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年龄在18周岁到60周岁的运城市常住居民,经县(市、区)农机部门审查符合补贴条件的农机购置户都可以申请贷款。”负责农机大市场“农机贷”业务的运城农商银行副行长张波告诉记者,农机购置贷款实行“自愿申请、专款专用、及时归还”的原则,有“两低一快”的特点,真正解决了农民购买农机具贷款难和担保难的问题。“两低”就是准入门槛低、贷款利率低,“一快”就是快捷办理贷款。贷款利率优惠,为现行基准利率上浮30%,即6.5‰的月利率,较一般农业贷款低了将近一半。操作流程非常简单,不需要对农户进行评级授信,更不需要担保抵押,农户只需通过县级农机部门的申报审查,交足补贴资金以外的购机价款,就可以到运城农商银行服务窗口申请贷款,最快不到十分钟即可办好贷款。
作为为农机大市场量身订制的金融信贷产品,“农机贷”的风险也完全可控。贷款由农机销售商与财政购置补贴个人账户质押组合担保,贷款额度按国家补贴标准确定,最长期限为1年。其间,由经销商按月结算利息,国家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下拨后,运城农商银行直接从借款人账户扣划补贴资金,用于归还本金,若农机补贴不能及时划转,按约定期限归还贷款时,由担保方在3个工作日内代偿。这就实现了财政补贴事实上的前置,购机户仍然享受“差价购机”。
农机大市场开业以来,运城农商银行贷款窗口坚持每天“9点上班,办完下班”,热情细致的服务得到购机户和经销商的广泛好评。“一天下午6:30,当大家准备下班时,平陆18位农民正好前来购机。为此,工作人员一直忙到晚上10点多才办完所有手续。”市场内一经销户说。
为促进农机大市场的快速发展,运城农商银行实行上门服务,为所有入驻农机经销商开立结算账户,安装POS机11部。同时,在摸清经销商资产状况的基础上,主动为企业进行评级授信,以彻底解决企业的资金困境。运城农商银行董事长卫永虹介绍,为解决农机大市场现金交易问题,正在市场内设立便民服务网点,为农民、经销商提供现金收付、转账结算、农机信贷等多种金融服务。
多方共赢见证试验成果
如果说“农机贷”是一次创新金融服务的试验,那么,这一“试”激起千层浪。
农机购置贷款对农户来说是一件非常利好的事情。拿一台总价13.4万元的东风牌110―120马力四轮驱动拖拉机来说,购机补贴是5.6万元,农民只需向经销商交付除补贴款之外的7.8万元。办完贷款手续后,运城农商银行将其余的5.6万元直接打入经销商账户。这让购机户更加清楚国家购机补贴数额,直观地感受到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
“麦收前,全市共销售收割机608台,农机大市场就卖出560多台,而我们公司销售的最多,总共240多台。这3个月,公司销售额达4000万多元,收到贷款补贴资金900万多元。”保胜农机公司总经理康保文对农机大市场“一站式”服务和方便快捷的农机贷款感到非常受用,这样的销售业绩是他所没有想到的。“去年同期,公司只卖出去160多台收割机。”
“经销商只需要承担远低于月息11.8‰的市场贷款利率,既降低了融资成本,还能及时回笼农机销售资金,加快了资金周转,增加了农机销量,提升了公司效益,可谓一举多得。”金桥农机公司销售经理姚建军说,“‘农机贷’属于全国首创,贷款服务把整个市场都盘活了,连生产厂家也受益不少。”他告诉记者,从开业到现在,公司共销售各种农机具近8000台,销售额接近1亿元,其中,补贴额贷款约1500万元。相比去年同期,金桥公司的销量至少增加了50%。
市农机局局长张建设说,运城农机大市场是农机系统综合改革的试验成果,“农机贷”是这个链条中最关键的一环。它对于推动农机市场的繁荣发展、促进农业机械化在全市的快速推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对运城农商银行来说,通过创新金融服务理念,也扩展了优质客户群体,壮大了资金实力,增强了信贷盈利能力。截至6月15日,该行先后为2469户农民提供购机贷款,金额达4061万元,市场经销商账款累计发生额7100万元,日均余额达1150万元。
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运城农商银行这一具有开创性的金融服务,抓住了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既解决了购机户贷款难、担保难的根本问题,又做到了方便快捷、不误农时,从而形成了农机局、购机户、经销商、金融部门以及生产厂家多方共赢的崭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