢固
随着国家鼓励政策、资金投入、财税优惠等扶持政策和措施不断加强,科研开发、生产制造体系进一步创新和发展,农机工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并保持快速发展态势。农机流通市场体系逐步完善,连锁经营、专卖店等现代流通方式蓬勃发展。农机工业和流通业健康快速发展,为农业机械化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设施装备保障。
“十一五”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的实践表明,推进农业机械化必须把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作为首要任务,加快提高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必须把强化法制建设和优化政策环境作为重要保障,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强化政府支持,促进农业机械化规范、高效、持续发展;必须把转变农业机械化发展方式作为工作主线,强化科技支撑和农机农艺融合,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必须把培育发展主体和创新完善社会化服务机制作为主要抓手,着力培养以农机手为代表的新型职业农民,大力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不断增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活力。
尽管我国农业机械化在“十一五”期间取得长足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整体水平依然不高;与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大要求相比尚存诸多差距;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要求还不相适应,面临诸多矛盾和问题。如研发投入少,基础性与原创性开发能力不强,农机装备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丘陵山区和薄弱环节机械化发展滞后,农机农艺融合不够紧密,一些先进适用技术集成推广受到制约等。
这些问题有其客观深刻的经济社会成因。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经济结构调整也随之发生了根本转变,第一产业占全国GDP的比重从1978年的30%下降至2007年的10%左右,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成本和机会成本大大增加,农业生产的比较效益明显下降,导致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农村和农业,到城镇寻找就业机会。但同时,由于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家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经济条件。
另外,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其他产业的转移,我国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劳动力的比例逐年下降。根据国家统计局、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推算,到2020年将有3亿左右的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国家统计局《2005年全国1%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农村劳动的适龄人口(男16―59岁、女16―54岁)大量减少,滞留的农村人口将无法胜任农业生产需要。
调研表明,2005年全国大约有1/3的农户、1/10的耕地参与土地流转,这一趋势在未来将进一步扩大。如果农业机械化跟不上,将使土地利用率降低,严重影响粮食安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按照国内人口专家的研究分析,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已到“刘易斯拐点”,即已从工业化初期的“无限供给”转向中期阶段的“结构剩余”。主要呈现中老年劳动力过剩、季节性过剩和西部边远地区过剩并存的局面。
加之中国农业生产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转型期,区域性特征非常明显,这是中国农业的精华所在。从水土资源条件看,全国90%的耕地和森林分布在东部农业区,这里土地肥沃、灌溉发达、物产丰富,是全国粮食和农林畜渔产品的主要生产基地。而西部耕地和森林占全国总面积不足10%,草地面积占70%,全国1/3的草食性牲畜的存栏在西部。我国水资源总体呈现北方地多水少,南方水多地少的状况。如,南方水资源总量占全国的81%,而土地面积、人口和耕地分别占全国的36%、55%和36%,分布也极不均衡。
如此复杂的自然条件必然造成农业上的多样性与显着的地域性,而且地域间的差异非常巨大,这种资源的自然禀赋和农业的地域特征影响了农机化的区域发展。虽然在近十年来我国农机装备总量和综合机械化实现了大幅增长,但区域发展差距却在进一步拉大。就综合机械化率相比较,水平相差最大有十倍之巨,据2011年《农机化年鉴》公布的数据显示,黑龙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综合机械化率在85%以上,而贵州只有9.6%,30%以下的还有四个省,如果从结构均衡性和技术效率分析,差距将更加明显。
二、十二五规划的区域战略
《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根据区域特征制定了差别性的区域发展重点,规划的表述是“按照因地制宜、经济有效、保障安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突出重点的要求,围绕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协调推进不同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分六大地区,分别对这六个地区的发展重点进行了规划和布局。
东北地区(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
东北地区的平原比例达66.81%,水稻、玉米种植比例较高,特别是玉米种植比例高达38.83%,个别省份超过50%以上。这个区域的农业机械化水平全国最高,但是玉米机械化收获滞后(黑龙江32.04%、吉林16.50%、辽宁11.67%、内蒙古10.70%)。
强力推进水稻、玉米、马铃薯、大豆等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着力提高水稻机插、玉米机收及深松整地机械化水平,重点发展大马力、高性能农业机械,提高大型农业机械使用效率。努力提高甜菜收获机械化水平。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大力推进蔬菜瓜果等园艺作物生产机械化,以及生猪、奶牛、肉牛等家畜养殖机械化。大力发展草原畜牧业生产和农作物秸秆收贮加工机械化。积极发展农用航空,大幅度提高飞防灭蝗能力。
华北平原地区(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
华北平原地区的平原比例高达83.92%,主要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种植比例在50%以上,农业机械化水平居全国第二,收获机械化水平却高于东北地区。
重点巩固小麦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成果,推进应用小麦抗旱节水机械设备和技术,进一步改善装备结构,提高作业效益。强力提升玉米收获机械化水平,率先实现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加大花生收获机械化示范和推广力度,扩大花生机械收获面积。加快研发推广棉花育苗移栽机械,探索棉花机械收获有效途径。全面发展设施农业,积极推进蔬菜瓜果生产机械化和生猪、奶牛、蛋鸡等家畜养殖机械化。提高草原畜牧业生产机械化水平。稳步发展农用航空,提高飞防灭蝗能力。
长江中下游地区(江苏、上海、安徽、湖南、湖北、江西)
按照区域划分,长江中下游地区有六个省市,但严格意义上江苏、上海、安徽属于长江下游平原地区,而湖北、湖南、江西属于长江中游低矮丘陵山区。长江下游平原区平地比例较高,整体达到80.40%,以水稻、小麦轮作为主,玉米种植比例较少,耕地机械化水平高达81.18%,播种机械化水平较高,收获机械化水平全国最高。
重点普及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加快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建立油菜生产农机农艺协调发展机制,积极发展油菜种植和收获机械化,加大直播机械和联合收获机械推广力度,推动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加大棉花育苗移栽机械研发推广力度。提高设施农业装备水平,大力发展设施蔬菜与畜禽水产养殖机械化,加快引进、消化、吸收园艺作物育苗、种植、采摘机械,提高园艺作物机械化水平。积极研发、推广新型植保机械和小型秸秆收贮加工机械,降低劳动强度增强应用效果。稳步发展农用航空,提高飞防灭蝗能力。
南方低缓丘陵区(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
南方低缓丘陵区平原占耕地的比例接近50%,一半种植水稻,而插秧机械化水平落后,因此影响了整体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整个区域机插水平只有2.24%。
重点发展水稻、油菜生产机械化,努力提高水稻、油菜栽植与收获机械化水平。加快突破甘蔗收获机械化“瓶颈”制约,提升甘蔗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因地制宜发展茶叶、林果等经济作物及生猪养殖机械化,推广应用小型秸秆收贮加工机械,积极发展设施农业。
西南丘陵山区(重庆、四川、贵州、云南)
西南丘陵山区的地形条件最差,平地比例只有10%左右,综合机械化水平全国最低。同时,三大粮食作物都有种植,以水稻、玉米为主。
强力推进丘陵山区主要粮油作物和特色农产品生产机械化,重点推广轻便、耐用、低耗的中小型耕种收机械和植保机械。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生产机械化,推广小型秸秆收贮加工机械。加大灌排设备更新改造力度。加快藏区特色作物生产机械化进程,努力改善农牧民生产条件。
黄土高原及西北地区(山西、陕西、甘肃、青海、新疆、西藏)
这一地区地形条件较差,平原比例仅为30%左右,但因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旱作作物,其机械化水平较西南丘陵山区要高,由于玉米机械化收获环节发展滞后的影响,整体机械化水平较低。
加快发展玉米、马铃薯、棉花等作物生产机械化,重点发展大马力、高性能农业机械,大幅提高棉花采摘机械化水平和农用航空服务能力。加大抗旱节水机械设备推广应用力度。大力推进苹果、梨等林果业生产机械化。提高鲜活农产品贮藏装备保障水平。努力提高苜蓿等草业生产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高设施农业生产水平。积极推进新疆和藏区农牧业机械化实现更大发展。
而对于地形地貌有交叉的地区,应因地制宜加快提升水稻、玉米、马铃薯、油菜、甘蔗等主要农作物关键环节机械化水平,立足当地实际,发展特色经济作物生产、畜禽水产养殖等机械化。
《规划》重点关注了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并且依据不同的地域特征确定了差异性的发展战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几年随着规划目标任务的落实,我国的农机化能够不断克服发展中的不均衡性,实现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