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农田地膜 为何好用不好收
2013-06-26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作者:吴佩)   

  提高地膜回收率,专家建议加强防治技术加大补贴

  “残留地膜要真正分解,至少需要上百年的时间。既然农业发展离不开覆膜技术的应用,那我们就必须高度重视地膜回收的问题,遏制地膜污染的出现。”严昌荣对记者说。

  严昌荣认为,地膜质量是影响地膜回收率的重要因素,而目前我国地膜标准偏松,厚度不够,应尽快修订完善相关标准加强质量监管,并综合考虑资源成本,提高地膜拉伸负荷、耐老化性能,研发高强度、耐老化、易回收的农膜产品,或者是成本较低的可完全降解的生物膜。甘肃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管理站站长张玉辉也表达了同样看法,他说,只要适当增加地膜厚度,令其方便回收,且回收后仍有再生利用价值,地膜就可以顺利进入回收再利用的循坏链条中。

  “除了修改‘国标’,各地还应该因地制宜、因作物制宜推广地膜覆盖种植技术,尽可能地减少地膜的投入量,推广一膜多用、延期利用的技术,在不影响作物生长和粮食增产的前提下,适当减少地膜的田间覆盖度。”严昌荣认为,各地应该加强对适期揭膜回收技术研究,根据不同作物种类、不同区域条件、确定最合理的揭膜时间和揭膜方式,提高地膜回收利用率。同时,还要加快研制成熟适用的残膜回收机具。

  “当然,除了技术支撑外,更重要的是,政府应该加强宣传,并制定财政补助政策,对农民使用厚度大于0.008毫米的地膜所增加的投入成本进行补贴,同时也在采购回收机具上给予补贴,调动农民回收的积极性。”严昌荣补充说,“只有让农民意识到污染问题的严重性,才能从源头上制止污染产生。”

  另外,严昌荣还建议加强对地膜残留污染的调查与研究,开展全国性地膜污染等级摸底调查,因地制宜确定不同的发展和治理措施,对耕地开展长期的监测与跟踪,并加快建立农田残膜污染防治技术体系,加强农田残膜回收与资源化利用成果的转化应用。同时,加强生物降解地膜的研究,为彻底解决地膜残留污染进行技术储备。

  据了解,目前新疆、青海、甘肃等地,已经开始重视地膜残留的污染问题,并在不同程度上采取措施鼓励回收,已经收到一定的成效。

  “土地关系到我们子孙后代,如果我们都能重视这个问题,早日解决,农业才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严昌荣希冀道。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4-50504-1.html

标签:农机 不好 为何 地膜

上一篇:夏粮丰收成定局 “十连丰”后增产还能持续多久?
下一篇:我国农业机械作业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