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现代农业建设有必要研究解决的六个问题
2013-07-16   来源:黑龙江日报(作者:于佩常)   

  二、打通“最后一公里”,推广先进耕作技术

  粮食增产的途径有三,一是扩大种植面积,二是在各品种中增加高产作物面积,三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目前,前两项已无太大余地,走提高单产的路子不仅潜力大,而且效益要好得多,有利于实现增产增收双赢的目标。现在全省中低产田近1亿亩,亩均增产100斤就是一百亿。畜牧业也是同样,如果按奶牛单产4.5吨鲜奶为盈亏点,在4.5吨以上再增产的部分,利润率会大大提高。因此,依靠现代科学技术,走内涵扩大再生产的路子,应当是今后农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我省《两大平原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规划》提出,到十二五期末要达到农业科技贡献率63%,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70%,良种覆盖率98%,农业生产标准化到位率95%。以现有情况看,总体上实现这些指标并不难,难就难在很多地方还存在农业科技推广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即落实到农户和田间的最后环节障碍。

  面对千家万户的服务对象,现有服务体系的服务功能明显不足。作为技术推广主渠道的县乡两级农技部门,很多地方存在人员老化、技术不足、推广方式单一、服务效果不佳问题;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技术服务,又限于资金和力量不足难以扩大覆盖范围;社会性的技术服务体系目前还只是发展初期。因此,在一些农业不发达地区,农民技术服务的需求远远得不到满足。与此同时,很多地方青壮年农民大都外出打工,在家种地的主要是老年人和妇女劳动力,这些人接受新技术的能力相对较低,很多家庭在安排种植计划、购买种子化肥、甚至包括何时出卖农产品等,都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因此,迫切需要加快构建符合现代农业要求的技术推广服务体系。

  一是充实加强基层技术推广力量,采取各种措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通过办培训班、建立示范园区、开展试点示范、广辟宣传渠道等方式,对农民提供有效的技术服务。

  二是充分发挥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作用,把教学、科研和技术示范推广结合起来。

  三是扶持社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尽快发展壮大。要鼓励化肥、农药、植保等涉农企业积极参与技术服务,把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与技术推广服务结合起来;鼓励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采用新技术发展原料生产;鼓励各类农民合作社积极采用先进耕作技术。各级政府要统筹安排,整合各方面的技术力量,改变“各拉各车”的状况,放大技术服务效果。

  四是继续搞好场县共建,更好地发挥农垦的示范带动作用。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4-50447-1.html

标签:农机 解决 问题 研究 必要 建设

上一篇:我国食品机械行业迅速发展 朝着国产化的方向前进
下一篇: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 工程机械企业或进军农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