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现代农业建设有必要研究解决的六个问题
2013-07-16   来源:黑龙江日报(作者:于佩常)   

  三、保护好黑土地,筑牢农业根基

  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在中国的东北,其中我省就占了45%。作为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目前黑土地已面临严重危机。开发百年以来,每年因水土流失造成黑土层损失每平方公里三千吨左右,黑土层已由建国初期的30厘米~70厘米降至20厘米~30厘米,每年减少0.5厘米左右。目前,占耕地面积近一半的坡耕地黑土层已不足20厘米。特别是近些年由于农家肥的减少,土壤肥力明显下降,团粒结构明显变差,土壤有机质下降速度每年达20.8%。保护好现有的黑土地,关涉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不仅是“远虑”,而且是不可忽视的“近忧”。

  首先要抓农家肥。自化肥逐渐唱了主角以后,农家肥越来越少。养殖业发达的地方,畜牧业排泄物都已经成了农村的主要污染源。过去种地离不了的人畜粪便,现在白给都没人要。解决这类老百姓不愿意干、市场又无法调节的难题,只有靠政策引导。通过必要的扶持措施,让农民把现有的农肥资源充分利用起来,既可以解决地力下降问题,又可以改善农村卫生环境,实现农牧业的良性循环。同时,应尽快普及测土施肥,科学合理使用化肥,防止滥施造成的浪费和污染。

  二是通过调整农作物种植比例,缓解种植单一品种对地力的掠夺。依中国国情,不可能像发达国家那样让土地休耕,但传统经验证明,“调茬如上粪”。通过玉米、杂粮、大豆三圃轮作或间作套种,短期看可能是减产减收有所失,长期看却有助于恢复地力增产增收有所得,从可持续发展来说则是利大于弊。

  三是大力推广深松、免耕等保护性耕作技术,逐年扩大秸秆还田面积。对风化沙化碱化耕地进行综合治理,至少要控制住“三化”扩大趋势。对不属农田范围又不适宜种粮的耕地应坚决退耕还林还草。

  四、管好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

  我省的水资源相对较好,加上近几年没有发生大的旱涝灾害,所以一些人认为水不是问题。实际上,黑龙江的人均水资源仅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亩均水资源只占全国平均水平的31%,而且分布不均,呈“四多四少”特点:边境水多,腹地水少;夏秋雨多,春季太少;欠发达地区多,发达地区少;山区多,平原少。比如松嫩平原耕地占全省的45.6%,水资源只占5.7%。全省现有60多万眼机电井,已经使地下水水位逐年下降,污染又呈上升趋势。全省5017万亩水稻,已经用去了农业用水量的96%,占社会用水量的70%。因此,有必要确立节水意识,从全省农业工业和人民生活用水的全局角度规划各业各方面的用水量,认真管好水资源。

  今后,新增加的水稻应集中在以江河湖库等地表水灌溉为主的地区,严格控制发展井灌水稻。水资源严重缺乏、地下水水位下降过快的地方,应对井灌水稻实行水改旱。要大力推广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力争用三五年时间,在现有四百万亩的基础上,推广到1500万亩以上。在大力发展水利建设,搞好田间配套工程的同时,要逐年扩大滴灌、喷灌等节水农田面积,积极发展“精准农业”,进而实现增产增收。还要严控江河和地下水污染源,保证水资源的永续利用。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4-50447-1.html

标签:农机 解决 问题 研究 必要 建设

上一篇:我国食品机械行业迅速发展 朝着国产化的方向前进
下一篇: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 工程机械企业或进军农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