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培养新型职业农民要培养“龙头农民”
2013-08-05   来源:中国青年报(作者:梁国胜 王伟)   

  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任重道远

  “但是,真正的带头人微乎其微。”刘大群说,新型农业的发展不能靠六七十岁的老书记,也不能靠小学上过两三年务农的青年人,然而上了大学愿意回家为家乡做贡献的人太少了

  那么靠谁?刘大群谈到他在河北农业大学任校长的经历,当时,教育部支持,特批了河北农大在农村进行自主招生,对村里年轻人进行考试,每村筛选出3~5人送河北农大进行培养。把这些人培养三到五年,再放回农村去。考虑农民肯定不愿交3000~5000元学费,河北农大就和政府各拿1000元,农民只拿1000元再出一些生活费就行了。

  “给农民教授的内容,一定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如果照本宣科,就不能最大限度地指导农业生产。”农业种植有地域性和季节性,在培训中要结合各地实际进行讲授,一堂及时、实用的课程,会在产量或质量上带来巨大的改变。

  另外,中国农业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副院长朱启臻认为,“传统的全日制教学很难培养出职业农民,教育部门要在农民的职业教育模式上进行创新,只专注于课本知识,不能解决农民在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鲁昕认为,在当前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农业生产朝集约化方向发展,出现了很多新事物,尤其信息技术的应用,解放了劳动力,但对农民的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智能化拖拉机、无人驾驶飞机已经在多地应用,相应的课程体系也应该重新设计。

  鲁昕在考察中也发现,农村职业院校办学条件非常差,老师在黑板上画树叶,“政府的投入保障机制有待完善”。鲁昕指出,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是一个制度安排,不是一件小事。当前,应该深刻认识信息化背景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路径与思路;着重从国家层面对农业农民培养培训制度进行设计,现在虽然有了相关文件,但是还不够系统;同时改革培养模式,根据本地农业特点选择课程体系,研究培养模式;扩大农村职业教育覆盖面,建立稳定的长效保障机制;努力提高职业院校教职待遇。(梁国胜 王伟)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4-50391-1.html

标签:农机 农民 培养 龙头 职业 新型

上一篇:高温伏旱“烤”验农业生产
下一篇:安徽省粮食烘干机规模化发展前景分析