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安徽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调查
2013-05-27   来源:安徽日报   

  如何衡量循环效益?

  充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产出率,做到既循环又经济

  与“鸭稻同田”、“桑基鱼田”等我国古代循环农业相比,如今的循环农业似乎更具“化腐朽为神奇”的功效。

  专家表示,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是对传统农业的改造,对现代农业的提升。一是产业链更长,融合了一、二、三产业,具有更大的增值空间;二是技术创新,综合应用了环境技术、生物技术、化学技术、信息技术等,获得了新的环境效益。

  还以经纬公司为例,通过建立循环链,其面粉加工厂年获纯利100多万元,生猪养殖获利200多万元,大棚果蔬种植获利300多万元。由于养猪用的是绿色饲料,种植果蔬用的是有机沼肥,“化学农业”变成了有机农业,因此农产品的品质高、风味好,价格比别人的高几成。

  “今后还可延长这个链条,实现进一步的增值。 ”郭长勇说,一是向上游的种植业延伸,利用沼肥将周边的14.6万亩水稻全部改造为有机水稻;二是向下游延伸,建立农产品交易市场,并采用电子商务模式推销产品。

  “显然,循环农业并非简单的产业链延伸,也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多元化经营。 ”安徽省人民政府参事、中国区域经济学会顾问程必定说,循环农业能充分利用每个环节的资源,使成本大为降低,效益不断递增,实现了市场对资源的优化配置。通常意义上的多元化生产经营,由于产业之间互不相关,未能有效利用资源,会导致成本居高不下。

  怎样组织生产更有效率?

  让农民有事干有钱赚,循环农业才能有后劲可持续

  黄山市多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光辉说,以往他的循环农业试验苗圃里的救心草,经常被周边农民“顺走”,防不胜防。为什么?因为救心草1亩地年收益达1万元,而种水稻1亩地收入不过几百元。后来公司把救心草免费送给农民,签订产销协议,获得了双赢的效果。“被拿”与“主动送”,反映了新旧观念的碰撞,这种碰撞催生出循环农业的生产组织方式。

  阜阳德益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按工厂化方式,利用多种农林废弃物生产蘑菇,并将蘑菇种植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再次利用。在将杏鲍菇等新产品投入市场时,他们面临着是扩建厂房还是寻求合作社支持两种选择。

  “我们最终选择了后者。 ”公司总经理李文生表示,扩建厂房投资大、周期长,等厂房建好时,杏鲍菇市场就可能会由卖方市场变成买方市场,价格急剧下降,市场风险极大。而与合作社、协会等进行合作,可以立即开展生产,迅速占领市场,从而获得较好的议价权,在一定时期内形成产量越大、价格越高的有利竞争局面。

  “按照目前农村的土地流转和确权制度,龙头企业与基地、合作组织联合,是循环农业最优的生产模式,符合专业化分工、社会化服务、循环化发展的要求,个体农户和家庭农场都难以胜任。 ”安徽省循环经济研究会副会长丁俊先说。

  记者了解到,循环农业创建了许多新产业、新岗位,需要大量的“农园工”、“农场工”、“农厂工”、“农服工”等,极大地提高了农民就业率。比如,多维公司采用循环经济模式改造茶园,形成了乔灌草搭配的立体茶场和多条产业链,原来一位工人一年只有20多天采茶挣钱,现在可以工作8至10个月,打工收入提高了10倍以上。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4-50597-1.html

标签:农机 调查 经济发展 循环 农业 安徽省

上一篇:完善安徽省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探讨
下一篇:着力创新经营体制机制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