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基层农业人才难觅 半数涉农专业学生不愿“务农”
2013-04-11   来源:农民日报    

  据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干部介绍,他们专业共有67名学生,选择考研的同学占到近一半。在记者随机采访的10名正忙着找工作的大四学生中,有9名同学报考了湖南省公务员考试,目前正在积极备考。

  “尽管我们知道,最终考上的人寥寥无几,但现在就业压力大,考公务员已成为我们找工作的一条必选之路,况且,当初学农是被调剂的无奈之举,并非自己兴趣所在。”一名学生向记者吐露心声。

  人才短缺,结构性矛盾如何解决?

  一方面是基层新型农业人才青黄不接,另一方面却是学农大学生不愿走入田间,如何解决涉农专业人才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成了当务之急。

  “种田离不开农民,但更需要新型人才来做当家人。希望国家尽快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大学生投入到家庭农场建设中来。”这是3月28日江苏省常熟市古里镇田娘农场董事长高健浩向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表达的热切期盼。日前,记者在湖南省实地采访,深切感受到基层对新型农业人才的渴求。令人欣慰的是,目前,国家越来越重视对新型农业人才的培养。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着力加强农业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充分利用各类培训资源,加大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者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同时,制订专门计划,对符合条件的中高等学校毕业生、退役军人、返乡农民工务农创业给予补助和贷款支持。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分管学生工作的副院长莫华分析,好的政策落地,需要政府相关部门、高校、企业及社会各界多方共同努力。政府要加强就业指导,解决大学生在基层就业的实际困难和问题;高校要重视加强校企合作,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企业则要提高农业人才的就业待遇。同时,社会要引导涉农专业学生树立投身农业事业的信心,消除对“三农”工作的偏见。

  多年负责人事教育培训工作的长沙市人事局刘勇军认为:“要吸引和留住学农大学生在基层农技一线工作,既要让政策、待遇向一线倾斜,又要营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才成长氛围,让他们的价值得到体现,才能鼓励更多的年轻人到广阔的田野中实现梦想。”(农民日报 记者 张振中 杨娟)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4-50718-1.html

标签:农机 专业 学生 务农 涉农 半数 农业 人才 基层

上一篇:补贴政策调整和变化成为农机市场需求的导向
下一篇:新形势下农机推广工作的思路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