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精准农业生产系统建设探析
2013-06-25   来源:黑龙江经济报(作者:迟立军)   

  核心观点:

  精准农业生产系统建设将有效地提高七星分公司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必将引领和带动着垦区现代化大农业的快速发展,使垦区成为展示我国现代化大农业的重要窗口。

  近年来,粮食安全成为全球共同面对的重大发展问题。我国农产品供给呈现供求偏紧、价格整体攀升、对国外资源和市场依赖程度提高的新格局。而我国粮食总产量虽然逐年上升,但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却逐年减少。在此背景之下,打破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因素、改变农业粗放式增长的现状,提高劳动生产和土地利用效率,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大精准化建设刻不容缓。

  北大荒股份有限公司七星分公司精准农业生产系统是指借助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机械控制技术、遥感技术和通信技术等多种信息手段,依靠精准农业的技术方法,对分公司生产和经营进行精准化的管理控制,目的是实现种、肥、药等生产要素的精量播施,以及农机作业的精准控制。精准农业是七星分公司精准化生产建设的技术核心,它能够根据作物产量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和作物生长环境的差异性,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智能化装备技术进行定量决策、变量投入和精准定位实施,是一种现代农业操作系统和管理策略。

  七星分公司自身优势

  一直以来,七星分公司立足自身实际情况,坚持大胆创新,强力推进以大农机配备、大水利提升、大科技创新、大合作拓展为主要标志的现代化大农业发展战略,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现代化大农业发展之路。现已稳定具备了80万吨的粮食产能,被国家评为“全国水稻优势产业带、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先后七次荣获农业部“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场”荣誉称号,在农机装备配备、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和科研交流合作等方面形成了巨大的优势。

  现代化农机设施装备。七星分公司始终追踪国内外最前沿、最先进的农机化技术和装备,坚持不懈武装现代化大农业。近五年,先后投资1亿多元,引进200马力以上农机具30多台套,先进的水稻插秧机械1000多台套。目前分公司拥有农机总动力21.1万千瓦,农机具总量3.5万台件,农机新度系数0.9,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9%,劳动生产率居国内领先水平。七星分公司同时还拥有北大荒精准农业农机中心,建设占地面积8.1万平方米,库房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建设的规模大、标准高、功能全,属国内领先、世界一流水平。

  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2011年,科技园区已成功升级为国家级科技园区,近年来累计投入3700万元,按照“理念超前、技术创新、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定位,不断加强园区建设投入,充分发挥园区“六大功能”,实施重点跨越。2005年以来,共完成科研课题和示范项目426项,其中转化国家级科研成果42项,累计推广面积5000万亩,年均增加粮食3.5亿斤,增加经济效益30亿元,在新品种、新技术的研究试验、示范推广、科技培训等方面,充分发挥出了科技与生产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

  科研院所、高校合作。七星分公司依托于国家农业智能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农业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等院校及科研机构的技术支持,采用先进的农业信息化管理手段,运用全球卫星定位、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农田信息采集、农业专家决策、农机管理指挥等系统以及现代农机装备,实现了农业生产的科学指挥、自动导航、精准作业、质量监控、视频回传等先进技术的广泛应用,达到了减少生产资料投放,降低农机作业成本,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升粮食品质的目的,最终实现了农业生产节本、提产、增效,为我国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起到了示范和引领作用。

  精准农业生产系统建设措施

  凭借分公司自身具备的巨大优势,结合七星分公司现代化大农业发展战略,建设分公司精准农业生产系统是实现分公司农机配备、科技创新和合作拓展三个重要发展目标的最佳途径。未来几年内,七星分公司精准农业生产系统建设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大力推进农机定位导航与作业监控自动化建设。农机装备是现代化分公司生产的主要力量,监控农机作业状态、统计农机作业进度,对分公司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推动农机定位导航与作业监控设备的建设是实现分公司农机作业智能调度、高效协同作业的基础;是实现农机作业状态实时监控、设备故障报警,保障农机设备高效运行的有效手段。同时,农机作业费用自动核算、生产进度自动汇报也是分公司生产计划实施的有力保障。

  积极推动农机精准作业控制设备配套建设。引进精量播种控制技术、变量施肥控制技术等现代化的农机作业控制技术,积极推行现有农机和农具的精准作业升级改造和设备配套。通过精准化的种肥播施技术,大幅提高播种质量,降低作业垄间重叠、遗漏,节省肥料用量,提高分公司经济效益。

  全力建设分公司精准农业生产管理服务平台。重新整合分公司资源信息,以地块为单位建立从种到收的分公司生产档案系统;统一管理地块土壤信息,实现在线的测土配方施肥推荐;建立分公司常见作业病虫害图谱信息库,结合病虫害移动采集设备与专家诊断平台,实现分公司作物病虫害的快速诊断。

  精准农业生产系统建设效益分析

  七星分公司精准农业生产系统的建设,在带来分公司生产能力大幅提升的同时,也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分析。通过农机定位导航与作业监控设备和农机精准作业控制设备的配套,以及分公司精准农业生产管理服务平台的建设,以七星分公司77.5万亩耕地作为依据展开经济效益测算,每年可产生可观直接经济效益。

  一是通过基于卫星定位的农机自动导航技术的应用,将大幅度降低作业垄间重叠、遗漏,平均每亩直接效益在8元左右。

  二是通过变量施肥系统进行施肥,与原来传统施肥方式相比,每亩节约肥料2公斤,可节省化肥2400吨。

  三是通过玉米精量播种作业控制技术的应用,可大大提高播种质量,保证播种均匀、深浅一致,可实现节省种子0.5斤/亩,节省人工间苗费20元/亩。

  四是通过农机作业监控技术和分公司精准农业生产管理服务平台的应用,可大大提高生产管理效率、降低农机空跑率、减少燃料动力与人员投入,也将带来显着的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分析。一是进一步提升我国农业生产管理水平。精准农业充分挖掘每一寸土地的生产潜力,根据每一作业单元的土壤情况,因地制宜地投入农业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挖掘土地的生产潜力。精准农业根据每一操作单元的具体情况精细、准确地调整肥、水、药等管理措施的投入量,有利于提高肥、水、药的利用率。采用精准农业技术思想,提高肥、水、药等农业资源的利用率,避免了过量投入对农田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促进我国农业向智能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形成农业生产全程精细管理和精细作业技术的协同工作模式,创建一种全新的从产前、产中、产后全程管理的方式,对黑龙江农垦系统乃至全国农业信息化建设起到示范带头作用。

  精准农业生产系统建设的尝试,将带动七星分公司农机装备水平的大幅提升,也为七星分公司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进一步提高起到了保障作用。这一举措将有效地提高七星分公司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必将引领和带动着垦区现代化大农业的快速发展,使垦区成为展示我国现代化大农业的重要窗口。

  (作者系北大荒股份有限公司七星分公司总经理)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4-50510-1.html

标签:农机 建设 系统 生产 农业

上一篇:山地现代农业发展之路解读
下一篇:问责声声,为何禁不住“火星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