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农机示范区加快推进农机装备结构布局调整
2013-04-09   来源:农业部农机化管理司    

  2012年以来,全国114个农机化示范区围绕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主题,突出调整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布局,突出农机农艺融合示范,突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通过抓重点带一般,抓创新促突破,抓示范促发展,将示范区建设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不仅引领带动了区域农机化发展,也为判断全国农机化发展态势提供了实践依据。

  一、主要成效

  (一)农机装备结构布局变化有新动向。一是农机总动力增速继续趋缓,作业量稳步上升。示范区农机装备总动力较上年提高4.2%,增速下降1个百分点,与之相对的是作业水平比上年平均提高2.6个百分点,农机装备结构布局调整优化效果进一步显现。二是大中型拖拉机保有量增速继续高于小型拖拉机,但增速趋缓。示范区100马力以上拖拉机较上年增长20.4%,增速下降2.8个百分点;50~100马力拖拉机较上年增长10.6%,增速下降0.5个百分点;20~50马力拖拉机较上年增长7.7%,增速下降2个百分点。从数据看,整体上大中小型拖拉机增速与马力段成正比,但增量需求放缓,今后更应关注更新换代、提高利用率等其他问题。三是薄弱环节机械保有量继续增长,但增速延续了下降态势。示范区水稻插秧机较上年增长18.4%,增速下降13.6个百分点;玉米收获机较上年增长28.1%,增速下降7.2个百分点;油菜收获机较上年增长37.1%,增速下降0.6个百分点。畜牧养殖机械较上年增长8.7%,增速下降0.9个百分点。水产养殖机械较上年增长18.4%,增速提高5.4个百分点。农产品初加工机械较上年增长4.3%,增速下降0.9个百分点。由此预测,薄弱环节机械化发展已经进入攻坚克难期,解决难题更应从创新农机化经营管理机制入手。四是西部等经济欠发达地区主要农机装备保有量增长总体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西部地区100马力以上拖拉机较上年增长20.2%,增速下降20.7个百分点;50~100马力拖拉机较上年增长13.7%,增速下降2.1个百分点;20~50马力拖拉机较上年增长11.9%,增速下降0.2个百分点;与全国相比,增幅分别高出0.2、1.6、5.2个百分点,仍旧处于数量加快增长阶段。受地形条件限制以及品种影响,水稻插秧、玉米收获等薄弱环节机具保有量分别增长了8.2%和17%,增速较上年下降8.5和8个百分点,较全国低10.2个、11个百分点。油菜收获机械发展较快,比上年增长48.6%,高于全国11.5个百分点。

  (二)农机作业水平持续提高。一是示范区综合机械化作业水平总体持续提高。84.8%的示范区综合机械化作业水平均超过57%的全国水平,低于全国水平的主要位于西南等丘陵山区和经济不发达地区。56.2%的示范区综合机械化作业水平提高幅度高于全国2.2个百分点的平均数,最高达14.5个百分点(提高幅度低于2.2个百分点的主要是基础很好的示范区)。二是丘陵山区综合机械化作业水平加快提升,瓶颈问题正在解决。丘陵山区示范区综合机械化作业水平继续保持较快发展,有57.8%的示范区作业水平提高幅度高于2.2个百分点。超过40%的丘陵山区示范区综合机械化作业水平达到70%以上,17.8%的已达到85%以上。虽然仍有24.4%的丘陵山区示范区综合机械化作业水平低于57%的全国平均水平,但从发展趋势看,丘陵山区正在逐步克服传统瓶颈制约因素,农机化发展势头良好。

  (三)先进适用农机化技术辐射基地功能更加明显。截至2012年底,全国已基本建成相对稳定的机械化示范基地460万亩左右,较上年增加210万亩,呈倍增态势。示范区在继续抓好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等主要环节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工作的前提下,加大了种子、植保、烘干、秸秆收集处理、初加工等领域机械化、信息化示范力度,充分发挥了科技辐射源头的功能。黑龙江省富裕县购置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机80台,处理种子播种面积达125万亩,平均亩产增加10%。河北省大曹庄农场农机户自发研制了棉花机械化喷药装置,可在棉花整个生育期内进行病虫害机械化防治。宁波余姚市烘干机保有量达199台(套),烘干能力较上年增加了74%。新疆阿克苏地区在林果种植相对集中的乡镇建立初加工示范基地,集中引进果品烘干、清洗和分选设备。新疆兵团农八师一四九团建成农机作业GPS导航基站,开始试水农机信息化作业体系建设。河南省新密市自主研发生产9KY-1A型、9KY-2型等秸秆压块机成套设备,解决了国内秸秆收集压块发展的瓶劲问题。广西武鸣县自行研制成功4UM-160型木薯收获机并大面积推广应用。

  (四)农机化节能减排示范探索推进。2012年,各示范区积极探索应用农机化节能减排技术。一是老旧农业机械淘汰力度稳步加大。淘汰老旧农业机械超过12万台,动力145万千瓦,较上年分别增长36.3%和22.7%,增速与往年相比没有明显变化,报废更新政策激励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二是拖拉机作业量增长幅度低于动力增长幅度。示范区拖拉机总动力增长10.9%,而作业总面积仅增长7.9%,单位功率作业面积下降2.7%。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复式和联合机具的推广应用,减少了作业总面积;免耕播种、深松等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增加了动力需求。三是拖拉机燃油消耗略有上升。示范区拖拉机单位燃油作业面积下降1.3个百分点,万元农机化作业收入耗油量上升1.4%,这其中虽然有新技术应用消耗功率增多的因素,但也说明在提高燃油利用效率方面面临新压力,节能减排工作任重道远。

  (五)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质量继续提升。各示范区不断创新农机化生产经营管理机制,继续以农机专业合作社为主体,大力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服务能力和质量持续提高。2012年示范区拥有注册登记的农机专业合作社数量、入社人数、作业面积较上年分别增长21.3%、18.5%、23.6%;社均服务面积1.8万亩,较上年增长0.1万亩;社均服务规模过万亩的示范区占到67%,较上年提高4个百分点。吉林省乾安县农机合作社和农机大户自耕土地面积11.8万亩,代耕土地26.4万亩,服务面积已达到全县耕地面积的30%。山东省肥城市农机专业合作社社员人均收入3万多元,比当地农民人均收入高约68%。河南省济源市出台《关于开展以提质创优工程为主题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四赛活动实施意见》,引导合作社在制度创新、组织创新、机制创新和服务方式创新等方面实现新突破。

  二、主要措施

  2012年,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示范区建设各项工作措施得到很好落实。

  (一)切实加大示范区建设管理机制创新力度。农业部加强了示范区建设机制顶层设计,组织制订了《全国农机化示范区建设水平考核评价办法(试行)》,增设4个县(市)为全国农机化示范区,组织新增示范区农机局负责人参加全国粮油大县农业局长培训。各省级农机化主管部门做到了示范区建设有负责处室、有专职人员,较好地完成了对示范区建设的具体指导工作。各示范区也在农机化发展组织管理机制、探索适应土地规模化经营新思路、统筹利用涉农项目和资金发展农机化等方面加大了创新力度,取得了积极成效。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依托农机专业合作社,积极探索土地规模化经营新思路新模式。四川省射洪县统筹规划全县涉农项目和资金集中投入示范区,形成一种左右联合、上下联动的发展态势。宁夏青铜峡市市委政府将农机化示范区建设作为2012年全市农业农村工作的十大重点工作之一,列入年度效能目标考核内容。贵州省安顺市争取到贵州省委省政府出台支持安顺市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的政策措施,并与省农委签订了支持建设农机化示范区的合作备忘录。

  (二)认真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各省(区、市)按照农业部要求,在安排农机购置补贴资金时持续向示范区倾斜。2012年示范区县均中央财政补贴资金达1900多万元,较上年提高16.2%,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各示范区充分发挥补贴政策的引导作用,加大主要作物、重点环节和生产急需的机具补贴力度,有力推进了示范区建设。同时,按照部、省要求,切实加大补贴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力度,积极推进补贴政策信息公开,总体上确保补贴政策实施在正确的轨道中运行。吉林省榆树市要求凡购置拖拉机、水稻收割机、玉米收获机的农民,必须自行在本村找五个信誉户,进行购机联保,并与乡(镇、街)政府签订“农机购置补贴五户联保责任书”,通过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制止了倒机现象的发生。贵州省乌当区采取在中央及省级合计补贴38%基础上,利用省级以下财政资金,累加12%补贴,扶持重点示范点及服务组织的发展。新疆和田地区优先对核桃示范区所需机械进行补贴,对购置补贴资金中林果资金使用比例列入目标管理考核范畴。

  (三)持续强化多元投入机制。按照部省共建、地方主抓、协同推进的建设机制,农业部和省级农机化主管部门在安排各类政策和项目中,继续对全国农机化示范区进行优先支持。各示范区一方面认真实施中央和地方财政安排的各类建设项目,一方面继续利用示范区这个平台和多年建设形成的集聚效应,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共同建立农机化示范点。2012年共争取到中央和地方财政以及工商信贷资金投入10.4亿元(不含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较上年提高35.3%。一是中央投入。共争取资金8904万元,较上年有较大下降,主要原因是按规划方案能够安排的项目大部分都已优先安排。二是地方投入。共争取资金5.27亿元,较上年增长9.8%,主要建设项目体现了较强的地方特色,如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补贴、节水滴灌设施建设、机具库棚和农机维修中心建设等。三是工商企业和金融信贷投入。共落实资金4.27亿元,比上年增长2倍。投资方向包括机具购置贷款、设施农业基地建设、农机制造修理以及特色作物机械化等。江苏省金坛市社企共建再上新台阶,与江苏三喜机械有限公司共建农机化示范基地,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三喜盈门农机专业合作社”。宁夏暖泉农场积极争取亚洲银行贷款项目100万元用于示范区建设。辽宁省昌图县争取县政府整合农业支农资金500万元用于农机合作社建设。

  (四)坚持不懈提高农机手整体素质。各示范区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和技术比武活动,积极打造新型职业农民。全年共培训农民和各类农机人员68万人次,县均6300人次,较上年增加46.5%。随着机手素质的提高,农机经营效益也在不断攀升,2012年示范区农机化经营收入达到343.8亿元,县均3.2亿元,较上年增长7.8%。值得关注的是,公益性农机化技术推广培训机构与农机企业的合作培训农机手的态势较往年更加明显,新型培训机制得以继续巩固。江苏省新洋农场与农垦培训学校、大中专院校及国内外农机具生产厂家共同组织开展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山东省兖州市分别与五征山拖、国丰、大华等农机制造企业联合建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驾驶操作培训基地、玉米联合收获技术培训基地、保护性耕作技术培训基地。

  (五)不断强化农机安全发展意识。各示范区继续深入贯彻实施《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本着为民爱民便民利民原则,创新促进农机化安全发展的制度,推广“送检下乡”服务模式,完善农机免费管理机制。积极参与部、省“平安农机”创建工作,已有54个示范区被评为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青海省互助县利用有限的财政资金,实现了农业机械免费监理。广西崇左市成立农机安全监理驻农机经销商工作站,创新带牌销售拖拉机新模式。重庆市涪陵区针对拖拉机驾驶人的特点启动实施“千人复训”计划,邀请交警事故处理专家、交通驾校讲师进行专题讲解。

  多年来,各地在建设农机化示范区的过程中大胆探索,积累和形成了一些有益于推进农机化科学发展的经验。一是加强领导,把农机化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去谋划,是推进农机化科学发展的有力保障。二是因地制宜,紧密结合现代农业发展实际需求,顺应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新要求,是推进农机化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所在。三是统筹兼顾,着眼于农业各产业发展,加强典型引路和各类资金整合利用,是推进农机化科学发展的有效举措。四是为政清明,教育农机干部牢固树立和保持清正廉洁的服务意识,是凝聚各方力量推进农机化科学发展的向心力所在。五是想民所想,把改善提高农民生产生活质量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是推进农机化科学发展的应有之义。

  三、今年工作思路和重点

  自2007年至今,示范区建设已进行了5年多,初步达到了当初提出的“要争取利用5年左右的时间,将示范区建设成为各类先进适用农机具和农机化技术试验示范基地、科技创新基地”的目标。为进一步发挥示范区的引领带动作用,提出2013年工作思路和措施。

  工作思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和农机化工作会议的部署,把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质量效益作为贯穿示范区建设的主线,突出调整优化农机装备结构,着力主攻薄弱环节机械化,大力开展农机农艺和信息化融合,进一步培育和提高农机化发展主体和技术支撑队伍的素质能力,进一步创新完善县域农机化发展质量效益不断增长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宣传总结示范区建设成效经验,继续鼓励和支持示范区在农机化发展和现代农业建设中探索实践。

  主要措施:按照突出年度特点的要求,主要抓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培训新增示范区农机局负责人。结合农业部干部培训工作整体安排,对新增示范区农机局长进行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理论、政策培训,切实提高示范区建设带头人的素质能力。二是开展示范区建设成效阶段性评价。在全国范围内征求《全国农机化示范区建设水平考核评价办法(试行)》意见,会同各省级农机化主管部门和农业部农机推广总站,对示范区建设成果进行评价。三是进一步宣传示范建设成效。利用相关媒体,大力宣传示范区建设成果和典型经验。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4-50723-1.html

标签:农机 布局 调整 结构 推进 示范区 加快 装备

上一篇:自走式旋耕机,是“蛋糕”还是“切糕”?
下一篇:发展家庭农场离不开培育职业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