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粮食增产,基础是否夯实?
2013-03-28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贯彻落实《实施意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系列报道之一

  编者按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加速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关键一年,做好农业农村工作意义重大。省委、省政府刚刚颁布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实施意见》提出,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着力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促进创新驱动、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从今日起,本报推出系列报道,从夯实粮食基础、建设宜居乡村、探路家庭农场、发力产业集群、培育新型农民等方面,对全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程中出现的新亮点、新经验进行梳理,对《实施意见》进行深度解读,以期为各地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在粮食总产量连续9年实现增产、连续7年超千亿斤的前提下,河南粮食生产能否再现“十连增”成为各路媒体追逐的话题。

  “九连增”来之不易,“十连增”任重路难。

  省委、省政府颁布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2013年,我省要继续在加快信息化进程中,持续探索“两不三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路子,夯实农业基础,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着力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贡献。

  粮食要增产,须有好粮田

  要地多产粮,先要让地壮。庄稼人都知道这个理儿。全省新增粮食产能在哪里?答案就在高标准粮田里。

  3月25日,尉氏县5万亩农业综合开发小陈乡项目区里,农民陈同友正在进行麦田管理。望着道路平坦顺直、林网整齐划一的田地,陈同友说:“过去这里整日风沙扬,现在路好了,渠畅了,种田省事,产量还高。”

  这只是我省农业综合开发、建造高标准粮田的一个缩影。仅这一项,去年我省农业综合开发就新增粮食生产能力7.1亿斤。

  《实施意见》里明确指出,要实施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积极推进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抓好农业综合开发、高产创建等项目建设,加快建设一批百亩方、千亩方和万亩方,集中打造平均亩产超吨粮的高标准永久性粮田。全年力争建成高标准粮田900万亩,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100亿斤以上。

  不仅有近期目标,远期目标也已“出炉”。今年制定的《关于建设高标准粮田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我省要在95个县1亿亩耕地内,建成6000万亩平均亩产超吨粮的高标准粮田,推动粮食生产走内涵式发展之路。同时,我省将以建设高标准粮田为重点,扩大整建制县乡高产创建试点,建设一批“吨半粮乡”和“吨粮县”,即一年夏秋两季粮食亩产分别达到3000斤和2000斤。

  在我省小麦主产大县,高标准粮田创建示范方成为促进粮食规模生产的重大举措。统计表明,去年小麦高产创建万亩示范方平均亩产在550~600公斤,比全省小麦平均单产高20%以上。示范方里的群众高兴地说:有了好粮田,不怕“黄土地”不能变“粮仓”。

  粮食要增产,科技力量大

  去年,全国夏玉米10万亩、万亩、百亩平均亩产的新纪录全部在我省产生。

  在现有资源和市场双重约束、灾害频繁发生损失严重、种粮效益低下等背景下,要实现粮食持续增长,就必须依靠科技支撑,通过进一步转变粮食生产方式,推进集约化、区域化、规模化经营管理,全面提高农民科技意识和科技素质,实现我省粮食生产的新突破和持续增产。“河南粮食增产科技支撑行动计划”项目首席专家郭天财一语中的。

  “免耕早播、合理密植、配方施肥、及时浇灌、未病先防、适时晚收、秸秆还田”,这是农业专家为玉米高产创建开出的科技配方。单独来看,每一项技术都不复杂,但如果能够把这些技术标准落实到千家万户,落实到田间管理的各个环节,发挥的高产威力就十分可观。而基层农业技术服务人员就是把这些技术串联起来的人。

  3月26日,延津县石婆固农技推广区域站站长申战士,正在给农民指导麦田技术管理。“原来乡村一级基层农技推广站‘网破、线断、人散’的状况,现在开始从根本上改变了。”申战士兴奋地说。

  申战士的兴奋来自《实施意见》传来的喜讯:加快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强化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条件建设,加快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继续实施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粮食增产科技支撑行动计划……

  根据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建设要求,今年我省计划新建700个以上农技推广区域或乡镇站,同时启动实施农技推广服务特岗计划试点,为基层农技站配备专业技术人员,打通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

  与此同时,按照“管理在县、服务在乡”的运行机制,今年我省将依托全省农技推广区域或乡镇站,建成省、市、县、乡、村“五级”农业信息服务体系,提高农业生产的精准化、集约化、智能化、规模化水平。

  粮食增产潜力在科技、出路在科技。

  粮食要增产,农机来帮忙

  春分时节,夏邑县胡桥乡胡营村,村民胡序彪一大早就领着家人,忙着覆盖地膜,准备下春玉米种子。

  “以往10亩玉米全部收割剥皮至少得10多天,去年用了玉米收割剥皮机,两个小时就干完了。”胡序彪笑称,“农机,就像咱农民的‘机器人’。有了这个‘机器人’,咱农民现在用一个月时间过年,一个月时间种田,10个月时间打工赚钱,生活像芝麻开花节节高。”

  省地方经济社会调查队不久前的一次调查,验证了胡序彪的话。对全省40个县(市、区)600个农户的粮食生产调查结果显示,2012年,秋粮亩均收益是夏粮收益的1.7倍。调查人员认为,由于耕作和管理方式等因素,多数粮农由过去的重夏粮轻秋粮逐步向夏秋粮并重方向转变。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转变?调查人员发现,过去秋粮特别是玉米机收率较低,从手工掰玉米、砍秸秆到剥皮、脱粒,全家男女老少齐上阵往往要用一个多月时间,造成他们不重视“不是口粮”的秋粮生产;去年我省玉米机收面积首次突破50%,达到60%左右,农业机械的应用让农民更愿意也更注重从事秋粮生产。

  《实施意见》提出,着力突破薄弱环节机械化,突出秋粮生产机械化;完善农机农艺融合协作机制,不断提升农机服务水平。

  农业机械好比给农民装上“机械手”,带来的不仅是耕作管理方式的转变,还有对土地流转的促进作用。为此,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培育新一轮粮食增长“专业队”,扶持一批种粮合作社,打造一批家庭农场,建立一批专业服务队伍,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新模式,将成为我省今后粮食持续增产的不二选择。

  农业基础设施的持续改善,农业机械的广泛推广,农业科技的充分运用,是农业发展取得历史性飞跃最为重要的因素。

  插上“翅膀”的河南现代农业,必将腾空而起,鹏程万里。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4-50756-1.html

标签:农机 是否 基础 粮食

上一篇:家庭农场,怎样才有好收成?
下一篇:对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调查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